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工艺传承与发展新思路*
——广西三江“簸箕画”产生的启示
2020-12-15王小璇万辅彬
王小璇,万辅彬,曹 静
(1.广西民族大学 科技史与科技文化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6 2.邯郸学院 教育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6)
0 引言
簸箕等竹制品大多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这与南方地区气候湿润、雨量充沛、适宜竹子生长的地理条件分不开.随着科技的发展,此类竹制品被塑料、不锈钢等材料制品逐步替代.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农民画的历史由来已久,可以说在侗族人民进入三江时就把农民画带到了这片土地上,这种传统民间绘画常被称为“侗彩绘”,及至20世纪70年代,画家刘克清为其命名为“三江农民画”发展至今.作为一门需要静心学习的艺术,农民画在时代变革下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受众群体小、经济效益低下等原因,专门从事农民画事业的画家寥寥无几,常常需要兼职副业以维持生计.
20世纪初,美国学者贝特霍尔德·劳费尔以竹篮、竹篓等生活用具为主要观察对象出版了《中国篮篓》[1]一书,书中用大量精美的图片展现了中国竹编文化.中国学者关于竹编的研究在工艺、发展脉络、古今代表作品、创新性发展等方面均有涉及,如沈珉的《中国传统竹编》[2]和徐华铛的《中国竹编艺术》[3].从已有文献来看,虽然研究范围较广,但是对竹编簸箕的制作工艺链缺乏完整的论述.另外,学界关于农民画的研究地主要集中在陕西户县(现鄠邑区)和上海金山两地,而三江侗族自治县农民画的相关研究文章数量寥寥.基于此,文章在调查研究三江侗族竹编簸箕的基础上,讨论农民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在当代社会进行创新性发展.
2017年3月12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计划中指出振兴传统工艺有助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文化生态,丰富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发现手工劳动的创造性价值,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有助于促进就业,实现精准扶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传统街区和村落活力.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研究簸箕工艺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农民画相结合探索“簸箕画”手工艺创新发展之路,为其进一步的发展提供选择,正是响应国家号召,为振兴传统工艺事业添砖加瓦.
1 簸箕及其工艺
1.1 簸箕起源与功用
据史料考证,商代甲骨文中已有“箕”字,[4]该字的形状与现代生活中使用的簸箕形状极为相像,呈圆形隆起或一方开阔形.北魏农学家贾思勰在其著作《齐民要术》中也同样提到“至秋,任为簸箕.”另外在距今四五千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考古人员发现,即使在新石器时期那样落后的条件下,当时的人们就已经能够利用竹子来编制篮、筐、篓等诸多生产生活用具,这都是簸箕的雏形.之后簸箕在人们的生活中更是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另外,簸箕还深入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在山东民间还有“打簸箕”[5]的传统.相传隋炀帝杨广死后投胎成了一头牛,人们害怕他再次投胎成人,残害百姓,就用椿木棍敲打簸箕,最后再用椿木棍搅拌牛的食物,这样隋炀帝杨广就无法再次投胎,山东民间至今仍旧保持这个习俗.
簸箕在全国各地的名称均有不同,除此之外还有笸箩、撮子、撮箕等名称,三江侗族自治县主要称之为簸箕.簸箕作为农具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铲状工具,三面隆起,一面开阔,主要用来盛装物品,有时也可铲送垃圾;另一类是圆形四周隆起的大撮子.簸箕在北方多用柳条编制,南方多用竹子编制,用以扬米去糠.三江侗族自治县生产的簸箕属于后者,常使用楠竹编制成四面等高的形状,用在淘洗、晾晒、分拣等农业生产活动中.
1.2 簸箕制作工艺
1.2.1 选竹
竹子种类繁多,全世界的竹子有1200余类,单中国就有500多种.虽然竹子品种多样,但并非每种竹子都适用于编制竹制簸箕,优质耐用的簸箕对其原料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诸多的竹子种类中,适合编制竹制品的主要有毛竹(楠竹)、青皮竹、水竹(烟竹)、慈竹(甜慈竹)、早竹(瓷竹、淡竹、甘竹)、青篱竹(茶杆竹、沙白竹)等,[6]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簸箕画”所用簸箕则是以毛竹为材料.
毛竹又称为楠竹(三江侗族自治县做此称呼),也有地方称之为猫头竹、孟宗竹等,主要分布于中国四川、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尤以湖南楠竹品质最好,而江西和福建两地的品质略逊一筹.鉴于此,受访人杨梅香的“簸箕画”所用簸箕,其产地几乎全部来自湖南.楠竹与其他种类的竹子相比更显粗壮,更适合制作坚实耐用的农作用具,其高度通常在15~20 m,直径通常为8~16 cm.楠竹根部的竹节比较短粗,随着竹子的生长,竹节渐长,竹节长度可达40~45 cm.楠竹质地坚硬,不易损折,纹理整齐,表面美观,更重要的是劈篾性能好,因此是竹制品原材料的不二之选.楠竹竹龄一般以3~4年的较为合适,因为竹龄不满三年的竹子,其质太嫩,不够坚硬,而且含水量过高,容易腐坏,而竹龄达到5~6年的竹子则过于坚硬,不易加工,再加上含水量过低,容易弯折.
1.2.2 制作竹篾
竹篾的品质直接影响簸箕的美观度和耐用度,其制作工具多达10余种.手锯用于锯断竹子;篾尺用来丈量簸箕的尺寸,同时还可防止簸箕表面凹凸不平;篾刀是制作竹篾必不可少的工具,破竹、劈篾等步骤都需要用到,此外篾刀的顶部有一个较为尖锐的钩子,刮削竹节和开间时是一把利器;剑门由两把小而锋利的刀组成,主要用来控制竹篾的宽度,有时也可作为篾刀的替代物,剑门的宽度可以按需自由控制;刮刀用来保持竹篾表面光滑;手钻适用于给锁头打孔.除此之外,还有开竹锏刀、竹凿、锉刀、度篾齿等.
竹篾的具体制作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锯竹.制作者根据需要对竹子进行选材后,用手锯锯断,得到所需原料.(2)卷节.用篾刀将竹子的突起部分,即竹节处刮去,使竹子整体圆滑均匀.(3)剖竹.将竹子对半劈开,并且推平竹节处的突起部分.(4)开间.按3~5 cm的宽度,平均等分剖竹后的楠竹,可在开间处开一个口,随后制作者利用惯性将竹子开间,形成大致等宽的竹条.(5)劈篾.劈篾是制作竹篾过程中的关键一步,用篾刀对竹条进行重复多次的等份对剖,通常可以劈4层以上,靠近青层的部分称为青篾,柔韧性和耐久性强,内部则称为黄篾,品质略差,无法制作精巧工艺品.(6)抽篾.经过劈篾后的竹条表面粗糙,须对其抛光处理,剑门前放置两个竹条将竹篾固定,依次抽条通过剑门,使得竹篾两边光滑,宽度一致,符合使用要求.(7)刮篾.利用刮刀刮掉竹篾表面的多余部分,使其表面光滑均匀.为了保证竹篾品质,篾匠在整个竹篾的制作过程中都不戴手套等其他保护措施,以至于篾匠手上常有大小不一的伤口.
1.2.3 编织工艺
(1)底部编制.
簸箕的编织方法多样,“压挑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无论是“立体编织法”还是“平面编织法”,都在于一“压”一“挑”之间.“压挑法”可分为压一挑一、压二挑二、压三挑三等类型.所谓“压”,即是横向的纬篾压住被编制的纵向的经篾,使其处于下方.“挑”是用篾签或手将纵向的经篾挑起,使横向的纬篾从中穿过,从而形成花纹.根据需要,编制的纹样可分为十字编、斜纹编、六角编、收口编等,[7]其中十字编最为基础,也最为常见,其他的各种编法都是在十字编的基础上演化而来.
三江侗族自治县的“簸箕画”所用簸箕属于平面编织法,即压二挑二的斜纹编.十字编是将纵向的经篾依次排列整齐,纬篾是按照压一篾挑一篾依次横穿的方式编制(图1),斜纹编是在十字编的基础上仅变化一点,即编制每一行的纬篾时压制住的经篾要依次错开一列(图2),这种纹样下画出的“簸箕画”看起来更加的美观(图3、图4).底部编制完成后呈方形,用剪刀将多余的部分减除,形成一个较为规则的圆形,为后续流程锁头的编制做准备.
图1 压一挑一十字编Fig.1 Cross weave
图2 压二挑二斜纹编Fig.2 Twill weave
图3 簸箕画Fig.3 Dustpans painting
图4 簸箕画Fig.4 Dustpans painting
(2)锁头编制.
簸箕编制的是否结实耐用,其重点在锁头.锁头的手法根据用途有直缠形锁口法、斜缠形锁口法、人字形锁口法和倒插形锁口法等,[7]一般来说,如无特别要求,人们通常采用最简单的直缠形锁口法,锁口材料可用柔软的竹丝,也可用藤条.锁头的制作非常考验篾匠的工艺水平,其能力高低往往通过一个锁头就能体现,优秀的篾匠编制的锁头既美观大方又结实耐用.
目前常用的锁头的制作方法是根据簸箕的尺寸,用竹条制作两个竹圈,将簸箕的边缘夹在两竹圈中间,再用手钻在簸箕边缘钻孔使得竹丝或藤条能够从中穿过,边穿边钻孔.在此过程中钻孔、穿孔、捆扎、勒紧、调试、连接一气呵成.为了使两个竹圈和簸箕能更好地贴合,可以在锁头的制作过程中使用一个竹夹将三者先夹在一起,从而方便锁头制作工作的进行.而农民画画家杨梅香使用的簸箕则用竹圈将簸箕边缘夹紧后直接用钉子钉牢,这种操作方法更为简单,并且为之后的边缘上色降低了难度.
1.3 簸箕制作工艺面临失传
在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代下,更多的是靠个人的手工工艺来满足自身需求.但是随着新时代科技力量的发展,塑料制品日益取代了竹编制品,塑料制品机械化生产,制作周期短,种类多,用途广,因此人们的消费偏好迅速转移,致使传统竹编制品的受众越来越少.例如簸箕,过去每家每户都需要使用簸箕来进行晾晒、过滤、盛置物品,但随着机械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中已经很少见到簸箕的身影,其使用功能被取代是簸箕产业的一大困境.
除了大众需求变化的外在原因,簸箕产业的内部也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当前篾匠的年龄主要分布在50岁~70岁之间,其根本在于这项事业当下收益甚低.簸箕的售卖点常见于农村集市,篾匠一般在旧城区人流量较大的地方租一个小的门面房进行销售,才能够有薄利可图,或者在农村赶集过会时间作为流动摊贩进行销售.总体来说,簸箕产业收入低,后继乏人.
2 簸箕工艺传承发展与困境
2.1 三江农民画
20世纪70年代,上海金山农民画和陕西户县农民画闻名全国,各地的艺术馆工作人员和画家都前去观摩,三江侗族自治县文化艺术馆的刘克清去上海参观学习后,将三江侗族自治县传统的民绘画正式命名为“三江农民画”,《踏遍青山》《开天辟地》等作品都是当时的佳品.1990年,“三江农民画”在上海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第十一届亚运会艺术节上进行展览,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农民画画家们借助各种机会参加各类比赛和展览,一方面想提高三江农民画的知名度,另一方面希望能获取经济收入,但结果差强人意,在无人收藏的情况下只能拿回,没有丝毫收益,根本无法支撑生活所需.近年来,为了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三江农民画的发展,在独峒镇成立基地,开设了许多画室,渐成气候.2002年,独峒乡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授予“广西民间艺术特色之乡”的称号,2008年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称号.尽管有国家的大力支持,但由于现实困累,独峒乡仅是有绘画任务或者需要开展相关活动时才将大家组织起来,其他时间农民画画家们还是需要做其他的工作用以维持生计,农民画始终无法成为主业.
2.2 三江簸箕画的产生及启示
2.2.1 “簸箕画”的产生
“簸箕画”的创作是杨梅香①杨梅香为当地文化馆学习三江农民画时招募的学员,跟随刘克清学习绘画,也因此成为三江农民画的第三代传承人.的一个偶然发现,某天下班她在公交站等公交车期间,抬头看了看身旁的公交站牌,圆形的公交站牌上写着一个大大的“梦”字,下面是时任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彭清华考察三江侗族自治县时题的词——“千年侗寨,梦萦三江”.这八个字是用简笔画的形式表达的,杨梅香当时想,如果用农民画来表达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觉.杨梅香回到家后立即着手尝试将“千年侗寨,梦萦三江”以农民画的形式画在竹制簸箕上,第一幅“簸箕画”由此产生(图5).“千年”二字是用两棵树来表示,画中两棵树的树杈是用“千年”二字的笔画来勾勒;“侗”字的笔画则构成侗寨的吊脚楼;“寨”字比较复杂,她将其画成侗族的鼓楼;“梦”字取圆梦之意,画为侗族的圆形水车;风雨桥代表“萦”字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用水中的波纹代替,三条白色的水波构成了“三”字;“江”由两部分构成,三条红色的稻田鱼代表三点水偏旁,三个木排表示该字的右半部分;背景部分用三江当地“两茶一竹”之称的茶山和竹林构成.杨梅香本人对其很满意,就将其搬到了簸箕上,这幅“簸箕画”后来被人买走,杨梅香手中只留有纸质版的底稿.除此之外,杨梅香很得意的作品还有18幅侗族织染技术流程图,即《侗家纺织图》(图16),现在这18幅“簸箕画”全部放置在当地的品尚农庄,后来杨梅香共创作了上百幅的“簸箕画”,都被商家陆续买走.身边再无最初创作时的作品,每每提及,这都是杨梅香的遗憾.
图5 “千年侗寨,梦萦三江”簸箕画Fig.5 Dustpans painting
图6 《侗家纺织图》局部Fig.6 Paintings
2.2.2 “簸箕画”进课堂
“簸箕画”最初只是杨梅香个人的业余创作,后经经销商的宣传,知名度渐高.2018年10月,杨梅香本人为自己的“簸箕画”申请了专利.当地政府也十分支持“簸箕画”的发展,设立了文化基金,并且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目前,“簸箕画”已经进入当地中小学生的课堂中,丰富了学生美术课的内容,柳州第十二中学一次曾有100余名学生体验“簸箕画”的创作.“簸箕画”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走向了更大的舞台,由中央宣传部负责的“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的启动仪式就在三江侗族自治县举行,启动仪式的背景板正是由杨梅香的100多幅“簸箕画”组成.如今,“簸箕画”已经成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符号,只要提及三江侗族自治县就能想到“簸箕画”.反之,亦是如此.关于“簸箕画”,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相关作品甚至远销海外,在东南亚各国大受欢迎.随着地方政府对“簸箕画”产业的支持及大力发展,杨梅香也开始将自己的多年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现在分别在三江县小孔雀文化艺术教育基地、三江侗画活动中心和侗旅科技园研学基地开始授课.
“簸箕画”属于中国大力发扬的三种创新模式中的“集成创新”,即将两种或几种已有的技术或理念进行融合,从而迸发出新的发展灵感和出路,这种创新模式降低了对于产品创新的要求,但效果却极为显著,为现今传统工艺的振兴发展提供新智慧、新方案.
2.3 “簸箕画”面临的挑战
“簸箕画”产业虽然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发展隐患,急需解决.虽然杨梅香已经于2018年申请了“簸箕画”的专利,但是现在三江侗族自治县的各处都散落着“簸箕画”的创作者、售卖者,甚至在柳州其他各地也都有很多“簸箕画”的销售点,这些“簸箕画”的销售都没有经过杨梅香的同意和授权,因此就涉及专利侵权的问题.现实情况是“簸箕画”已经成为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一个亮点,非常多的人都在做“簸箕画”的相关产业,因此维权是一件难度较大的事情,还需要进一步努力找到解决办法.目前杨梅香的所有作品都打上了“梅香艺术”四个字,用来和市面上其他的“簸箕画”进行区分.此外,杨梅香作为“簸箕画”的创始人,她的“簸箕画”绘画风格与其他人相比还是有较大区别,用杨梅香自己的话说:“别人的作品没有我的味道”.这其实不难理解,杨梅香在柳州饭店工作期间受到著名画家涂克的亲自指导,2010年12月,杨梅香又借调到当地文联,专门负责反映侗族百态的美术编辑工作和小说插图创作,其绘画水平得到质的提升,绘画的线条感自然不是旁人可比.
杨梅香虽然在各地教授“簸箕画”的课程,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簸箕画”的知名度,但仅限在柳州周边地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还不够.所用簸箕全部是从湖南进货,销售渠道是散户零散购买,既没有向前或向后发展形成纵向产业链,也没有全面铺开形成横向产业链,不利于“簸箕画”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簸箕画”产业化方面还需要更多的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
3 结语
传统是历史上的时尚,时尚是未来的传统.在簸箕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现代社会,杨梅香将其与三江农民画巧妙融合,以新的姿态、新的形式、新的作用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赋予了两者更多的文化内涵,给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簸箕画”产业的发展无论是对于传统工艺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还是三江侗族自治县当地的经济发展来说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将两项已有多年历史传承的工艺进行集成创新,形成全新的产业结构模式,从而迸发出巨大的潜力,这为其他传统工艺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智慧、新的方案、新的思路.尽管“簸箕画”产业的创新发展道路上仍然有着各种困难,但笔者认为,只要做好知识产权维权保护工作,完善企业产业链,提高知名度,“簸箕画”产业方兴未艾,定能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