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寅初的独特养生经
2020-12-15彭旵生
文/彭旵生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掀起了全民健身的热潮,国人对健康的重视是空前的。谈到健康,自然离不开科学养生。古今中外,有关怎样养生也是众说纷纭,但是从一些名人养生中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我国著名人口学家、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马寅初在养生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独特养生方法给人启迪。马寅初虽然大半生不是处于战乱岁月,就是置身政治漩涡,但人生的坎坷、命运的多舛,非但没有让其就此颓废消沉,反而更激发起他内心顽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最终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若无他故,必活百年”的神奇预言。
首先是良好心态。纵观马老的一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始终能做到从容不迫,遇事不乱。平时,马老对周围之人,不管亲属朋友,还是同事学生,总是和蔼可亲、坦诚相待,从不呵斥,从不发脾气。他说:“愈是在个人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愈应该冷静和乐观,体谅和关心别人。”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他也能做到宠辱不惊,淡然处之。当年,任北大校长的他,听到被撤职的消息,只是“喔”了一声。而当二十多年后,听到被平反的喜讯时,依然只是“喔”了一声,真正做到得之不喜、失之不忧,这对于一个特殊年代的过来人,是很不容易的。就像马老经常告诫人们的一样:“光明的信仰,钢铁的意志,大海的胸怀,是一个人生命力的基因。”“真诚、爽直的人,便极少有内疚、阴郁的折磨。”由此可见,“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从容心态,是一个人长寿不老的最重要因素。
其次是生活规律。生活中的马老,无论干什么事情,都显得淡定从容,有条有理,极富规律性。而且几十年如一日,不管境遇如何变幻,他都一如既往、严格遵守。每天按时起居作息,不熬夜、不贪睡。该吃饭时吃饭,该锻炼时锻炼,该学习时学习,该工作时工作,顺境如此,逆境亦然。饮食方面以清淡和素食为主,很少荤腥,从不挑拣,不讲究。平时不抽烟、不饮酒、不喝茶,唯独对喝牛奶情有独钟,坚持不懈,乐此不疲。一日三餐准时准点,每餐七八分饱即可,从不暴饮暴食,也从不吃零食和补品。但对新鲜蔬菜和水果,却喜爱有加,来者不拒。甚至每个星期总有那么一两天,要以水果代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马老不仅每天都有旺盛的精力,而且也保证其时刻头脑清醒、思维灵活,能够积极高效地投入工作。
第三是沐浴养生。马老早年在美国耶鲁大学求学时,在学校游泳馆里,马寅初经常会见到一位身体健壮的美国老人,无论寒暑,每天都坚持冷水浴锻炼,这种行为也深深感染了马老。久而久之,当两人相互熟悉之后,这位老人便向马寅初透露,其保养的秘诀就在于长期坚持冷水浴锻炼,而且还热心地教会了马寅初具体的锻炼方法:先洗一会热水澡,使浑身经脉通畅起来;休息几分钟,再洗冷水浴。受老人启发,他便从此开始以洗浴来健身。事实证明,这一方法确实行之有效,不仅让人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还让人始终保持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在耶鲁大学求学的几年期间,马寅初身体一直很好,从来都不感冒。这种健身之法,他一坚持就是数十载,从不因外界因素而轻易中断。当年因新人口论遭遇批判时,他也不忘风趣地说:“泼冷水是不好的,但对我倒很有好处。我最不怕的是冷水,因为我洗惯了冷水澡,已经洗了五十年了。”冷水浴不仅让马老拥有一个更加健康的体魄,更重要的是让马老在面临人生中每个重大挑战时能够从容应对,化险为夷。在马老90多岁高龄时因患直肠癌时仍然顺利通过手术,最终活到百岁以上,这不能不说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奇迹。
第四是长期锻炼。马老从小就喜欢各种体育运动,而且始终坚持不懈。他兴趣广泛、爱好诸多,太极拳、太极剑、骑马、游泳、爬山、跑步等样样精通。但其中,最为热衷的还要算登山运动。早在美国留学时,他就养成了登山的好习惯,而且不登则已,登则必达顶峰。因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便成了他登山的终极目标。20世纪40年代,马寅初被蒋介石软禁在重庆歌乐山,他便每天一路小跑,到山上的云顶寺做操锻炼。就算年逾古稀,不能登山时,他也不忘坚持走步锻炼。即使后来右腿瘫痪,走路困难,他也要在房间里手扶椅子,在地上艰难行走。他认为,环境越是恶劣越要坚持锻炼,只有保持强健的体魄才不会被困难压垮。这也有力验证了生命在于运动的科学真理,生命不息,锻炼不已。马老的这种热衷运动、注重锻炼的精神和顽强毅力确实值得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