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湖南南县地花鼓

2020-12-15刘洁

戏剧之家 2020年36期
关键词:竹马对子南县

刘洁

【摘 要】关于南县地花鼓本体的研究,前人已经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为本文提供了较为详实的资料和依据。针对湖南南县地花鼓的传承现状,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为南县地花鼓的传承现状调查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南县;地花鼓;分类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36-0027-02

一、名词界定

(一)花鼓戏

花鼓戏是中国的特色戏曲艺术,是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歌舞小戏,除了湖南,还见于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各种不同的花鼓戏因地区特征有所差异,但实际上也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由花鼓大筒作为主要伴奏乐器,这也就是花鼓戏名称的由来。在各地特征不同的花鼓戏中,现在广为流传的大多是湖南地区的花鼓戏,其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如《刘海砍樵》、《补锅》等剧目广为流传。

湖南花鼓戏起源于民间花鼓,由一旦一丑进行表演,后发展成一旦一丑一小生。花鼓戏多表现民间的生活状态和一些传说故事,故事性强,情节丰富,表演生动,以民间小调、牌子曲、打锣腔、川调等进行展示。湖南花鼓戏最迟形成于清代,经历了地花鼓阶段、花鼓戏草台阶段、花鼓戏班社阶段。2008年,花鼓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地花鼓

地花鼓是一种载歌载舞的演唱舞蹈形式,广泛流传于湖南各地,如岳阳、汉寿、沅江、安乡、宁乡等地区。其内容多来自于生活,朴实丰富,表演风趣,并且在红白喜事当中多进行表演,在大型的联欢中也是不可或缺的节目。地花鼓大多是两个人进行表演,一旦一丑,常为男女一起,搭配折扇、绸巾等道具,伴奏以小鼓、阴锣等乐器为主,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进行表演。

湖南南县地花鼓大约出现于清代嘉庆三年。南县是一个移民县,因此相比其他地区的地花鼓,其地花鼓形式较多,主要有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形式。2011年,南县地花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南县地花鼓地理成因

南县地花鼓起源于湖南省南縣,南县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地域河渠交错,湖塘密布,是风景优美的水乡之县,独特的地理环境以及风土人情成就了南县独特的文化民俗。南县地花鼓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孕育而生的,是南县的重要文化遗产。

三、南县地花鼓起源及发展

地花鼓文化起源于南宋。乾隆时期吴锡麒等人在所著《新年杂咏》[1]中提及,南宋时期灯宵节有花鼓舞队,其中有扮演花和尚、花公子的和打花鼓的。这大概就是最初地花鼓的表现和形态,是在山歌小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民间歌舞表演艺术。在《中国戏曲志——湖南卷》[2]中也有关于地花鼓的记载,其中写道:“湖南的农村在南宋时期就有唱山歌、劳动歌曲和打花鼓的民间文化”,这是地花鼓在戏曲方面的表现。嘉庆时期《浏阳县志》[3]也对元宵节时期闹花灯的现象有所提及:由幼童扮演丑角,并唱戏,旁边有专门打花鼓的人,从初夜开始一直到傍晚时分才结束。历史的记载表明,嘉庆时期已经有地花鼓表演艺术,在民间以一旦一丑的形式进行戏曲表演。并且据史料记载,清代嘉庆元年在南县就有招收培养地花鼓传承人的历史,湖南长沙人李元六曾在南县乌嘴乡的小巷子里开班授课,收徒弟进行地花鼓传承、教学。这便是南县地花鼓早期的记载。通过开班收徒的形式进行授课的行为应该表明此项艺术形态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开始形成了固定的授课模式,出现了有代表性的作品,动作规范、服饰装扮、音乐搭配等都具有其固定程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关注,在市场需求上已经开始有学徒前来学习而且学以致用。可见,地花鼓的起源时间至少要在此记载的基础上向前追溯一二十年甚至三四十年。《湖南戏曲史纲》[4]中也对民间小戏曲种进行了介绍,清晰地描述了乾隆时期元宵佳节各地表演花鼓节目、跳秧歌、表演舞狮节目及采茶节目等历史场景。闹花鼓、唱采茶曲等民间文化经过传播、发展、完善,又与各地的传统习俗相结合,逐渐演变成一旦一丑对唱的戏曲表演形式,部分区域称其为“地花鼓”。书中虽然没有对其起源地进行阐述,南县当时也尚未独立建县,但是可以推断在当时南县的土地上已经开始有地花鼓小戏曲形式。

南县地花鼓的发展鼎盛期出现在1955年农业合作化直至1959年大跃进时期,在这五年里,南县地花鼓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五年中全县业余剧团从156个发展到382个。人们的业余生活开始丰富起来,当地的地花鼓曲目和舞蹈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和追捧,为南县地花鼓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作出了突出贡献。这一时期的发展为今后的南县地花鼓传承人踊跃出现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南县地花鼓历经清乾隆时期的启蒙期、解放时期的发展期和农业合作化到大跃进时期的鼎盛期,为我们当前地花鼓艺术的留存和进一步传承奠定了基础,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南县地花鼓的文化形态也有所变化,到了当代逐渐岌岌可危。但是通过近年来文化部门的全力挖掘、大力宣传等措施,南县地花鼓再一次被人们所熟识、了解,人们被它的魅力和光彩所折服。

四、南县地花鼓分类

南县地花鼓根据其表演形式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为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三种形式的表演人数不同,各自的表现方式、风格特色、代表人物及作品也有所差异。

(一)对子地花鼓

对子地花鼓是南县地花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表演过程中由两位男士扮成一旦一丑两个角色。旦角的装扮是头上插花,有时带花冠,身上穿着被面做成的红色衣服或者裙子,手上拿着丝织红绸或者酒杯。丑角头上戴着红色的头巾或者草帽蒂子、砣帽、酒蒂子等,身上穿着浅蓝色或黄色、黑色的衣服,手里拿着芭蕉扇等,在眼睛和鼻子上常常画上类似“小”字的三道白粉。两个人载歌载舞,按照传统的调式进行演出,利用道具来进行情绪、感情的传达。

对子地花鼓主要流行于南县乌嘴乡一带,代表人物有李元六、史益和、周庆祥等,代表作品有《十二月望郎》、《看姐》、《扇子调》、《送财歌》、《拖板凳》、《插花调》、《道私情》等。

(二)竹马地花鼓

竹马地花鼓是对子地花鼓的衍生表演形式,与“竹马”相结合,增加人物“武士”,武士的头上戴有帽子或仙头,身着白色或红色的服装,肩上或者腰上挎着颜色不同的竹马,手中拿着马鞭,走“8”字绕圈。场面较对子地花鼓更加壮观宏伟。

竹马地花鼓主要流行于南县北河口乡一带,代表人物有龙佑明、龙冰、黄与明等,代表作品有《篾扎纸糊竹马》、《竹马表演地花鼓》等。

(三)围龙地花鼓

围龙地花鼓是在对子地花鼓的基础上进行一定变化形成的,添加了进门“送财”和出门“辞东”,并且还添加了舞龙,主要的表现形式为“龙戏珠”、“龙起井”、“龙盘柱”等,也有部分地区增加了文字的表演形式,例如“五谷丰登”等代表吉祥的文字。

围龙地花鼓主要流行于南县中鱼口乡一带,代表人物有余少奇、赵长生、汤应生等,代表作品有《围龙把式表演》、《围龙地花鼓表演》等。

五、南县地花鼓伴同物

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这三种形式由于人物设定不同,所以都有各自的特色服饰和道具;由于流行地域不同,使用的乐器也有所差异。

(一)服饰

对子地花鼓的主要服饰为:小丑以彩衣、腰裙、彩鞋以及草帽为标志服饰;小旦以红色或粉色的衣服、彩色的裙子、彩腰带为标志服饰,并且在头饰上多使用蝴蝶形状头饰,用花作为装饰物。

竹马地花鼓的主要服饰为:小丑、小旦的服饰打扮与对子地花鼓基本相同,其特色是骑马女性会穿红色的武打服,有披肩,并带有马鞭。

围龙地花鼓的主要服饰为:小丑、小旦的服饰打扮与对子地花鼓基本相同,其特色是增加了舞龙队。

(二)道具

对子地花鼓的主要道具是小丑拿纸扇或绸扇,小旦拿彩帕。

竹马地花鼓小丑、小旦的道具与对子地花鼓大致相同,有所差别的是马鞭需要用篾条做成,并利用红丝带或者黄丝带进行装饰。竹马的制作如下圖所示:

围龙地花鼓小丑、小旦的道具与对子地花鼓大致相同,有所差别的是需要额外利用楠竹制作龙。龙的制作如下图所示:

(三)音乐

南县地花鼓的音乐伴同物主要包括乐器和曲目。南县地花鼓在表演中使用的主要乐器包括吹奏乐器、打击乐器以及胡琴。其中吹奏乐器主要由两种构成:大唢呐和小唢呐,大唢呐优美悦耳,小唢呐清亮动听,是主要的乐器;打击乐器主要有南边锣鼓和西边锣鼓,南边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南边手鼓、碰铃、汉锣等,西边锣鼓使用的乐器有大堂鼓和大苏锣,都包含的乐器有大钹、小钹和小锣;胡琴也是地花鼓的主要乐器之一,通常由竹子做成,音色圆润动听。南县地花鼓的曲目主要有《送喜送财》《摘花》《十月怀胎》等。

六、小结

湖南南县地花鼓是融舞蹈、音乐于一体的艺术形式,其广泛流传于市井小巷,是人们在生活、劳动中提炼的表演艺术。地花鼓从人们日常的山歌舞蹈中演化而来,因其活泼自如的风格被人们所喜爱。著名的湖南花鼓戏就是在地花鼓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地花鼓作为一种综合表演艺术,展现了南县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南县地花鼓的文化形态也有所变化,到了当代逐渐岌岌可危。南县地花鼓作为动态综合艺术,在湖湘艺术文化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丁丙,舒邵言,黄模,吴锡麒.新年杂咏[M].钱塘丁氏嘉惠堂刊,不详.

[2]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戏曲志——湖南卷[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

[3]湖南省浏阳市地方志编委会.浏阳县志[M].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

[4]尹伯康.湖南戏曲史纲[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竹马对子南县
狠狠代入了!300封假情书救回绝境“竹马”
郎骑竹马何处来
肃南县通用飞机场拟选址气象条件分析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文化滋养文字 情境创生情趣
——《古对今》教学活动设计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
竹马舞的社会文化功能探微
在春联里徜徉
甘肃省肃南县天然草地蝗虫现状、分布及治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