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措施分析

2020-12-16王学芳

广东蚕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水肥农作物棉花

王学芳

(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泊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滨州 256809)

在20世纪80年代,泊头镇积极建设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农业成了重要的经济支柱。在发展农业规模的同时,提升农产品的品质也尤为重要。所以,要强化农业社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引进先进的栽培技术和方法,改善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积极建设农村集体经济,解决农民栽培技术问题,促进农业稳定发展。

1 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1.1 技术思想落后

目前来看,发展农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技术落后,无法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虽然我国大力发展农业,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同时积极进行技术的宣传和推广,但依旧有很多地区沿用传统种植模式,传统种植模式具有分散、落后的特点。尤其在城镇化不断加快的背景下,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都到城市中务工,农村出现老龄化、低素质化等现象,中老年农民对新技术、新思想、新政策接受得比较慢,甚至有一些思想比较保守的农民会排斥新技术,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农业发展比较缓慢,技术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1]。一方面,推广资金不足。农业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推广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对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有较高的要求。然而,从上文可以看出,农村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升,且农民素质较低,学习能力不足,栽培技术推广缓慢。另一方面,技术推广比较被动。高产高效农业技术虽然在不断推广,但并不是所有乡镇都了解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在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上缺少主动性。此外,推广人员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也会影响技术推广效率,很多推广人员缺乏技术推广的积极性。由于农村环境相对较差,高素质的青年技术人员很少会主动加入农村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1.2 现代化建设不足

现如今,农业不仅在向机械化方向发展,也在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很多智能技术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之中,包括智能大棚、无人机等。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积极宣传农机技术、智能技术,政府部门也提供了相应的采购补贴。然而,很多农民采购了新设备,但不会使用,尤其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驾驶农机存在一定的危险性,考取资格证书的难度较大。所以,在设备推广的同时,还要解决技术上的问题,保障农民可以合理有效地运用新设备、新产品。

1.3 解决措施

要提升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不仅要加大投入、改进政策,还要积极进行技术的推广和宣传。政府可以根据当地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技术宣传和推广,改进宣传方式,主要针对中老年群体进行宣传教育,使中老年群体更容易接受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一方面,要积极开展栽培技术示范活动,为农民提供更多实践操作的机会,并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专业的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要运用各种媒体技术,如电视、广播、网络等,拓展宣传的渠道和方式,使农民从不同的角度了解新技术[2]。此外,还要加强技术推广团队的培养,由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栽培技术的推广和宣传,并且到田间帮助农民解决具体的生产栽培问题,真正促进当地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的改进。

2 高产高效农业栽培技术措施

2.1 合理选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首先要做好种子的选择,优良的种子可以为农业栽培奠定良好的技术。所以,为了提升种子的质量,首先要引导农民购买品质优良的种子,坚持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确保种植品种符合当地土地环境和气候条件。如寒冷地区要选择耐寒性较强的品种,干旱地区则需要选择抗旱性较强的品种等。政府应该加强农业市场监管工作,杜绝不良商家进入市场。同时,政府可予以适当的经济补贴,推广低价高质的种子,保障种子的质量。部分农村地区栽种了棉花,棉花的高产指标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早期丰收,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第二,单株高产;第三,连年丰收且产量稳。在品质方面,主要根据棉花外观和内在品格来判断,棉花的大小、形状、色泽等都是重要的外观判断指标;棉花的纤维长度、纤维强度、长度整齐度等都是重要的内在判断指标。

在棉花品种选择方面,要根据气候条件、品格品质、市场需求为基础进行选择,确保所选品种处在领先的发展地位。选用的棉花品种是否过硬,一定要把握如下要点。第一,选择经省级以上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第二,详细分析审定品种编号和界定的种植范围,主要把控生育期,如果生育期比较短,则产量不高,如果生育期比较长,则本地生育时期不够,难以成熟;第三,看品种是否有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检疫证;第四,了解棉花的抗性,包括抗虫、抗病、抗低温等能力;第五,选“保险”种,不选“新颖”种,所谓“保险”种即在当地种植至少两年产量和品质好的种子,所谓“新颖”种即在当地从未种过,或者种植仅一年的好品种。不同年份、不同区域每个地方的气候条件差异很大,不能因特殊情况进行选择。

2.2 科学种植

不同的农作物具有不同的生长周期,要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就要了解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和需求。对于农作物来说,除了水分和肥力之外,还需要充足的阳光和一定的通风性,所以在农作物种植的过程中,要控制作物的种植间距,把控植株的密度,才能让农作物保持充足的水分、养分、光照和生长空间,从而减少农作物倒伏、减产的情况[3]。当然,农作物的密度也不能过小,如果植株间距过大,则会造成养分和肥力的浪费,不利于生产效益的提升。所以,在实际栽种过程中,要根据地理条件、植物习性来控制栽种密度。泊头镇在建设棉花种植区的过程中,应该根据棉花的生长需求调整区域条件,一方面要控制成本,另一方面要掌控各项影响因素,根据气候条件进行品种、技术的选择,坚持因地制宜的种植原则,保障棉花的产量。

棉花对温度的需求较高,年日照应该超过1 600 h。棉花的年积温最北界为3 200 ℃左右,特早熟棉区的年积温为3 100~3 300 ℃;一般中熟棉区年积温为3 600~3 900 ℃。但积温只是一个大概指标,棉花各个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比较严格,达不到一定的要求,就会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要确保棉花的养分充足,在定植之前就要施加足够的底肥,可以选择腐熟有机肥或者堆肥,根据需求适当添加磷肥。从第一果枝初现蕾到开第一朵花间隔的天数为蕾期,时间约为25 d 左右。从现蕾开始,就会进入生殖生长时期,具体来说,就是开始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共同进行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茎生长点不断分化出主茎叶,且茎叶腋中会有果枝分化出来,除了主茎和主茎叶的生长外,还有分枝和枝叶以及蕾的生长。这段时间是栽培管理的关键时期,一般采取控制稳长的措施。

2.3 控制水肥

农作物的生长少不了水分和养分的支持,要采取合理有效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确保水肥充足。为了提高产量和质量,要采取科学的水肥灌溉技术。首先,合理选择肥料,根据农作物生长需求选择不同的肥料,结合有机肥和无机肥,主要对土壤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固肥效果,促进农作物的茁壮生长。其次,合理控制水肥量。不同种类的农作物需要的水肥量不同,且在不同的生长期需要的水肥量也不相同[4]。不仅如此,对土壤中的无机盐也有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在施肥过程中,一定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考虑,确保施肥的合理性。灌溉则需要采取节水高效的灌溉方式,保障灌溉量满足植株生长需求。通常可以选用滴灌、微灌等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满足作物对水的需求的同时,也要避免资源的浪费。

在泊头镇农业种植过程中,做好田间管理、水肥管理十分重要。以棉花来说,其初花期时间比较短,期间需要进行许多田间管理工作,如棉花打顶、滴水施肥、化调化控、防病治虫、中耕除草等,科学有效的田间管理有利于棉花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初花期是棉花由原来以营养生长为主向生殖生长为主转化的重要阶段,是棉花生长中的“爬坡”阶段,也是水肥消耗量的临界线和节点。原来底肥中施加了氮肥,但这个阶段已经消耗完毕,到了初花期会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这个阶段对肥力需求十分高,所需氮肥占全育期的56%,磷肥占34%,钾肥占36%。由此可见,保证棉花初花期的水肥供应对棉花的生长有很大的影响。开花初期是最敏感的时期,如果水分不足,会导致蕾、花脱落。所以必须做好第一次浇灌,提高植株的抗逆性;确保灌溉的水量充足,不仅可以促进结铃,也能保障果枝和叶生长,进而提高纤维品质,改善土壤板结。一般头水增量,头水滴水量30~35 m2,根据苗情酌情补肥,亩滴尿素5~8 kg,从而促进生长,搭好丰产架子。

2.4 防治病害

病虫害是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以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农药会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应以预防为主,尽可能控制农药用量。常用的防治方式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如灭虫、饲养天敌等。根据具体的病虫害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以棉花来说,可以在播种前,选用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50%甲硫·福美双500倍液进行土壤消毒。

3 结语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要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首先要解决技术宣传和推广问题,然后采取科学有效的栽培技术。具体从选种、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猜你喜欢

水肥农作物棉花
雅苒致力于推动水肥一体化
“水肥一体”新系统 助力增收有一手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棉花是花吗?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棉花
“水肥一体化”这么厉害!
浅谈水肥一体化技术在北方贫困山区的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