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探讨

2020-12-15张妍

中外医疗 2020年18期
关键词:肢体家属个性化

[摘要] 目的 探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小儿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通过电脑分组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安排常规的护理,对实验组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的模式,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小儿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护理依从率为72.5%,实验组小儿患儿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方式后,护理依从率为92.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护理依从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0.05)。结论 在小儿患儿护理工作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增加患儿对护理的依从性,提高护理效果,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 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小儿患儿;护理效果;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20)06(c)-0117-03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of Combining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with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ZHANG Y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 Care, Dongying Shengli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Dongying, Shandong Province, 25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pediatric nursing work. Methods Eighty pediatric patients admitted in the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8 to October 2019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objects,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a control group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by computer grouping method, 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arranged routine care, and used a combination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car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pediatric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compliance rate was 72.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ediatric patients used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nursing combined application method, the nursing compliance rate was 92.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ursing compliance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5.541,P=0.019<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combined with personalized nursing in pediatric patient ca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which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atient's compliance with nursing,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and promote the patient's early recovery.

[Key words] Body language communication and personalized nursing; Pediatric patients; Nursing effect; Compliance

兒科是全面研究小儿时期身心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综合医学科学。凡涉及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的健康与卫生问题都属于儿科范围。其医治的对象处于生长发育期[1]。儿科护理工作较为繁琐,实施起来比较复杂,因为患儿的身心发育尚未成熟,对于护理工作可能出现不配合情况,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2]。要做好小儿患儿的护理工作,必须要掌握有效的沟通交流方式,帮助护理人员提高护理效果,该次研究采用了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方式。首先要微笑护理,给患儿和家属轻松愉快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需要进行统一的培训,旨在加强对护理环境的营造上,给患儿带来良好的护理体验。护理人员要多与患儿和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内心需求,从而增加患儿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通过这样的方式使患儿和家属的焦躁情绪能得到安抚,特别是重症或急症患儿,着对促进医患关系紧密,减少患儿和医院的医疗纠纷有着很大的作用。该次研究方便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80例小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工作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以考察在小儿患儿护理工作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小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方式和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脑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中,男性患儿23例、女性患儿17例;患儿的年龄在1~8岁之间,平均(5.1±1.8)岁;其中肺炎15例,脑炎7例,腹泻16例,急性肾炎2例。实验组40例中,男性患儿19例、女性患儿21例;患儿的年龄在7个月~8岁之间,平均(4.5±2.6)岁;其中肺炎17例,脑炎5例,腹泻15例,急性肾炎3例。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研究。

纳入标准:①患儿年龄在1~9岁;②患儿家属同意参与研究性护理。排除标准:有先天疾病患儿。

1.2  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根据患儿情况对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严格按照医嘱执行,对患儿及家属进行饮食上的指导。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的模式进行护理,其中包括:①在护理工作开展之前对儿科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营造轻松、温暖的氛围[3],给患儿及其家属带来好的印象,从而使患儿和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更加良好,增加患儿对护理工作的配合度。此外通过制造轻松的护理环境,能够安抚患儿和家属的焦躁情绪,促进护患关系的紧密,增进护患了解,提高护理效果;②对小儿患儿采取一对一的护理模式,在工作中对患儿要进行心理上的关心。通过用肢体语言进行交流,缩短患儿和护理人员的距离。工作中将患儿病情及护理状况进行及时记录,并与患儿家属交流,便于家属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同时能够帮助家属更加了解患儿状态,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而提高护理效果[4];③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工作时,要注意对患儿的情绪进行安抚。在进行身体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在听诊时要注意耐心细致,减少患儿的抵触情绪,如果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害怕,焦虑等情绪要可以对患儿身体进行轻抚,给患儿鼓励,帮助患儿树立信心。此外增多与患儿的交流时间,了解患儿内心所想,通过沟通转移患儿在病痛上的注意力;④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保持端正形象,动作专业,穿着整洁,增加患儿亲近感,给患儿及家属带来好的印象[5]。护理人员要时刻注意自身的动作行为,比如站姿要直立,给人严谨之感;不出现环抱双手、跷二郎腿等不良动作习惯[6],给患儿真诚的感觉。护理人员的肢体语言反映的不仅是他的职业素养,也是医院的形象,通过良好的肢体语言表达,能够提升患儿和家属对医院和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更加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通过对于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对比的方式,分析了小儿患儿在护理工作中的情况:①记录两者患儿在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完全依从为患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工作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开展的治疗和护理工作,按时打针吃药[7];部分依从为患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没有抵触情绪,能够正常接受治疗和护理,但是内心存在恐惧和焦虑情绪,需要护理人员及家属对其进行语言上的鼓励;部分抵触为患儿在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情绪消极,心理上存在极大的恐惧和焦虑,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显得被动,但是治疗和护理工作能够正常进行;完全抵触为患儿接受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难以控制情绪,心理上有极大的恐惧感,抵触治疗,行为上不配合,导致治疗和护理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护理依从率=(完全依从例数+部分依从例数+部分抵触例数)/总例数×100.0%。②采用该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儿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评估。将调查问卷发给每个患儿或家属一张,由患儿或其陪伴家属进行填写,之后上交统计。调查问卷共100分,20道题,每题5分,主要内容包括患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统计和对护理项目,护理操作等满意程度等。80分以上为满意,60~80分为较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0%

1.4  统计方法

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儿患儿护理依从性

对照组40例小儿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后完全依从7例、部分依从9例、部分抵触13例、完全抵触11,护理依从率为72.5%。实验组小儿患儿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方式后全依从17例、部分依从13例、部分抵触7例、完全抵触3例,护理依从率为92.5%。、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效果明显较好,护理依从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儿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

对照组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后统计,满意为12例、较满意为15例、不满意为13例,满意率为67.5%。实验组患儿及其家属进行调查问卷填写后统计,满意为20例、较满意为15例、不满意为5例,满意率为87.5%。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儿科的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特殊,患儿由于年龄小,身心发育不成熟,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同时表达能力欠缺,因此在护理工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不配合工作的情况,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不仅要面对患儿的不良情绪,还要满足患儿家属提出的高要求[8],在增加工作量的同时也影响了工作效率,从而降低了护理的效果。个性化护理体现在加强对小儿患儿心理上的关心[9],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护理,通过一对一的模式,确保不同的患儿的护理需求能够得到满足[10]。护理人员在工作中也要及时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帮助家属解答疑惑,从平复其情绪,给予治疗的信心。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通过身体的动作来代替语言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肢体语言在心理学研究上有着很大的作用,将肢体语言应用在护理工作中能夠发挥出良好的效果[11]。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要多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安抚,通过肢体语言的方式获取患儿的信任度。肢体语言相对口头语言来讲更具有亲和力,能缩短患儿和护理人员的心理距离,比如用手对患儿头部和背部进行轻抚,给患儿信任感,从而转移患儿对病痛的注意力,减少患儿抵触心理和抵触动作。此外护理人员要注意自身肢体语言所表达的信息,规范自身的行为规范,减少工作中的不良动作习惯,保持良好的形象,给患儿和家属带来信任感,真诚感。医院要加强对护理人员动作规范监督,给患儿和家属好的印象,从而塑造医院形象。

该次研究选取了80例小儿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其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方式的患者护理的依从性较高,小儿患者出现抵触情绪的情况较少。对照组40例小兒患者护理依从率为72.5%。实验组小儿患者护理依从率为92.5%。雷明华[12]研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后依从率为74.29%,研究组个性化护理后依从率高达91.67%(P<0.05),与该次研究对比数据具有相似性,结果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看出通过护理人员的肢体语言沟通,能有效消除患儿内心紧张情绪。此外患儿及家属反映良好,对比常规护理方式患儿有明显的优势。因此可以看出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方式在小儿患者护理工作中有着突出的作用。

综上所述,小儿患者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相关措施,能够帮助患儿在心理上得到护理,从而提高其对于治疗疾病的信心,缓解焦虑的情绪,有助疾病的恢复。同时通过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护理人员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提高专业水平,还促进了医患之间的交流互动,增进了进医患关系,也提高了患儿及家属对于医院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在临床上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赵柳静.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4(29):158,161.

[2]  姚剑霞.小儿护理中联合采用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8):91-92.

[3]  郝颖.探究肢体语言沟通与个性化护理结合应用在 小儿护理工作中的临床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2(12):140.

[4]  王爱珍.肢体语言沟通联合个性化护理在小儿护理工作中实施的效果评价[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11):91-92,8.

[5]  卢彩兰.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42):168.

[6]  王咪咪.用肢体语言沟通法对小儿肺炎患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探讨[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17):237-238.

[7]  杨美菊,施玉珍.个体化护理模式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25):167-169.

[8]  汤维.小儿肺炎护理工作中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效果研究[J].全科护理,2019,17(24):3025-3027.

[9]  籍欣欣.小儿护理过程中采用肢体语言沟通的临床应用价值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62):130.

[10]  曹娟娟.肢体语言结合称赞性语言对小儿护理的应用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7):3970-3971.

[11]  郑丽娜.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外医疗,2019,38(22):118-120.

[12]  雷明华.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8,37(12):161-163.

(收稿日期:2020-03-27)

[作者简介] 张妍(1973-),女,山东东营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致力于0~6岁婴幼儿健康体格检查、日常健康指导及常见病护理。

猜你喜欢

肢体家属个性化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肢体写作漫谈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