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遗文化大竹竹唢呐的现状与传承机制
2020-12-15王晓霞
王晓霞
【摘 要】大竹竹唢呐作为四川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拥有着极高的艺术及文化价值。但与许多民间乐器一样,大竹竹唢呐主要因传承机制、审美变化、开发利用等方面的一些现实原因,在当下社会环境中一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及挑战,对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且直接对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较大阻碍。
【关键词】民间乐器;大竹竹唢呐;非遗保护;传承机制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066-02
大竹竹唢呐相传明朝(另有一说是唐朝)时传入巴蜀地区,是四川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竹唢呐文化在大竹地区已经有较长的历史流传时间,且对当地人的民俗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至今仍在发挥着独特的文化和艺术价值。但因大竹竹唢呐原有的传统曲调和曲牌名较为特殊,表演者多为乡土老艺人和一些文化工作者,因而非遗传承人才缺乏,市场生存环境不容乐观。在当下社会环境中,大竹竹唢呐一直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及挑战,对其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的影响,对这一非遗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造成了较大阻碍。曾有一些专家对大竹竹唢呐的保护和传承做过一些研究,但尽管如此,大竹竹唢呐艺术当下的传承现状仍然呈现出濒危化的趋势,使得大竹竹唢呐这一非遗文化正面临着极大的传承危机。
一、大竹竹唢呐的现状
大竹竹唢呐由哨(当地民间艺人将之称为“叫口”)、天心、杆子和喇叭四部分构成。叫口由大竹当地燕麦(也说是野麦子)做成;杆子采用大竹特产的节短、美观、摁孔方便的罗汉竹制作;作为唢呐扩音器部分的喇叭则由当地产的黄竹篾丝编织成形后做成,还得再刮灰涂上土漆,套于杆下端,同样可活动和装卸。大竹竹唢呐一般为6孔五声阶,有低音、中音和高音之分,也即有头堂唢呐、中堂唢呐和小唢呐之别。音色明亮高亢,音量宏大,声音粗犷,颇具山间田野风格,适于表现欢快、热烈、雄壮的气氛。
大竹竹唢呐仅川东大竹独有,其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每逢婚丧嫁娶及节庆日,当地百姓皆以吹奏竹唢呐表现喜怒哀乐,其民俗价值鲜明而深厚。这一民间乐器是大竹人精神文化的体现,是研究大竹人历史发展的依据,是承载大竹风土人情、生活习俗的載体,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演奏的许多作品旋律清新流畅,音色独特,极具地域特色。1989年以来,大竹竹唢呐先后参加了鄂豫川陕八地市经济协作会开幕式,四川省首届服装节,四川省政府春节团拜会暨电视文艺晚会,第三届四川省旅游发展大会暨国际旅游节及首届巴山艺术节,受到省市领导和省内外电视观众的高度评价,也获得过各类大奖。
但是,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加快以及网络音乐文化、西方文化的渗入,年轻人更喜欢古典音乐、流行音乐文化和网络快餐文化,知道“大竹竹唢呐及其制作工艺”的人越来越少,曾经辉煌的大竹竹唢呐正逐步失去生存和发展的空间,面临危机,急需加强保护。
二、保护与传承机制的欠缺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离不开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机制。保护与传承机制应当包括传承与保护的主体、保障及激励机制、传承人等诸多组成部分,而这些组成部分又在一定规则的指引下相互作用、共同协作,最终才会形成一个针对非遗文化较为科学健全的保护与传承机制。这既是对非遗文化进行合理保护的重要保证,亦是对其进行活态传承的重要保障,如若欠缺,轻则使非遗文化传承变质,失去原生文化价值,重则使其极端异变,导致传承断层甚至失传,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保护与传承机制的欠缺是大竹竹唢呐艺术目前所面临的最为根本和严峻的传承问题。
通过对大竹竹唢呐制作、演奏传承的深入了解,发现其现状不容乐观。唢呐作为中国传统的演奏乐器,从波斯和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经过与中华文明上千年的融合和发展,广泛应用于婚、丧、嫁、娶、礼、乐、祭祀等民俗文化活动中,深受中国广大群众的喜爱。在一定的历史现实和人文环境下衍生出的大竹竹唢呐在制作用材、外观造型、吹奏技巧上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而正是这种独特性让大竹竹唢呐在传承方面出现了一些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原材料匮乏,制作工艺面临失传并有待改善
竹唢呐大部分都是用竹子做成,而且根据所需采用了不同种类的竹品。气盘是用楠竹做成的圆盘,前端扩音的盘子俗称“蔑篓篓”,是用隔年青的黄竹,剖成细篾条在圐子上编织成喇叭形状,再刮灰、上漆而成。最有特色也最难制作的就是杆儿,竹唢呐的杆儿需精选竹龄三年以上的罗汉竹,其竹节短、竹壁厚、不易开裂且共鸣好的特点方能符合制作竹唢呐的条件。而竹节形态呈罐状像极罗汉的肚子使其造型独特有一定的艺术感,也促使其成为杆儿的最佳选择。竹唢呐的“哨”俗称“叫口”选用当地野生燕麦制作而成,又称“野麦子”、“麦草”。而经调查,制作竹唢呐的两种重要原材料几乎绝迹,分别是制作“哨”的“野麦子”和制作“杆儿”的“罗汉竹”。“野麦子”曾有老艺人留种培育,现需去荒山里寻,而且越来越少见,“罗汉竹”除了现在的传承人会栽种一小片外,别处几乎看不到。从这样的现状来看,很有可能若干年后制作竹唢呐的原材料会绝迹,那竹唢呐的传承便无从谈起了。而现在会制作竹唢呐的民间艺人仅剩一两人,他们在给竹管确定孔距时,以自己手指关节之间的距离在竹管上量划而定,而每个人的指关节长度的不同和所选的天然“罗汉竹”规格的不同,都导致竹唢呐会出现发音不准的缺陷。虽然后来,经过人们漫长的制作和吹奏实践摸索,基本能够准确定位孔与孔之间的距离,吹奏技巧也渐渐娴熟,音准问题得到很大改善,但是直到今天竹唢呐依旧不能定调。无人来继承和改进竹唢呐的制作工艺,是竹唢呐当下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竹唢呐因选材和造型而形成的独特吹奏方法无人传承
现代的木唢呐多为八孔(正面七孔,背面一孔),七声音阶定音;而竹唢呐通常为六孔(均在正面),五声音阶定音。后期因吹奏新曲和表演需要又制作出了八孔竹唢呐被称为“新杆子”,六孔竹唢呐则被称为“老杆子”。虽然在演奏技术上竹唢呐与木唢呐并没有太大的差异,但由于天然“罗汉竹”作为“杆儿”,加之六孔的特性,在演奏上竹唢呐和木唢呐还是有一些差异,更深化的口鼻同吹等技巧更是有一定的难度。现在大竹会演奏竹唢呐的艺人已经寥寥无几,了解和感兴趣并愿意坚持学习的人更是难有了,这就导致竹唢呐吹奏技艺即将失传。
(三)传承资料欠缺
由于大竹竹嗩呐制作工艺面临原材料匮乏的问题,加之传承人年岁已高,使得目前缺少传承人亲口叙述的大竹竹唢呐及制作工艺口述史完整资料,所以,传承和保护这一非遗文化迫在眉睫。
三、传承与保护策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大竹竹唢呐的制作工艺、演奏方法,本课题以面对面采访、记录、观看传承人和当地民众介绍大竹竹唢呐及制作工艺的形式展开研究,并实地考察用于制作竹唢呐的培育竹园和原材料等,以获取更多、更准确的大竹竹唢呐及制作工艺的相关材料,并作出以下探讨:
(一)加强对制作竹唢呐的原材料的培育,寻找竹唢呐制作工艺和吹奏技法传承的有效途径。改变竹唢呐文化发展的消极态势,探讨和思考竹唢呐乡土文化土壤的培育和大众文化价值观的重建,挖掘竹唢呐扎根传统文化的内在精髓,探讨新曲的传统韵味和表演形式的融入性,在提高大众接受度的同时,更好地展现竹唢呐的作品特色。
(二)通过本课题引起相关专业人士的关注,在唢呐制作和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竹唢呐音准、定调的实际问题,为提升竹唢呐的艺术层次奠定基础。通过对如何提高竹唢呐演奏者的音乐素养和演奏技艺的探讨,促进其生存发展空间不断扩大。调研激发大众及音乐相关专业人士和爱好者对竹唢呐的探索欲,形成探究和欣赏两方面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
(三)挖掘竹唢呐最具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并从曲目打造、演出形式、宣传手段、传承机制等各方面研究其发展方向,激发民众对其欣赏和学习的热情。思考如何结合地域文化旅游特色,对这一非物质文化进行生产性保护,打造与旅游相关的原生态节目,搭配工艺艺术品的开发,启动造血功能,为竹唢呐的传承提供前进的动力。
(四)大竹竹唢呐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发展。一是加大智力投入,建立与专业高校的合作机制,改变固有的曲调、曲牌名,克服单一的表演形式,探求与其他传统乐器的融合,创新表演的载体。二是建立人才队伍培训机制。人才队伍的培训工作要从小抓起,从娃娃抓起,让唢呐文化、竹文化走进校园,与高校形成对接机制,选拔优秀人才到高校学习进修。三是创新传播方式:1.建立竹唢呐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和传承竹唢呐文化。2.运用数字化传播平台,采用电商运营模式,加大对竹唢呐制作技艺和产品的销售推广。随着新媒体、自媒体和融媒体的兴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呈现出智慧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抖音短视频、网红主播带动的粉丝经济,一度掀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传播的热潮。让市场带动竹唢呐家庭作坊生产,有市场自然有非遗传承人,变政府“输血”为非遗自身的“造血”。3.整合营销传播,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衍生产品的整体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及其衍生产品开发是一个整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性保护者、经营者通常由传承人一体承担,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及传统手工业分散的生产经营方式。
总之,大竹竹唢呐艺术传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定要平衡好,不能过度苛责任何一方。未来这一非遗文化要想传承、构建合理的保护机制,需要回归文化本身,为其提供健康、长期、持续的生存及发展保障,还需要各方加大投入和宣传,使这一非遗文化得以长期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马知遥,孙锐.文化创意和非遗保护[M].天津大学出版社,2013.
[2]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邓思杭,张赵钢.非遗护与巴身小苗寨“常胜”乐器文化管窥[J].东方藏品,2016,(7).
[4]苑利,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干部必读[J].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257.
[5]郑修杰,张放.非遗保护视阈下大竹竹唢呐艺术的传承现状反思[J].四川戏剧,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