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渭源县城市水源地安全保障及修复措施探讨

2020-12-15郭晓红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水源地水源饮用水

郭晓红

(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水务局,甘肃 渭源 748200)

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其他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资源,可以说没有水的安全,就没有人的健康、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环境污染的加剧,保障饮水安全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也高度重视水的安全保障问题。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渭源县位于渭水源头,是渭河的发源地,县城在渭水源头下游,县城水源地安全保障的全面实施,将对全面开展渭水源头生态环境建设及打造人水和谐新渭源创造良好条件具有深远意义。

1 渭源县城现状

县城基本情况。渭源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西秦岭山脉的交汇地带,是渭河的发源地。东接陇西、北连定西、西北与临洮接壤,西南和南部与康乐、临潭、卓尼、漳县四县毗邻,全县总面积2072.8km2,海拔在1920~3941m之间。共辖12镇4乡3个社区,2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5万人。渭源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渭河南北降水量悬殊,南部多,北部少。境内属黄河流域分洮河、渭河两大水系,其中洮河水系860.85km2,渭河水系1211.95km2,水资源总量46.89亿m3。

城区供水情况。渭源县城区供水工程始建于1986年,水源为清源河上游丁家湾地段河谷孔隙潜水。城区配水管网长约15km,供水能力1500m³/天。随着渭源县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原有供水系统不能满足城区用水需求,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断水、停水现象经常发生。2002年将峡囗水库作为供水水源,对城区供水系统进行改扩建,设计供水能力达7500m³/天,年供水量273.75万m³。2018年,以引洮水为水源,新建渭源县城区供水工程,从引洮总干渠6号隧洞出口,经输水管线16.85km配输水到户。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任务将全面投入运行,可解决渭源县中心城区及渭源工业园区、渭源物流园区、渭源县火车站综合服务区共11.25万人的生活用水。峡口水库水源将作为城区供水备用水源,保护修复上游水源地十分必要。

2 渭源县城区饮用水水源保障措施

渭源县城区水源地治理措施要因地制宜,在饮用水水源地各级保护区建立隔离防护、综合整治、生态修复保护体系。建立隔离防护,目的是防止人类活动等对水源地保护和管理的干扰,拦截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保护区;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对直接进入保护区的污染源采取分流、截污及入河、入渗控制等工程措施,阻隔污染物直接进入水源地水体。通过采取生物和生态工程技术,对峡口水库水源地保护区的周边湿地、环库岸生态和植被进行修复和保护,营造水源地良性生态系统,以达到保护水源地的目的。

水源地隔离防护工程。峡口水库饮用水水源地各级保护区设置护栏、围网等隔离防护设施,包括物理隔离工程和生物防护工程(如防护林),防止人类活动对水源保护区水量水质造成影响。具体措施:一是物理隔离原则上沿着水源地准保护区的边界建设,在准保护区面积2.75km2的从大草滩至大岘沟水源止,包括大岘沟和池沟整个边界地带设置围网,参考封山禁牧数据,该隔离工程共需围网70000m投资245万元;二是生态防护在一、二级保护区边界营造0.3847km2(1m宽)生态防护林。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一是保护区点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根据《水法》第三十四条和《水污染防治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在峡囗水库各级保护区内禁止从事可能污染饮用水水源的活动,禁止开展与保护水源无关的建设项目,并按照生活饮用水保护区水源保护的有关规定,加强对保护区的管理和监督。二是保护区面源污染控制。峡囗水库水源地保护区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田地表径流和化肥农药的使用。水源地内共有3个村15个社,1541户农户6463人,耕地16310亩。农田地表径流污染源主要是施用量较大的尿素、二铵、磷肥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的农药。经实地调查,水源地保护区化肥使用量为2283t,农药使用量为16.3t。因此,为了减少农田地表径流冲刷和土壤流失,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规划利用农田地埂和坡地优势种植防护林,一方面改善农区生态环境,防止旱、涝、风沙和水土流失,促进农业稳产高产,另一方面通过坑、塘等物理工程措施结合生物系统拦截净化面源污染。

3 水源保护区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

水库周边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防护林建设。一是在水库沿岸为缓坡但侵蚀作用不甚激烈的库岸地段,设宽度为30~40m的林带,面积为12万m2;二是在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的库口两侧库岸,设宽度不小于50-60m的林带,个别地段可设在100m以上,面积为9.6万m2。两种林带在高水位与正常水位之间,一般采用乔灌木混交型的耐水湿树种(灌木柳)。但在高水位以上,应采用较耐干旱的树种,为了防止库岸周围泥沙直接入库,并防止牲畜进入,从而减小对水库水质的污染。三是对于坝体下游500m低湿地段,在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取水口,为保证环境优良,选择耐水湿和耐盐渍化土壤的造林树种,如旱柳、垂柳、桑树等造林,并在造林时离开坝脚8~10m,以避免树木根系横穿坝基造成隐患,其造成林面积为60000m2。

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在水源地属土石山区,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十分必要:基本农田建设,修建水平梯田提高粮食单产,解决治理区粮食自给,促进陡坡退耕,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强封禁措施:依靠生态的自我修复,增加植被覆盖度,降低治理成本。在治理区的上、下鹿泉,鹿鸣、上后沟、下后沟5处,过渡放牧及人为破坏严重的区域采取封禁措施,设置围栏、封禁标志碑。发展集中养殖:以自然草场为基地,实施天然草原恢复与建设,并通过地域优势,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草场围栏改良,牲畜棚圈改造等措施,发展集中养殖,发展马铃薯改良基地,形成治理区规模治理与草畜,种植产业开发相结合的基地;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治理。普及小微水利工程: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通过推行喷灌发展当归膜侧沟播等旱农耕作技术,灌区发展以高筋优质小麦,脱毒优质专用薯繁育基地为主,自流灌区发展经济作物,发展高效节能日光温室2处,在治理区建成高效生态农业。

饮用水水源地监测系统建设。根据渭源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监测实际情况,新建监测站网站,按照监测站水量(水位)、水质监测站点(断面)的设置能够充分反映水源地水量(水位)、水质时空变化情况。

渭源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体制建设。为了防治渭源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水体污染、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水安全,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渭源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实际的保护饮用水水源地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制度与措施。成立包括行政管理、水政监察、水土保持预防监督、环境监察、卫生监督为一体的水源地管理机构,统一实施对水源地的管理。编制科学的渭源县城区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建设方案,制定水源地保护和管理对策,完善水源地的安全保障机制,统筹协调好生产、生活、生态用水关系。并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水环境治理法律法规,通过强化法制、改革体制、完善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法规体系,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规范调节水事行为。制定合理抑制和调控城区水资源需求的机制与制度,加强对城区用水的需求管理。制定城区饮用水的水量分配制度与机制,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改进水资源利用方式,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建立高效、公平、可持续的城市饮用水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生态与环境的保护措施与制度建设,制止对生态与环境的破坏,逐步修复生态与环境,控制水土流失造成的面源污染;建立与实施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水源地的保护和建设。要切实加强领导,搞好组织协调,尽快建立水源地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好责任制,将水源地保护管理工作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有关部门、有关乡镇,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猜你喜欢

水源地水源饮用水
某备用水源地水库流域内水污染源分析及建议
宁夏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现状评价及存在问题分析*
水源探测器
南水源头清如许
生态环境部公布6个县级水源地环境问题典型案例
“减塑”水站
世界一半学校缺少干净饮用水
寻找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