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西瓜—豇豆—莴笋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

2020-12-16缪其松

蔬菜 2020年12期
关键词:莴笋豇豆苗床

王 强,缪其松

(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42)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政府每年投资兴建大量温室、大棚设施;但因农业生产者知识水平所限,加之配套的栽培技术落后,严重阻碍了大棚设施的使用效率。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根据南京地区的生产实际,针对传统的大棚西瓜—水稻周年两茬栽培模式存在的问题,如:设施利用率不高,效益低下等,试验研究了大棚西瓜—豇豆—莴笋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每667 m2大棚实现全年毛收入约20 000元,蔬菜产品达到绿色安全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丰富了大棚蔬菜栽培模式,为菜农提供了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现将大棚西瓜—豇豆—莴笋周年高效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 设施规格和栽培模式

设施规格为宽8 m,高3 m,长度在50 m左右的标准大棚,大棚全年覆盖塑料棚膜,两侧带有卷膜器,两侧通风窗口安装防虫网,大棚门为防虫网加塑料薄膜双层门。西瓜1月中下旬播种育苗,3月中旬定植,5月上旬—6月中旬采收;豇豆6月下旬播种,8月中旬—9月下旬采收;莴笋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定植,12月—翌年1月采收。

2 效益分析

大棚西瓜每667 m2产量约2 t,平均价格约4元/kg,毛收入约8 000元;豇豆每667 m2产量约1.5 t,批发价约4元/kg,毛收入约6 000元;莴笋每667 m2产量约5 t,批发价约1.2元/kg,毛收入约6 000元,667 m2大棚全年毛收入约20 000元。对比传统栽培方法(大棚西瓜—水稻周年两茬栽培模式),效益提高1倍。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 栽培要点

3.1 西瓜

3.1.1 品种选择

选用品种为小兰、特小凤(台湾农友)。

3.1.2 播种育苗

采用大棚+无纺布+小棚+电热温床育苗方式。1月中旬播种砧木(选用南京地方品种长颈葫芦),砧木种子经催芽后播在32孔育苗盘中。7~10 d后,进行接穗的催芽播种,土壤耙细整平后,铺电热线,上盖4~5 cm育苗基质作苗床;当接穗2片子叶展开时,使用插接法嫁接。嫁接后3 d内不能见光,盖双层遮阳网,温度白天控制在26~28 ℃,夜间控制在24~25 ℃,空气湿度应达到95%~98%;白天每隔3~4 h用喷雾器喷雾加湿。之后逐渐早晚见光、通风透气,阴天可延长见光时间,10 d后可正常管理。进入正常管理后,水分应以控为主,防止接穗幼苗“窜高”,进而影响伤口愈合;温度白天控制在25~28 ℃,夜间18~20 ℃。及时去除嫁接苗砧木萌发的副芽,保证接穗及嫁接苗正常生长。

3.1.3 整地定植

及早翻耕土壤,定植前10 d密闭大棚,旋耕整地。先在大棚两边靠近大棚中心线位置确定两条定植行,在定植行中心线开沟施基肥,沟宽45 cm,深40 cm,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t、硫基复合肥50 kg、饼肥50 kg。将肥料施入沟中、覆土填平。在两条定植行上分别整地做畦,两畦中间留沟,兼作走道,畦沟宽50 cm,沟深35 cm。在定植行上铺设微喷管,畦垄整好后,整个畦面覆盖地膜。

当瓜苗长至3叶1心至4叶1心时,即3月中旬前后,抢在冷尾暖头的晴天定植西瓜,定植后浇足定根水,以后再浇水1~2次。每667 m2定植西瓜500株,爬地栽培。

3.1.4 苗期管理

西瓜定植后立即扣盖小拱棚,并在小拱棚上加盖无纺布保温,无纺布早揭晚盖,保证瓜苗成活,发现缺苗空穴及时补苗。瓜苗成活后水分管理以控为主,土壤不干不浇水,促使根系生长,防止地上部生长过旺。当棚外温度稳定通过18 ℃时可拆除小拱棚,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 ℃,夜间18~20 ℃。可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1~2次,促进植株生长、提高瓜苗抗病能力。苗期及时去除嫁接砧木萌发的副芽。伸蔓期按3蔓整枝方法定蔓整枝,留主蔓及2条健壮侧蔓,及时去除其余茎蔓。经常整理藤蔓,使其向两边有序生长。

3.1.5 结果期管理

开花坐果期应控水控肥,白天温度控制在28~33 ℃,夜间控制在20 ℃左右。由于大棚通风窗口安装了防虫网,对蜜蜂等授粉昆虫形成阻隔,因此大棚内必须放置蜜蜂或熊蜂进行授粉。主蔓结瓜部位应选主蔓第2或第3雌花,侧蔓结瓜部位应选侧蔓第1雌花。当果实长至鸡蛋大小时选位留果,挑选果形周正、发育良好的幼瓜,每株选留2~3个瓜。当果实长至拳头大小并开始褪毛时,应增施膨果肥,每667 m2施硫基缓释复合肥(NPK≥45%)30 kg,在距植株30 cm处穴施,随后浇水。

表1 两种模式667 m2效益对比

3.1.6 施药原则及病虫害防治

首先应实施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以上防治措施无法控制病虫害蔓延,并且发病程度或虫口密度已经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再采用化学防治,应将化学防治作为最后选择并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化学防治所用药剂应符合GB 4285、GB/T 8321的要求,并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

在大棚外可安装广谱杀虫灯,1盏/hm2,以诱杀各种害虫成虫。大棚内悬挂粘虫黄板、蓝板,两者间隔悬挂,5~10 m2挂1张;黄板可以诱杀有翅蚜虫和潜叶蝇成虫,蓝板对蓟马、白粉虱有一定的杀灭作用。

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和疫病,炭疽病可用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700倍液喷施防治;疫病可用50%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喷施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等,蚜虫用10%的吡虫啉3 000倍液,或10%蚜虱净2 000倍液喷施防治;红蜘蛛可用20%杀螨酯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喷施防治;温室白粉虱可用2.5%功夫乳油5 000倍液,或10%扑虱灵乳油1 000倍液喷施防治。

西瓜果实生长期,在防病治虫、喷洒药剂时,可加入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一同喷施,以促进植株生长,增加果实甜度。

3.1.7 采收

小兰和特小凤西瓜从开花至成熟大约需要600 ℃积温。早春温度较低,头茬瓜从开花至果实成熟一般需28~33 d。以后随着温度的升高,成熟期变短,可试采品尝,以确定最佳采收期。采瓜时要尽量避开雨天,高温季节应在清晨和傍晚采收。采收和搬运时应格外小心,防止西瓜破裂损伤。采收宜用剪刀,将瓜柄留在瓜上,以利于保鲜,还可延长贮存时间。

3.2 豇豆

3.2.1 品种选择

选用品种为宁蔬夏丰、宁蔬一号(南京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3.2.2 整地

西瓜生长结束后,立即拉藤、除草、清理大棚、翻耕土壤。每667 m2施腐熟有机肥2 t作基肥,将肥料旋耕入土,整平耙细,开深沟、做高畦,以利降渍,沟深35 cm,畦宽2 m。

3.2.3 播种

先浇底水,然后挖穴播种,每穴点播3~4粒种子,播后用干细土盖籽,覆盖遮阳网保湿,每667 m2用种量为2 kg。一般2~4 d即可出苗,出苗后撤除遮阳网,铺设微喷管,间去弱、小、病苗,每穴留2~3株幼苗。出苗后如遇高温,可早晚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2.4 水肥管理

夏秋季豇豆肥水管理的原则是:前期防止茎叶徒长,后期防止植株早衰。苗期追肥1次,每次667 m2施0.15%尿素+0.1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 t,用微喷管施入;爬藤后至开花结荚前适当控制水肥。结荚后,追施结荚肥2~3次,每次667 m2穴施三元复混肥(NPK≥30%)15 kg。结荚期需水较多,应保证水分供应。整个生长期间遇雨造成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涝,以免烂根、掉叶、落花。

3.2.5 搭架引蔓

豇豆长出3~4片叶时就应搭架,一般搭人字架,架高2 m以上。搭架后,对没有上架的植株进行人工引蔓上架,引蔓宜选晴天下午进行,防止茎蔓折断。

3.2.6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以及安装诱虫灯、挂置黄、蓝粘虫板方法同西瓜管理。

豇豆的主要病害有锈病、煤霉病、根腐病、病毒病。锈病可用25%粉锈宁(三唑酮)粉剂1 000倍液或5%的萎锈灵乳油800倍液喷施防治;煤霉病可用70%的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700倍液喷施防治;根腐病可用40%的多菌灵·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5%的敌可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灌根防治;病毒病可用20%病毒A 500倍液或20%病毒必克1 000倍液喷施防治。在有防护措施的大棚内,豇豆虫害主要有蓟马和蚜虫,如蓟马虫口密度较大,每667 m2可用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30 g或17.5%的蚜螨净可湿性粉剂20 g喷施防治;蚜虫防治同西瓜。

3.2.7 采收

夏秋季节气温高,豇豆荚成熟快、易鼓粒,应每天采收。采收时要细心,不要碰伤或碰掉花序上的花芽,以增加结荚数,提高产量。

3.3 莴笋

3.3.1 品种选择

选用品种为南京紫皮香、挂丝红。

3.3.2 播种育苗

南京地区9月中旬为播种适期,采用育苗移栽方式,每667 m2用种量50~100 g。选择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田块育苗。苗床与种植田的比例为1∶10,每667 m2苗床施优质农家肥3 t和磷酸二铵30 kg,深翻后均匀撒入50%多菌灵粉剂1 kg。苗床宜做成宽1 m的平畦。苗床浇足底水,种子混合干细土撒播,播种量约为1 g/m2。播后覆盖0.3~0.5 cm厚度的过筛细土。播种后加扣小(中)拱棚,以防暴雨;同时,播种畦面覆盖遮阳网。

待有1/3幼苗出土时,去掉遮阳网。苗期土壤不宜过干或过湿,温度白天保持在20~28 ℃,夜间保持在18~22 ℃为宜。当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使苗距达1~2 cm;2~3片真叶时,进行第2次间苗,去掉病苗、弱苗、过密苗;3~4片真叶时定苗,使苗距保持6~8 cm。幼苗自真叶展开后,结合防病治虫,每7~10 d喷1次叶面肥,肥料为0.1%磷酸二氢钾+0.1%尿素水溶液。随时观察苗情,采取对应的管理措施,培育壮苗。壮苗标准为笋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叶片色泽深绿,叶大、叶厚。当幼苗生长到5~6片叶,苗龄25~30 d时,即可定植。

3.3.3 整地定植

9月下旬,豇豆采收结束后,立即拆架、拉秧、清棚、翻耕。贴地覆盖塑料薄膜,密闭大棚15 d,利用初秋太阳辐射产生的高温,杀死病菌和害虫。定植前每667 m2施入腐熟有机肥2 t,复合肥(NPK≥30%)50 kg,旋耕入土,耙碎整平。土壤一般做成平畦,畦宽2 m,沟深35 cm,每畦种植5行,行距40 cm,株距30 cm,每667 m2栽植5 500株左右。在起苗前1 d,苗床浇透水,挖苗时尽量带土坨,并保持根系完整。定植后铺设微喷管,浇定根水,2~3 d后再浇1次水。

3.3.4 田间管理

定植3~5 d后,检查苗情,及时补苗。定植活棵后,管理以促为主,不能缺水,追施1~2次提苗肥,每次667 m2施0.15%尿素+0.15%磷酸二氢钾水溶液3 t,随微喷管施入。施肥浇水后进行中耕除草,中耕时要细致小心,不要碰伤幼苗,保障根系发育。中耕后以控为主,减少浇水、增温保墒、强根壮苗、防止徒长,直到植株长出16~17片叶。在莲座叶片充分展开、茎部开始肥大至采收前1周,栽培管理应以促为主,肥水齐攻,促进植株充分生长;每667 m2穴施复合肥(NPK≥30%)30~50 kg,水分应保持均衡供应,切忌忽干忽湿。在采收前1周,掐去生长点,停止施肥浇水,促进莴笋茎充分膨大,避免纵向开裂,影响品质。莴笋生长期间虽需冷凉的气候条件,但其耐寒性一般,从11月份开始,如果晚上气温低于5 ℃或遇阴雨雪天气,要密闭大棚,白天或天气转晴时打开通风窗口。当最低气温在-2 ℃以下时,应进行大棚+小拱棚双层覆盖,使棚内温度保持在白天15~20 ℃、最高不超过24 ℃,夜间10~15 ℃。

3.3.5 病虫害防治

防治原则、安装诱虫灯及挂置黄蓝粘虫板同西瓜。

大棚莴笋主要病害是霜霉病与灰霉病,霜霉病可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施防治;灰霉病可用万霉灵可湿性粉剂800~1 000倍液或25%扑瑞风水剂600~800倍液喷施防治。虫害主要是蚜虫,防治方法同西瓜。

3.3.6 采收

12月—翌年1月,当莴笋主茎顶端与植株最高叶片的叶尖相持平时即可采收上市。

猜你喜欢

莴笋豇豆苗床
Parahellenia,a new genus segregated from Hellenia (Costaceae) based on phylogenetic and morphological evidence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莴笋开胃增食欲
春季吃莴笋可降血糖降血脂
上茬水稻田选做育秧苗床的问题与防止
豇豆先生变魔术
豇豆魔王
清淡豇豆
如何挑选莴笋
温室育苗自动覆膜控温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