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薄弱环节护理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

2020-12-15陈佳王江莲

中外医疗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应用

陈佳 王江莲

[摘要] 目的 探讨薄弱环节护理在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急性胆囊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薄弱环节护理干预。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的(94.7%)好于对照组的(78.9%)(χ2=4.852,P<0.05),研究组的疼痛评分(1.9±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2)分(t=11.679,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的(21.1%)(χ2=5.273,P<0.05)。结论 应用薄弱环节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实施干预,疗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疼痛,使并发症的发生获得极大的降低,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薄弱环节护理;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6(c)-0123-04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Weak Link Nursing in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Acute Cholecystitis

CHEN Jia, WANG Jiang-lian

Department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Yunya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Chongqing, 40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weak link nursing in the perioperative nursing of acute cholecystitis. 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June 2019 were convenient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with 38 patien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Weak link nursing intervention should be applied during operation.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94.7%)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8.9%)(χ2=4.852,P<0.05), and the pain score of the study group (1.9±1.5)poi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4.1±1.2)points (t=11.679,P<0.05),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5.3%)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1.1%)(χ2=5.273,P<0.05). Conclusion Weak link nursing is used to intervene in the perioperative car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holecystitis, which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Key words] Weak link nursing; Acute cholecystitis; Perioperative nursing; Clinical application; Effect

急性胆囊炎属于肝胆外科的急腹症,其具有典型性,在临床中是较为易见的疾病,恶心、发热、上腹疼痛等是其症状表现,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1]。急性胆囊炎多用手术实施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的优劣在其手术治疗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怎样提高护理质量成为了关键。薄弱环节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模式,护理安全属于护理质量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只有患者的安全得到保障才算是合格的护理,如果护理不能有效地进行,将极大地影响到护理的效果。薄弱环节护理可以很好地提高护理的质量,针对护理中的薄弱环节,应用恰当的干预措施,完善护理中经常容易忽略及遗漏的环节,对于急性胆囊炎手术的护理有较为明显的效果[2]。该文研究对象为2018年7月—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研究应用薄弱环节护理对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实施干预后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7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均予以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5例;年龄在50~81岁,平均(65.5±1.8)岁;其中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各13例,12例合并冠心病患者。研究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在49~80岁,平均(64.5±1.7)岁;其中1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3例合并冠心病患者,10例合并高血压患者。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参加该研究,已签订知情同意书,获该院伦理委员会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应用常规护理对患者实施干预,在患者入住医院后,接诊护理人员应将相关护士、主管医师和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介绍,并积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教育,耐心回答患者在护理和治疗中提出的问题,消除患者在护理和治疗中所产生的焦虑和不安等负面情绪,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该持有责任心。护士应在饮食方面对患者进行指导,在患者恢复进食后,指导患者多食用清淡、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食蛋白含量高且易消化的食物,如水产品及豆制品等,以满足患者身体所需。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碘过敏的测试,评估患者在临床上所表现出的症状,传授给患者准确的呼吸训练方法。术中应对患者进行全程的心电监护,时刻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对具有较为明显疼痛感的患者进行镇痛处理。术后对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实施监测,要特别注意腹部的变化,进行合适的护理。

1.2.2  研究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薄弱环节护理干预,主要包括:①加强重点环节的护理。在给予患者服用药物、输血及输液等护理时,应对患者的身份信息予以认真核对,严格检查药物剂量,确认患者对药物的应用有无禁忌,对输液单的签名应仔细。在患者的输液过程中,进行定时巡房,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输液速度的调整,将风险因素予以规避,使护理风险获得降低。在实施有关记录时,要做到准确、完整、清楚,应用专业和规范的术语,将护理情况予以完整的记录。时刻且认真地对患者的病情和特殊药物的治疗情况进行详细观察和记录,并时刻遵循“床旁看清、口头交清、报告写清”三清原则。②重点时段护理。如抢救时、节假日、夜班和交接班等时间,护士应对患者增强护理,利用分层护理的方法,排班应该遵循合理化和科学化,保证护士24 h当值,护士进行交接班应严格规范。③对于重症患者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加强护理。护士应在术前全面有效评估患者的病情,其中包括自理能力、精神状态和年龄以及病史等内容,另外对于跌倒以及压疮高危、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的患者时,应对其加大观察,制定出全面可行的护理措施。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肠外营养治疗的,护理人员应将有关的知识对其进行详细讲解,对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尽早进行说明,如胃肠道反应、药液外渗等,为避免护患纠纷的出现。应对各项事宜提前告知患者,尤其要注重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1.3  观察指标

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护理1周后,对患者进行4个方面的调查,包括、用药指导、入院接待、健康教育、基础护理,每项25分,满意是指75分及以上,基本满意指评分在60~74分之间,不满意是评分低于60分。满意度=(满意例数+基本满意例数)/例数×100.0%。

应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前及护理1周后的疼痛实施评分。画10 cm左右的横线,两端用0和10进行表示,其分别代表无痛和剧痛,患者依据自身所感受到的疼痛在线上进行标记,分数越高代表疼痛感越强。标准为:0分(无痛);1~3分(轻微疼痛);4~6分(疼痛明显),痛疼影响患者睡眠,可忍受;7~10分(剧烈疼痛),患者无法入睡,无法忍受[3]。

记录对比两组护理后1周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胆瘘、心率异常、肺部感染、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胆瘘+心率异常+肺部感染+出血)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护理1周后,研究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急性胆囊炎通常发病较急,临床中比较常见,通常可表现出恶心、呕吐等病症。急性胆囊炎一旦发生患者会出现右上腹绞痛,情况严重可出现感染及昏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极重的影响[4]。此病发病原因可能是胆囊管受到细菌的侵袭或出现了堵塞,腹肌的触痛和强直会使患者的心理及身体机能受到极大的影响[5]。治疗急性胆囊炎手术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但患者的病情具有复杂和危重的特点,加之医护人员人数受到限制,较大程度上增加了护理工作的工作量,为了使患者可以恢复的更为快速,使手术效果发挥至最佳水平,术前、术中及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6]。此外护理的优劣会对患者的后续治疗产生极大的影响,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时间。

护理工作中护理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护理措施不妥当则会严重影响护理效果。假如在护理中有安全事故发生会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损害了患者的经济利益且造成身体上的伤害,造成护患纠纷的发生,严重影响医院的声誉,产生不利的社会舆论,针对此护理方面新兴了一种针对薄弱环节的护理措施。肝胆外科患者通常病情复杂且严重,每个患者的病情、性格、体质等均有所不同,患者对护理有较高的期望,因此加大了护理难度,令医护人员身心俱疲,因此极易造成薄弱环节上出现错误问题。护理人员为使手术工作顺利实施,术前检查准备工作,保障患者在术中的安全,保障引流管始终处于通畅状态,评估患者的身体机能,对护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予以讨论并做好提前预防,将安全隐患予以排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病况展开护理,手术完成后做好详细的护理记录,对护理的安全措施予以加强,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将管道和安全标识设置完全,要将安全标签进行合理利用,可以降低护理风险。如果发现护理隐患,要进行及时处理,使患者获得好的护理质量,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7]。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知识的宣教,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提高患者在护理工作中的配合度,增强治疗效果。鼓励护士和患者进行积极的沟通和交流,对患者不安焦虑的心理予以排解,提高其治疗的积极性,令其更好地配合治疗。该次研究中薄弱环节护理的应用,让患者对护理更为满意,从而更加积極主动地参与到治疗中,结果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的(94.7%)好于对照组的(78.9%)(P<0.05),与国内学者所研究的98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基本一致。

要实现好的护理效果,护理安全是重中之重,也是保障护理质量的必备基础。薄弱环节护理的应用,可以让护理更为细致化和人性化,查补护理中的遗漏,防止护理差错的出现[8]。患者实施完手术后,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疼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遵循主治医师的方针,对其实施药物性镇痛措施达到帮助其缓解疼痛的目的。此外,要做好对患者病情的适时监测,对护理人员加强护理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培训,从而患者在出现疼痛时可以采取妥善的解决方法,并实施正确的护理。该次研究中应用薄弱环节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实施干预,可以极大地降低患者的痛苦,降低患者的疼痛,令其以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有利于疾病的康复,结果显示,研究组的疼痛评分(1.9±1.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1.2)分(P<0.05),此结果与相关研究的5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疼痛情况,观察组的疼痛评分(2.14±1.33)分以及对照组的(4.85±1.50)分差别不大。

薄弱环节护理的应用,由于其护理的特殊性,让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的病情予以细致认真的观察,通过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实施讲解,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予以提前说明,并告诉患者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药液外渗的现象,使其做好心中有数,在出现时不至于紧张慌乱。经手术治疗患者通常会出现低血压以及低心率的现象,严重可出现心脏骤停或心脏缺血等症状,及时的护理可有效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防止手术意外的出现。手术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予以细致的观察,做到定时病房巡视,留意患者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输液过程要将速度调到合适,使风险几率获得降低,防止输液过快影响患者的心率,致使发生心率异常。该次研究中应用薄弱环节护理对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实施干预,较大程度上减少了胆瘘、肺部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结果表明,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5.3%)低于对照组的(21.1%)(P<0.05)。

综上所述,将薄弱环节护理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疗效显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疼痛,使并发症的发生率获得极大的降低,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陈小红,程素霞,张琨,等.多学科协作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伴发急性胆囊炎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15):1921-1925.

[2]  王洪波,王鹏远,汪欣,等.预测急性胆囊炎保守治疗无效的早期危险因素[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9,28(5):630-633.

[3]  嚴万能,肖宁波,董金良,等.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与腹腔感染的关系[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3):209-229.

[4]  王坦,闫铭,陶健,等.不同发病时间急性胆囊炎患者胆汁细菌培养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17,57(2):87-89.

[5]  许良,许明友,杨先芬.老年急性胆囊炎开腹胆囊切除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对比及对患者肠道功能影响分析[J].安徽医药,2018,22(4):721-724.

[6]  陆磊,杨建锋,张筱凤.内镜超声引导下胆囊穿刺引流术治疗高危急性胆囊炎的初步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7, 34(5):361-363.

[7]  彭联威,苏忠学,咸国哲,等.一步法经皮经肝胆囊穿刺引流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6):913-914.

[8]  冯其柱,卢曼曼,王琦.临床路径联合加速康复外科在慢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9,46(2):98-102.

(收稿日期:2020-03-19)

[作者简介] 陈佳(1985-),女,重庆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肝胆外科护理。

[通讯作者] 王江莲(1983-),女,重庆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护理,E-mail:584104215@qq.com。

猜你喜欢

急性胆囊炎围手术期护理临床应用
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早期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比较
渭南地区道地药材沙苑子应用研究
乳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分析
消炎利胆片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