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用角度下对互联网校园贷现象分析及思考

2020-12-15林定献

西部论丛 2020年14期
关键词:校园贷信用消费

林定献

摘 要:“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发展背景下,互联网校园贷成为了近几年活跃于大学生群体中的一种互联网金融形式。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在校大学生达3000余万人,大学生已然成为了信贷市场的一大主体。但互联网校园贷在急速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乱象。本文以信用的角度为出发点探寻如今互联网校园贷现象的成因和发展态势。指出大学生校园贷现象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并且校园贷是优点和弊端并存的。而校园贷乱象是大学生、网络借贷平台、政府及社会一方或多方信用缺位的结果。

关键词:消费;校园贷;信用;大学生;借贷平台

一、导言

2004年开始,各大银行针对大学生群体发放了各类信用卡,让社会看到了大学生极强的消费能力以及大学生群体背后广大的金融市场。但是由于高违约率和高坏账率等原因2009年中国银监会就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来处理学生信用卡市场的负面影响。这一政策让学生信用卡市场直接萎缩,各大银行渐渐都退出了大学生信用卡市场。学生信用卡市场消失意味着大学生少了一个超前消费的途径,但是在校大学生人数逐年上涨,大学生群体消费能力也随之呈几倍的增长。根据蚂蚁花呗发布的《2017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显示:区别于中国人传统的“储蓄消费”习惯,90后年轻人正养成新的“信用消费”习惯。超过4500万(占90后人口的26%)90后开通了花呗(一种网络信用消费方式),其中平均每4人就有1人使用信用消费,这其中又有40%的90后将花呗设为支付宝首先支付方式。[1]网络的开放性又对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有着巨大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借贷平台悄然而起,在高校中扎根,不断扩张。校园贷野蛮生长滋生出了很多互联网校园贷的乱象。

无论是用信用卡消费还是用校园贷消费,其实都属于信用消费当中的一种,信用消费是现今一种主流的消费形式。因此基于信用角度来分析与互联网校园贷的现象对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金融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乃至维护社会的稳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个案介绍

(一)访谈对象

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是在校的大三学生,访谈的内容主要有个人基本资料,金融消费行为的问题以及信用状况的问题。被访者详细信息如表4-2所示。

三、信用在校园贷中的作用机制

互联网校园贷是一种信用消费,这个信用的主体不仅仅作为贷款者的大学生,还有作为借方的网络借贷平台,承担监管义务的政府以及承载借贷过程的社会。所以,校园贷乱象的出现主要是一方或者多方的信用缺位。信用在校园贷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大学生网络借贷认知

大学生对网络借贷的认知是实现信用消费的基础。笔者所访谈的四位大学生群体的消费心理都是及行为都是比较理性的,虽然他们都没有校园贷的经历,但他们对校园贷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媒体广泛地负面报道新闻和高校的一刀切政策,被访者均表示出了对校园贷完全否定的态度。

“我不是很清楚校园贷的流程,也没有主动去了解过,但听老师说起大学城有人校园贷的案例,我觉得还蛮恐怖的。”(被访者C3)

“我对校园贷了解的还是蛮多的,我从好几个渠道都有了解过校园贷的消息,不仅是从老师和辅导员那,我也在校卫队等安全相关组织呆过一段时间,简明的一句话来说,校园贷就是毒品,大学生绝对不能碰!”(被访者C2)

“我对校园贷只是听说过,看到过一些小广告,没有深入了解过所以不是很懂。但反正校园贷就是不好的东西,大学生很容易上当受骗的!”(被访者C4)

大学生本应该是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但是笔者通过访谈进一步发现,被访者不仅只是对校园贷存在着片面的理解,还不了解借贷的金融常识。

“我在花呗有分期还款过,还款的时候好像是有显示利率是多少的,但我也没注意,我觉得花呗不像是校园贷,花呗应该还是挺正规的吧”(被访者C1)

四位被访者除了C1,其他三位还都没有分期消费的行为,他们对借贷利率均表示不知道,没有这方面的概念。甚至有一位被访者觉得月利率百分之三都是合理的。百分之三的月利率年利率就是百分之三十六,这已经是直逼高利贷的水准了,一般信用卡的年利息也仅在百分之九到百分之二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借贷金融常识实在是有些欠缺。

(二)大学生的信用状况

当代大学生是中国青年的佼佼者,也是中国信用社会的构建者。共享经济风靡中国不仅意味着环保事业在中国遍地开花,还意味着中国正在逐步走向信用社会。根据《2017年中国大学生信用调研报告》显示,大学生的信用水平较之前几年有着显著的提高,大学生的消费行为更加的理性化。并且有超过8成的大学生有意愿或考虑参与信用建设的相关活动。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是较好的。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数据显示,75.5%的大学生不接受信用卡透支,会在免息期限内尽快还款,这一数据与大众对90后消费不理性、挣钱少信用低的刻板印象正相反。事实上,比起上一代人,90后出乎意料地珍视信用,99%的90后凭信用消费后会按时还款。[2]笔者通过访谈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受访者认为大学生是较为有信用的。

“一般大学生整体素质较高,受教育水平高,所以信用意识要比别的群体高的。”(被访者C2)

“我觉得目前的大学生的信用意识还是很高的,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大家还是比较讲诚信的,有信用的,大家就算贷款了自己没能力也会求助父母去还来维持自己的信用狀况吧。”(被访者C3)

当被问道“你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有关信用教育的课程吗”问题时,被访者C1、C3、C4均表示十分有必要,而C2认为信用教育作为一门讲授的课程可能会有些枯燥,认为讲授可能会浮于表面,信用意识传递不好。应该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广泛地参与到信用建设中。

四位被访者无一例外地认为个人信用是十分有价值并对个人生活有着深远意义的。他们愿意为了个人信用而远离校园贷。笔者认为,大学生个人的信用状况是和校园贷密切相关的。大学生个人信用状况越好的,其参与校园贷或是遭遇不良校园贷的概率就越低,反之,个人信用越低的,他的信用执行能力就越弱,他参与校园贷或少遭遇不良校园贷的概率就越高。

(三)网络借贷平台缺少信用审查机制

马克思在《资本论》曾说: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膽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3]为了利益,借贷平台完全将贷款者的信用审查抛之脑后。不少校园贷平台为了占据市场把门槛设的很低,对贷款学生不加甄别。一些没有还款能力的学生出于虚荣心和超前消费观的影响,在守信用和贷款享受消费两者之间选择了后者,这些大学生就十分容易陷入不良校园贷的泥潭当中。平台疏于信用审查是导致大学生借贷信用降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校园贷应是面向信用程度较高及还款能力强的学生,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以及完成学业等。但如今校园贷反而成了大学生不守信用的实例,有同学还有着如果自己贷款过的网络借贷平台被依法取缔后就不用还钱这样的错误想法。

被访者C4对网络借贷平台缺少信用审查机制表示出了高度的认同,她就自己在校园里所看到的校园贷小广告内容谈了谈自己对这一方面的看法。

“学校里校园贷小广告真的蛮多的。学校的墙壁上,厕所的隔板里等。上面的内容都是大同小异,都是什么“只需身份证,即可贷款,当天到账”,小广告上除了大标语之外还附上各种二维码和电话联系方式。这广告内容看上去就让人觉得那些网贷平台就不会对想要贷款的大学生做一个相对完善的还款能力评估以及信用审查等正规流程。”(被访者C4)

网络借贷平台缺少信用审查机制主要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为大学生发放校园贷时缺少信用审核,只要大学生用手机下载软件后填写基本的个人身份信息就可以走不出户的办理,二是为大学生发放款项后对款项的流向疏于监管。网络借贷平台利欲熏心,而缺少了本着负责的态度对大学生申请的资金进行审查,核查大学生有没有如实去使用这笔贷款资金。当然,除了网络借贷平台自身的因素,还有现实的外部因素。外部因素有网络借贷平台无法接入央行征信机构,各平台自己开发的征信系统信息来源不完整,个人征信业务机构依托各自公司建立,缺乏共享机制等。[4]

四、小结

我们需要理性地看待互联网校园贷现象及其社会影响,不能单单把校园贷看作是洪水猛兽。本次研究了发现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信用意识,消费心理趋于健康,消费行为也趋于理性化。也发现了大学生存在欠缺借贷金融方面相关的知识这一问题,因此学校在宣传不良校园贷的危害的同时还需要向同学们普及一些金融常识。而由于互联网校园贷自身具有信息不对称的特点,所以在借贷过程中就更考验借贷双方以及监管者的信用。信用是互联网校园贷的现象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而目前的校园贷乱象的出现就是因为信用的缺位。当前,需要加快建设个人信用认证机制,规范校园网络借贷平台的信用审查制度,宣传以信用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构建以信用为本的良好校园借贷市场,建立相应的信用规范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规避出现校园贷乱象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2017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DB/OL].http://www.ebrun.com/20170509/229796.shtml,2017-05-09.

[2] 李静,沈书生,刘芳铭,佟元之.大数据视阈下当代大学生消费行为新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7(12):19-25.

[3] 卡尔·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958.

[4] 李玫,徐颖.我国互联网校园贷市场法律问题与规制路径[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版),2017,34(04):90-96.

猜你喜欢

校园贷信用消费
神秘的植物工厂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失信商人的悲剧
消费舆情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信用消费有多爽?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论我国“校园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信用山东”微信号正式启动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