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0-12-15王莹莹

山西农经 2020年21期
关键词:对策探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王莹莹

摘 要: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精神方面的追求日益增长。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近几年市场规模不断地扩大,不仅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方面作出了贡献。目前乡村旅游还处在发展期,为了保证后续发展和实现国际化旅游标准,需要解决市场规范和监管力度等问题。分析了我国乡村旅游现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以促进乡村旅游不断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对策探究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1-0014-02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随着社会迅速发展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在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更向往安静祥和的田园风光,在舒适的环境下缓解压力、愉悦身心。

目前乡村旅游业存在很多弊端,应该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在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缩小城乡差距,为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贡献力量。

1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    提高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要想发展旅游业,首先要解决交通问题。农村从泥泞的乡间小路变成了宽阔、平坦的柏油路,是近几年最明显的变化。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不仅能提高当地的财政收入,还能增加农副产品的销量,进而增加农民的收入[1]。此外,乡村旅游还能带动当地交通、餐饮、娱乐等项目发展,也能解决一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1.2    市场规模大,发展前景较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们逐渐意识到大自然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越来越渴望亲近大自然。

近几年更多人倾向于生态旅游,重视产品质量和身心健康,喜欢吃绿色食品。在工作之余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感受大自然的美,在消除工作压力的同时净化心灵。地方政府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质量,使游客获得更好的体验感。

1.3    多样化的产品和活动模式

农村地区有很多特色农产品,例如清爽可口的农家蔬菜,应季的新鲜水果,以及玉米、小麦、黄豆等农作物,游客可以自己动手采摘。同时,乡村旅游模式不断增加,从之前单一的“农家乐”旅游模式延伸到现在的“乡村度假旅游模式”“乡村民居旅游模式”“采摘园模式”等。在一些有特色民族节日的地区,游客还能参加当地特有的节日,例如泼水节、祭神、龙舟比赛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2]。

2    我国乡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市场不规范,监管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和支持乡村旅游业发展,要求旅游项目和餐饮业要有相关的营业执照,严格按照国家要求经营。但是目前大部分地区存在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或者存在监管不到位的问题。有些旅游景点甚至有大面积的湖水被污染、垃圾成堆等环境污染现象,这与人们亲近大自然的初衷相违背。

同时,大部分游客是外地居民,不了解本地物价。一些景点的门店抬高价位,以获取经济利益,降低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大大降低旅游景点的人流量,制约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2    旅游服务人员不专业,缺乏服务意识

发展乡村旅游业能提高农村待业人员的就业率,增加就业机会。农村待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而且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较差,无法满足顾客的要求[3]。

另外,乡村旅游经营方式基本是个体经营,资金投入较少,主要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卫生方面可能达不到国家标准,影响顾客的体验感。

2.3    基础设施不完善

为了加大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力度,地方政府会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支持,但是由于能力有限,人力和财力供给不足,导致只有部分景点建有旅游公路,大多数景点没有直达和便利的交通路線,游客不能开车旅游,只能选择大巴或者租车出行。部分地区虽然可以将车开到景点附近,但是由于停车场面积有限,停车位紧缺。同时,景区应设有一定数量的公共厕所,但由于农村条件较差,公共厕所较少。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就会给游客带来诸多不便。

2.4    旅游项目存在安全隐患

地方政府监管力度不够,景区游戏项目设施大多是当地居民自己修建的,安全系数较低,游客的人身安全难以得到保障。一些偏远地区的医疗条件较差,如果有游客在游戏中不幸受伤,很难得到及时治疗。在饮食方面,由于制作食品的人员食品安全意识不强或者卫生习惯问题,有些地区的饮食卫生不达标。在治安方面,旅游景区人员结构复杂且人流量大,治安管理不严格,游客的财物安全得不到很好的保护。

2.5    破坏大自然环境

政府大力提倡和宣传环境保护,但在某些旅游景点仍然随处可见垃圾。这些垃圾一部分来自游客随手丢弃的果皮纸屑、饮品包装等,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当地餐饮行业的厨余垃圾。这些垃圾不仅会污染环境,而且会破坏河流,降低空气质量。当地居民为了获得个人利益,未经过监管部门审核大量开发旅游项目,将天然溪流改建成人工湖泊,对树木乱砍乱伐,导致土质松软,在雨天极易发生泥石流灾害。还有人为了开发旅游资源,将古老的房屋拆除,破坏了当地的古建筑。人为改造大自然与乡村环境,使得乡村失去了本来的面目,与游客去乡村旅游的初衷相背离,降低了人流量。

3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

3.1    加大旅游景点的监管力度

应通过对乡村旅游业的大力开发,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乡村旅游作为新型产业,要以乡村产业和乡村旅游业的长远发展为前提,将我国农村的风土人情、农民的日常劳动、特色产业的独特之处展现给游客。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部门应完善管理制度,加大投资力度。对于一些交通不便的景区,应投入资金修建柏油路。景区应设置足够的娱乐项目和公共卫生间,以供游客使用。如果政府经济能力有限,不足以提供大量资金,可以大力宣传当地的优势,以吸引一些投资商前来投资。当地银行也可以降低贷款门槛,为当地企业提供贷款扶持。除此之外,对于经营不规范的个体经营者,政府可以设置管理机构,制定规章制度。对于没有营业执照的旅游项目,进行严格审查和处罚。采用逐级管理,具体到县、乡、村,可以组建专业的监管队伍,定期进行检查。对于有营业执照并且规范运营的项目,政府应给予奖赏和表扬。

3.2    培训专业的服务团队,保障服务质量

从领导层进行优化,鼓励和支持优秀的毕业大学生在村内任职。大学生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逻辑思维能力强。例如餐饮这种服务型行业,应当选用有基本文化素养的学生,为后续的专业培训提供良好的基础。大学生的理论性比较强,但实战经验不足,村民的经验比较丰富,两者互补能够进一步提高当地旅游业的服务质量[4]。

3.3    学习其他地区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成功案例

一些新开展的乡村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应当抱着学习的态度去参观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但不要模仿旅游项目。要根据当地的具体状况和发展特色进行规划,开辟出符合当地发展的旅游道路。乡村旅游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解决当地的环境问题,提高服务质量,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只有为游客提供良好的旅游环境,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实现乡村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如今,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要求不断提升,应认真分析当地旅游业在发展過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政府应大力宣传,加大投资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便利的交通条件,积极探索运营的新方法、新思路,以保障当地旅游业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勇前.城乡融合战略视野下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的发展取向与实现路径[J].农业经济,2018(5):33-35.

[2]廖静娴.乡村养生度假型旅游发展的驱动机制与开发模式研究[J].农业经济,2017(4):142-144.

[3]胡皛.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策略[J].科技风,2016(12):166.

[4]彭顺生.中国乡村旅游现状与发展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1):94-98.

猜你喜欢

对策探究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绿色环保水处理技术探究
当前大学生辍学现象的多重表征及对策研究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乡村旅游供应链优化探析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乡村旅游环境中不同污染源以及保护措施分析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