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型艺术之“冲淡”美

2020-12-15霍明宇

文存阅刊 2020年22期

霍明宇

摘要:宋代艺术以“冲淡”为至高的审美追求,这一特点体现在绘画、书法、诗词等多个领域。尤其在那些篇幅短小的作品之中,如宋代小令和小品画,这一冲淡之美呈现出似淡而实绮,似癯而实腴的审美特质,成为有宋一代具有代表性的美学风格。

关键词:冲淡;淡而实绮;小品画;令词

传为唐代司空图所作《二十四诗品》中有“冲淡”一则,云:“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曰载归。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这是一种生发于本真之内心,体察万物之细微而涤除杂念,最终回归到至醇至静的心境,这种心境与天地合一,静如止水,淡然自处而达至中和,若刻意追求反而欲行欲远。“淡”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代表了文人雅士所追求的极高的审美标准。曾领导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提出,作诗“以深远闲淡为意”[1],又在《依韵和晏相公》诗中写道:“因吟适情性,稍欲到平淡。”宋代文人对“平淡”美的推崇可以由他们对陶渊明诗歌的一系列评论中看出。宋初梅尧臣曾说:“诗本道性情(情性),不须大其(厥)声。方闻理平淡,昏晓在渊明。”[2]他看到了陶渊明的诗平淡却并不单薄, 而是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苏轼也曾说:“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3]苏轼还说:“所贵乎枯淡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若中邊皆枯淡,亦何足道!”[4]他在论文时也曾提出“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5]宋人所谓淡而实绮、简而实腴是一种厚积而薄发的冲淡,在表面的淡然中暗藏着内在的丰厚,因而表面和内在之间是有着一股张力在涌动的。

苏轼自己在艺术创作的实践中,也呈现出这样一种“似质而实绮,似癯而实腴”的审美特色。他有一幅《枯木怪石图》,仅画一株枯木、一块怪石,枯木虬屈盘桓,枝丫冲向天际。怪石则盘踞于枯木之下,形状方圆尖峻。枯木怪石组合成一幅简单的画面,苏门学士黄庭坚在《题子瞻枯木》中评价这幅画说:“折冲儒墨阵堂堂,书人颜扬鸿雁行。胸中原自有丘壑,故作老木蟠风霜。”南宋邓椿《画继》也曾评价道:“所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倪。石皴亦奇怪,如其胸中盘郁也。”他们从这简单的一株枯木一块怪石中品察到了苏轼心中的丘壑之势和郁结之气。仔细看这幅画,那似乎被压抑的枝干盘曲昂扬,与顶端分出的枝杈一起挣扎着伸向高空,那笔力顿挫的石态,似经历了风雨的砍折,却都透着一股敦厚执拗,与苏轼的屡遭贬谪仍直言敢谏的经历和人品相联系,就会感到作者下笔时心中那股沉郁之气和旷达之态,令简单的画面充满了的生命的感动。这样一幅简笔勾勒的枯木怪石,本身的美感似乎很难直观,但却蕴含着丰富而生动的情感内涵,让人由简陋丑怪中品味生命的厚重与丰富,这就是宋代文人士大夫所向往追求的“冲淡”之美。

篇幅上的简短,形式上的平淡难以掩盖内在气韵的生动。

与宋代文人画一样,宋代的小词也有着这样的风格特色。在短小的令词中,词人无力去铺叙生活、宣泄情感,相反,词人从一两件生活经历中得到人生的感悟,平淡而隽永。词人淡淡写来,似不经意,但又深情无限。南宋词人辛弃疾有一首小词《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就是讲了这样一种情感体验: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这首小词作于淳熙八年辛弃疾遭弹劾免职,闲居带湖时期。题于作者游览博山道中一墙壁上。上下片用对比的口吻,写出了少年和中年的不同心态。涉世未深的少年“以悲为雅”,学人登楼作赋,刻意言愁,但却不知真正的愁为何物。而到了中年,经历了抗金斗争的意气风发和随之而来报国无门的黯然消沉,南渡朝廷的政治风云和归降派的构陷打击,人世沧桑历尽,空怀一腔志向却无奈放废家居多年,果然是“识尽愁滋味”了!这时候不需刻意搜索枯肠就能一吐为快,但词人反而“欲说还休”。因为一般的哀愁尚且能够倾诉,那半生蹉跎、满腹积怨让人难以直面,又岂是三言两语能道得出来?欲哭无泪才是最深的悲哀,干脆不再提起,只说“天凉好个秋”。“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不说愁为何物只叹秋之凄凉,这种顾左右而言他的样子,看似淡化了郁积的愁绪,实际上则是以无言胜万言。因为个中滋味是道不尽,说不完的,干脆采取回避的方式,忘却这无尽的哀愁。而正是这样的一句回避,看似冲淡了心中的万千愁绪,实则更让读者浮想联翩,读透了其中的种种愁。这首词正阐释了“淡语皆有味”的美感内涵。

注释:

[1][宋]欧阳修:《六一诗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10页。

[2][宋]梅尧臣:《答中道小疾见寄》,见[宋]梅尧臣著、朱东润编年校注:《梅尧臣集编年校注》(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293页。

[3][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85页。

[4][宋]苏轼撰、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五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2109页。

[5][宋]魏庆之编:《诗人玉屑》(上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21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