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
2020-12-15马宇飞
马宇飞
【摘 要】高校声乐教学是促进当代学生音乐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培养学生声乐能力的主要场所,高校是提升声乐教学水平的主要阵地。声乐是音乐形式的一种主要体现,它主要通过学生口腔以及鼻腔等部位多种气息的运用来发出悦耳的声音。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结合当下传统文化的发展,并将其有效融入到声乐教学中。深入研究美声、民族、流行等多种唱法,并结合中国文化,能够促进高校教学的发展。本文将对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融入的现状和意义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高校声乐教学;传统音乐文化;融入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121-02
声乐包含多种音,每个人的音域都有所不同。在分类方面,声乐可以分为低音、中音和高音三个类别。欧洲是声乐发展的萌芽之地,因此,当下高校的声乐教学往往西方化。学习声乐要求演唱者熟练地掌握歌词,了解声乐的概念,而且在歌唱的过程中要有较强的呼吸控制能力。传统音乐文化在声乐方面有自己出众的特色,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是相当有必要的。
一、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现状与意义
当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声乐教学投入了大量的心血。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声乐教学设备的先进和师资力量的强大上。在先进的设备和强大的师资作为基础的情况下,要提高声乐教学的水平就需要紧密联系时代发展的特点。中国在当前国际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其传统的音乐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与学习。所以,高校声乐的进一步发展要注重将悠久的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合到課堂当中去。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起到弘扬传统文化和精神的作用,而且融入民族音乐元素,还会使得声乐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节奏韵律变化更加灵活。如此一来,声乐教学的发展是相当可期的。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高校难免会碰到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现实问题。比如有些高校音乐教育中,虽然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但在课堂中体现得却并不明显。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教师要将传统音乐在声乐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彰显出来。
以传统文化为学习的主要目标,辅之以其他多元文化元素才是推进教学发展的有效措施。当下高校教学中还存在的一大问题是,许多教师投入到声乐教学中的时间相对于投入到其他课程中的时间来说还比较少。学生学习的时间不能保证,那么他们学到的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就无法保证。声乐课程是一门极具有艺术魅力的课程,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当中,学生可以极大地提高个人修养。学习音乐能够使学生的神经得到放松,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帮助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某种意义上讲,大力开展声乐教学,对于其他各门课程的学习都有相当重要的辅助作用。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当下许多高校音乐教师的自身素养仍然达不到要求,他们对于声乐方面的专业知识理解不够透彻。所以,当下高校需要不断壮大教学的师资力量,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声乐教学发展、培养全能型学生贡献自己的力量。教学就是一个反复发现问题的过程,只有在找到问题的前提下,致力于解决问题,才能促进艺术教学的进步,推动传统文化的发展。
二、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传统音乐文化的方法与策略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促进声乐教学
当代高校声乐教学要融合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以及思想情感,在课堂上凸显出北方粗犷豪放的声乐特点,以及南方柔软细腻的情感表达特色等。只有首先在思想上正确认识传统音乐文化,才能为下一步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正确认识民族传统声乐在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的唱法特点,做到对相关文化的正确认识。
例如《春江花月夜》本身是一首古诗,如果用声乐将其表现出来,能够将作者在诗中想要表达出的深层情感淋漓尽致地展现给听众。在演唱《春江花月夜》这首民族抒情歌曲之前,高校教师首先要引领学生阅读《春江花月夜》这首古诗,从而正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在了解古诗内涵的基础上,将其通过声乐的方式表现出来是融合声乐与传统音乐文化的体现。通过演唱《春江花月夜》,演唱者可以体会到诗人对一去不复返的光阴所发出的感慨。整首歌曲的语言十分优美,在声乐演唱中要想彰显整首古诗的意境美就需要演唱者真正认识到古诗用声乐表现出来的深刻文化内涵。许多民族唱法都有其独特之处,而且越是传统的歌曲,其技巧性越强。传统音乐文化体现了中国各个民族独特的唱法与风格。
(二)改革声乐教学模式,推动声乐教学
当下,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网络课堂得到了大量的应用,所以高校声乐教学也要借鉴这一点。通过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可以达到创新声乐教学模式的目标。学生在接触不同资源的过程中,总会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这也是因材施教的一种体现。教师要从个人角度出发改变当下传统的讲授方式,极大地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更加有趣的教学模式。
例如在学习《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声乐歌曲时,高校教师就要在课堂上挖掘出更为有效的音乐学习方法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在那遥远的地方》可归为现代流行歌曲,对于这一类歌曲的学习更需要教师通过新型的讲授模式来融入当下的传统文化。师生在课堂上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高校教师可以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来指导学生自主开展课堂学习,学生在自我讲解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到藏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各民族民歌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下高校课堂中的有效渗透。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声乐演唱的积极性,在课堂开始之前还可以引领学生去自主查询作者王洛宾的歌曲创作史。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后带领学生赏析《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其他音乐经典,并在不同歌曲的演唱中自主找寻相同点与不同点,这对于推动传统文化在声乐教学中的有效融入帮助很大。
(三)重视互动情感表达,体会声乐艺术
情感的培养并非一件易事,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声乐教学的过程中贴近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不同的乐曲要营造出相应的情境来,从而带领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和体会作曲家的意图。针对这一学习特点,教师要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大量融入乐曲创作的背景,并且重视课堂上的互动环节,以此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情感认知水平。
例如,高校在教学《十送红军》这首具有红色记忆的声乐歌曲时,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互动交流与学生产生共鸣,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了解民族的传统音乐文化。《十送红军》是由彭丽媛演唱的一首经典红歌,这首歌曲体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妻子送郎当兵的感人情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言语描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与苏区人民洒泪惜别的壮观情景,可以有效地带动学生学习声乐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点名让个别学生讲讲相关的红军故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频繁互动,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红军革命史,而且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还会有更深刻的体会。在学习这首歌曲时,学生心中对革命红军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正体现出了民族传统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结合。声乐是以情感表达为基础的,高校教师在讲授的過程中,要将这一特点鲜明地凸显出来。
(四)应用科学技术设备,助力声乐教学
声乐教学主要讲究音质问题,对于这一问题,就需要教师将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多种先进设备引入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利用多种乐器进行伴奏,帮助学生很好地改善他们在音色等方面的问题。同时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比如用PPT配合传统乐器的演奏,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知不同乐器的表演效果。因此,声乐教学也要追随科技的发展,并在巧妙应用先进技术的同时促进自身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
例如在学习由李琼演唱的《山路十八弯》这首极具唱法艺术特色的歌曲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向学生们展示许多声乐大赛中演唱者翻唱的《山路十八弯》的视频来从客观角度为民族文化融入声乐课堂助力。《山路十八弯》这首歌曲律动性十分强,它在歌词当中融入了民族地域风情,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巨大的生命力。学生在欣赏相关比赛视频的过程中,能够真切地体会到演奏者采用方言的独特唱法。在高校声乐教学课堂上讲授这首极具民族风格的歌曲,一方面弘扬了传统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从土家阿妹的柔情似水中学生可以体会到传统声乐融入鲜活时代的美感。整首歌曲的歌词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层层递进的唱法能够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体会到土家人民生活的现状。所以通过在网上搜集相关视频并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能够起到带领学生认知传统音乐文化并将其融入到现代声乐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声乐当中的民族唱法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当下高校教学要将种类繁多、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融入到声乐演唱中。声乐唱法是从人们日常生活中演变而来的,它彰显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真切的生活习惯。这种从人们的自然生活中所延伸出来的声乐,体现了人类进步的各个历史阶段。正是在各种生活习性的影响下,民族声乐才得以不断的发展。换种说法,传统音乐文化包含了从古到今的各种声乐特色。当下,高校声乐教学融入传统音乐文化不只是需要将传统音乐元素糅合进来,而且还要将现代化的音乐风格渗透进来。
参考文献:
[1]麻娟.在高校声乐教学中融入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研究[J].黄河之声,2019,(18):95
[2]常艳妮.传统音乐文化融入高校声乐教学的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19,(11):79-80+94
[3]张舒红.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分析[J].北方音乐,2019,(21):136+140
[4]常艳妮.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分析[J].艺术评鉴,2018,(24):113-115
[5]龙飞.高校声乐教学中传统音乐文化的融入[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4):154-157.
[6]邹新华.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戏剧之家,2019,(32):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