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资源优势发展集体经济

2020-12-15张宝文

山西农经 2020年21期
关键词:增收合作社集体经济

张宝文

摘 要:分析了边麻沟村发展历程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探讨了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难点及解决办法,指出依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当地经济取得巨大发展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集体经济;增收;股份经济;合作社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1-0065-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A

1    基本情况

边麻沟村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朔北藏族乡窎沟片的最东边,全村162户612人,是一个以藏、蒙少数民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地,也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山村。全村耕地面积为133.184 hm2(人均耕地面积0.218 hm2),平均海拔2 800 m,平均气温19 ℃,年降水量548.2 mm,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无霜期很短,自然灾害频繁。过去当地主要种植洋芋、油菜籽、小麦等农作物,粮食作物产量低,收入渠道单一。受山深路远、交通不畅、缺少发展渠道等条件所限,村民生活贫困。近年,特别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村集体经济收入明显增加。2019年村集体总收益30万元,股份经济合作社分红14.51万元(人均分红260元),剩余15.49万元用于村集体扩大再生产;2019年全村人均纯收入1.43万元。

2    边麻沟村发展历程及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

2.1    发展历程

2.1.1    选好集体领头雁,致富就有主心骨

2012年底,边麻沟村两委换届选举,新的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开拓创新,立足当地实际,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作为村党支部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来抓,增强了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针对当地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种植农作物产量不高效益不好、土地流转费较低的实际情况,两委班子组织群众讨论探讨边麻沟村发展产业。2015年,在全村群众的集思广益下,村两委班子确立了依托荒坡土地和森林资源优势,打造以花卉基地、农家种植、养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花海”旅游产业链,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村民收入的发展路子。

2.1.2    理清思路齐心干,依托资源谋发展

边麻沟村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村界内有国有林地面积700 hm2(多为云杉、桦树),集体林地资源面积200 hm2,历年退耕还林地50 hm2,森林覆盖率在全县位居前列。162户承包地耕地40 hm2,因受气候、交通等因素影响土地流转费较低(仅为50元/667 m2左右)。随着大通县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林下经济发展机会酝酿成熟。村两委负责人凝心聚力、齐心协力,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念,调整发展思路,利用本村丰富的森林资源和土地资源发展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相统一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

2.1.3    村支书无私奉献,开启花海产业门

2016年花海景区刚开放,便吸引了省内外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当年景区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门票收入140余万元,实现了初步盈利。同时,旅游项目还带动了68户村民发展乡村自助游、农家乐和特色小吃,50多人稳定就业、100余人临时务工,并辐射带动周边农民增收超过500余万元。2017年花海景区游客量更是达50余万人次,门票等收入近300万元,全村的人均收入也从2015年的3 000多元,提高到2019年的1.43万元。

2.2    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过程

2017年10月,大通县作为青海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之一,全面启动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朔北乡边麻沟村积极响应,通过大力宣传动员、参加培训学习,在大通县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农经站和朔北乡政府的指导下,制定了边麻沟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成立了边麻沟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小组,并按照“民主公开,依靠和发动群众,接受农民监督”的原则,对村集体资产全面进行了清产核资,资产清查总额为45.99万元,资源性资产700 hm2。同时,依照“尊重历史、群众认可、兼顾现实、一村一策”的原则进行了成员身份界定,确定全村有160户558人。2018年12月,经朔北乡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边麻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召开了边麻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第一届成员代表大会,修改通过了合作社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推举村支部书记李培东为理事长、周成德为监事长,制定了村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制度、资产监管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6项制度。

3    依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3.1    转变运营模式,走联合发展之路

2018年11月,边麻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组织召开成员代表大会,全体成员一致同意把162户村民的40 hm2耕地和213.3 hm2集体林地,入股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并进行统一经营管理。2019年4月,边麻沟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征得成员同意后,决定本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带着土地入股到青海万花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全体村民则作为股民参与“花海农庄”项目建设,有效解决了经营主体无场地、群众增收难的问题。将土地、林地折股量化到每位村民头上,真正实现“村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让村民真正成为景区的“主人”;以“边麻沟花海”为带动,村内开办了农家乐、特色木屋、自助院、餐饮一条街、土特产品市场等。

3.2    有了想法就行动,贯彻产改好政策

近年来,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努力探索,积极实践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时提出的“四个扎扎实实”要求。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青海万花谷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后,实行抱团发展,形成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合作社负责人与公司负责人凝心聚力,补齐人才短板和资源短板,拓宽市场,不断带动合作社成员开办农家乐、小吃店来增加农户收入。2019年全村开办农家乐43家、小吃店16家,农户平均年收入6万元。适时扩展青海云杉及各类花灌木的苗木培育种植面积,为林业生產及景区建设提供优质壮苗,实现种苗产供销一体化的良性循环。大力发展林下药材种植,2017年种植当归266.6 hm2,目前所培育的当归、党参、羌活等林药药材已初步形成规模效应,仅此项就为全村增加收入850余万元。

3.3    立足长远抓特色,可持续才是增收的源泉

结合社会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持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建设,实现市场化运营。下一步合作社计划在2021年全力打造13.3 hm2玫瑰花海和林下药材种植,既可提供赏花需要又可创收;将继续申请资金投入完善旅游区民俗文化演艺中心、民俗文化展示区等功能区建设,修建森林酒店一处;在已开通的4 500 m林内徒步步道范围内新建旅游营地一处;升级打造以花田为背景、“以花引客、以花留客”的乡村观光体验旅游项目,引导村民发展农家乐、农家宾馆,种养殖等产业,形成整套产业链。

4    发展村集体经济的难点及解决办法

(1)缺人才及后备干部。村“两委”班子虽有致富带头人,但班子人才匮乏且人员基本老化,发展经济的后劲不足。特别是村两委干部及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3年一换届,一届一茬人,工作接力难,成为制约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瓶颈。

解决办法: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主动吸引致富能手、年轻党员、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等人才回村担任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理事会成员,通过经济能人“带动致富”、返乡党员“反哺家乡”,切实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农村基层经营管理人员老化,出现断层,乡镇缺乏专业财务人员和专职管理人员,导致村级财务管理难度大。

解决办法:县财政局通过委托第三方(会计事务所)管理村级财务。

(3)花海真正运行时间较短。因受气候、海拔等因素的制约,边麻沟无霜期短,花海每年开放时间只有短短的4个月左右(6—9月份),其他时间花草凋零,无游客惠顾,也就没有收益。

解决办法:增加其他旅游项目,如射箭场、滑雪场、冬季住暖木屋游雪景等项目,增加旅游时间,延长产业链。

(4)边麻沟花海旅游高峰期,交通拥堵,通往边麻沟村的公路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要。虽然2019年窎沟片区的公路重新修建,但县城桥头到窎沟口的公路窄且差,每到节假日旅游高峰期此路段常常堵车,严重影响了花海客流量,也影响了村集体经济收入。

解决办法:目前克大高速公路已开通,缓解了去边麻沟村堵车现象。

5    取得的成效

5.1    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过去的边麻沟村是一个地处偏僻、无人问津的小山村。虽然自然环境较好,但景观层次凌乱不分明;虽然道路条件较好,但村庄基础条件落后;虽然周边旅游景区较多,但本村投身旅游的底气不足;虽然特色农家菜菜品丰富,但开发利用的“舞台”稀缺。惠民政策扶持发展乡村旅游后,边麻沟村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往“脏、乱、差”的小山村变成了“自然+人文”景观层次分明、“整洁+整齐”村庄环境错落有致的高原美丽新农村,基于鲜花的优势,“游乐+享乐”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逐步成形。

5.2    思想观念明显转变

通过乡村旅游发展,全村群众的思想得到解放,依托“花”的主题积极主动寻求发展的例子越来越多。家门口挣到钱的机会越来越多,全村群众实现致富奔小康“中国梦”的信心越来越强烈。

5.3    群众收入明显提高

“花海农庄”建成后,2019年实现游客接待70万人次,门票收入420万元以上,累计带动收入达1 000万元以上,全村农户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先后吸纳本村和周边地区劳动力3万余人次参与到花海农庄建设,发放务工工资120余万元,真正用“花海农庄”这汪“肥水”肥了贫困群众的致富“田”。

(编辑:季    鑫)

猜你喜欢

增收合作社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发展集体经济更需完善乡村治理
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脱贫攻坚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完善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促进家庭农场发展
烟农专业合作社用工管理探析
关于内蒙古农牧民增收因素的分析
浅析铁路机务系统增收创效
浅析当前农民增收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