APP下载

核桃经济林综合管理技术

2020-12-16薛维堂

广东蚕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经济林核桃树核桃

薛维堂

(吴堡县红枣生产服务中心 陕西榆林 719000)

在实现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核桃经济林建设为其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在核桃经济林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定显性问题,对种植成果、核桃丰收造成一定影响的同时,还影响了我国农业经济建设的宏观战略。鉴于此,笔者针对我国核桃经济林建设,提出了综合管理技术措施,以此加强核桃经济林发展。

1 核桃经济林综合管理技术

1.1 示范试验地概述

试验地共有123 户,在核桃经济林管理中,由于管理理念落后,综合管理技术缺乏创新,导致了该试验地没有采用相应的栽培技术,造成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当树木强度较弱时,树势衰弱,座果率低,生理落果多,且在产量低的情况下较不稳定。若长时间没有对果树进行成型和修剪,核桃的结果部分外移的同时,结果面积小,光能、空间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此外,病虫害较为严重,在试验地中,由于缺乏先进的综合管理技术手段,叶、果、枝、干、稍部均有病虫害发生,被害株率达到60%左右,严重地方达到了100%。核桃举肢蛾的发生率较高,虫果率达到35%,对该核桃经济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种植地选择

1.2.1 结合核桃树对气候条件的要求

核桃林对环境的适应性较高,在选择种植地地的过程中,温度应保持在9 ℃~15 ℃以上,最低温度应为-2 ℃~35 ℃,霜期应少于150 d,海拔高度应在600 m 以上,年降雨量应为800 ml。

1.2.2 结合核桃树的土壤需求

核桃树对土壤的适应性较高,但核桃树是根系较深的果树,抗旱性较弱。因此,在土壤选择过程中,应选择土壤厚,肥力高,有机质丰富,持水能力强的壤土。

1.2.3 结合核桃树对水分的要求

在选择种植地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地下水位。地下水不应过高或小于1 m。在花园建设过程中,应选择坡度平缓,交通便利的种植区。此外,考虑到核桃是一种嗜光的果树,对阳光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在山地花园的建设中,选择南向作为种植区。

1.3 品种选择

品种的良好性直接决定了结果的品质、质量以及生产性状,因此,在选择核桃品种中,相关人员应结合种植的情况、地区气候以及种植要求,对核桃品种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

在品种选择中,选择品种优良的核桃树品种,根据气候条件和集体种植的当地条件进行品种选择。选用品种适应性强,产量丰富,早熟,出仁率好,果肉厚,核壳薄,选择强抗虫性和高油价格比进行种植。

1.4 栽植技术

在核桃种植中,应结合其生长习惯,在早春、秋季带叶定植,并根据气象因素,最好在降雨期种植。对土地进行平整处理,挖1 m 方坑穴,将表面土壤与腐熟农家肥拌匀,进而灌水沉实。良种壮苗,地径1.2 cm,侧根完整,数量在15 条以上,其长度不低于20 cm,苗高约60 cm以上,嫁接口愈合程度良好,没有机械损伤、病虫危害。授粉树应结合四周安排,在考虑亲和力的基础上,针对授粉品种的雄花开放与主栽品种的雌花开放时间一致的问题上重点把握。可根据每667m2种植30~50株的数量,合理密植。此外,对于早熟品种,可选择密植,对于晚熟品种,可选择稀植。充分利用生长调节剂进行处理,完成定植后,及时浇水,利用杂草、地膜对树盘进行覆盖,以此提高成活率[1]。

1.5 塑料修剪

1.5.1 整形修剪季节

树形以树冠小、树干稀疏层为佳。核桃树在落叶后的休眠期易受伤害,秋季常用树叶修剪。修剪的主要内容是去除密集的树枝,治疗分支,控制过度旺盛的枝条。为了开辟一条光路,减少养分消耗,培育稳定而健壮的结果分支,达到立体结果的目的。夏季主要从骨干枝的中下部和内膛处抽生的年度发育枝,按计划进行修剪和环化,控旺并促发短枝。

1.5.2 整形修剪方法

去除竞争枝,轻轻修剪,勤奋修剪,更换树盘,巧妙施肥,扩大根系,平衡树势,打开光路。在实施整修枝条中,应结合枝条、枝组现有的形象进行适当修剪,确保营养供应充足,营养调节流动方向合理,最大限度发挥营养价值。通过整形和修剪,对枝组进行及时复壮更新,提高其抵抗力,并将枝条的结果潜力激发到最大范围。在修整结束后,对树盘进行修改,通过及时施肥,提高土壤肥力,保证枝条生长所需养分充足。当修剪初始果树时,应选择并保留不同等级的主枝,以促进强壮骨架,扩大树冠,完成基本整形的前期工作后,逐步修剪枝条群,培养结果枝,确保质量和增加生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确定主次枝的生长情况,保证平衡、主从枝干的从属性以及骨干枝杆头延长,平衡上下层之间的关系,妥善处理不同层次间透光性、通风性。通过修剪调节生长,促进果实产量,合理控制中、重度短截的使用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枝组的培育,及时调整,促进复壮更新。调整、控制树体,及时有效地收回长而弱的树枝[2]。

1.6 病虫害防治

1.6.1 腐烂病

利用尖锐物体将树干以及周围树盘扎烂,在处理中,应扎深至木质层,处理后树木干上可见诸多小孔,将氧乙酸药剂50~100 倍液,利用毛刷将树干涂抹,间隔时间为15 d。

1.6.2 黑斑病以及核桃举肢蛾

采收后,根据秋季修剪,将病虫枝、病虫叶以及病果集中处理,利用火烧或深埋,并结合秋施肥、灌冻水,喷洒纯度50%~70%的甲基托布津5~10 g/m2。早春萌芽前10 d,核桃树喷洒波美3~5 度石硫合剂1~2 次,消灭部分越冬病原菌,全面降低越冬病虫基数,用25 度的辛硫磷微囊300 倍液,在展叶前后结合浅翻树盘,地面用25 度的辛硫磷微囊300 倍液喷洒,杀死越冬幼虫。在花期前喷洒50 度敌杀死和50%甲基托布津800 次,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保证产量的优质性。

1.6.3 预防冻害

在预防冻害中,可利用埋土、培土以及涂白的方式实现防寒。涂白剂利用食用盐0.5 kg、生石灰6 kg、水15 kg,添加适当粘着剂以及虫灭菌剂制作而成。在土壤解冻前进行涂抹[3]。

1.7 效果分析

1.7.1 示范试验树效果

对试验地进行综合管理技术手段,是提升核桃经济林管理理念、管理技术的关键措施,通过相应的栽培技术,规避了肥力突然下降因素。通过整形修剪,改变了以往结果部分外移的现象,促使光能、空间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利用,改善了传统树势衰弱,座果率低,生理落果较多等严重问题,保障了丰产的稳定性、可靠性。

通过综合管理技术,以未管理的核桃树进行对比,进行了综合管理技术的核桃林较比未管理的核桃树增产了25 %,饱满芽分化率提高了76 %,生理落果减少了95 %,虫果率降低了96 %。

1.7.2 示范试验区效果

试验地3 000 株核桃树,通过综合管理技术手段,总产量达到了4.16 万千克,较比往前产量,增加了2.31 万千克的同时,比历史最高年提产了1.12 万千克,核桃经济林农民收入较比往年增收了31.1 元。该地区连续3年使用了核桃经济林管理综合技术,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保障了核桃经济林可持续发展状态。

1.7.3 综合评价

通过有关数据证明,核桃经济林综合管理技术是提高核桃产量、质量,保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该地现有结果核桃树113.25 万株,通过采用综合管理技术进行管理,实现核桃产量翻一番,提升了地区农业经济效益。

2 核桃经济林发展策略

2.1 管理机制

在应用综合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应注重经济林发展策略,结合发展情况,制定管理机制,加强自身发展性。依托科学技术,改善传统核桃经济林管理观念,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在原有战略计划上实施重组与创新,制定科学、完善管理机制,促使核桃经济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首先,相关人员可参考其他领域的先进管理手段,结合自身发展计划,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其次,采取激励机制,制定奖励、惩罚考核机制,考核机制采取统一化、标准化,在原则基础上进行,以此加强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意识,促进核桃经济类发展稳定化、规模化,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经济领域建设发展。

2.2 统筹规划

加强自身规模性发展问题,基于国家支持的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结合现阶段先进管理理念,加强自身规划性,系统扩大核桃经济林规模化。且在我国大力支持经济林产业的背景下,使得核桃经济林有了良好的发展空间,加之政府大力扶持计划,全面提高了经济林资本的投资。如在退耕还林计划中,根据经济林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在制定相关策略后,组织、鼓励社会对核桃经济林投资,通过资源整合,扩大空间面积,对核桃经济林发展起到了扩展作用[4-5]。

3 结语

综上所述,核桃经济林作为农业经济重点增收项目,相关人员应切合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征、气候条件以及种植因素,在保持原则性、基础性的发展策略下,开展有效综合管理技术,在进行研究过程中,要重视先进理念和技术的引用,保证核桃经济林建设能够与时俱进,从而在提升产量的同时,也进一步保证核桃品质,以为人们提供更加健康的核桃产品,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收入增加的双赢结果,为我国核桃经济林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6-8]。

猜你喜欢

经济林核桃树核桃
核桃树栽植技术要点
核桃树高接换优技术
小核桃变身“致富果”
走出核桃树不能冬剪的误区
浅谈生态环境建设中经济林发展现状和趋势
核桃树育苗及嫁接技术
经济林新资源食品的种类及前景
厚朴经济林促发展
可赏可食可入药的核桃
黄龙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