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芝市主要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及服务措施

2020-12-15次仁旺姆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抗寒性林芝冬小麦

次仁旺姆

(西藏林芝市气象局,西藏 林芝 860000)

林芝市隶属于西藏自治区,地处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位于26°52′-30°40′N,92°09′-98°47′E之间。喜马拉雅山脉和念青唐古拉山脉由西向东平行伸展,东部与横断山脉对接。东南低处正好面向印度洋开了一个大缺口,顺江而上的印度洋暖流与北方寒流在念青唐古拉山脉东段一带会合驻留,造成了林芝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及寒带气候并存的多种气候带。两大洋的暖流常年鱼贯而入,形成了林芝特殊的热带湿润和半湿润气候。林芝市年平均气温为8.7℃,年降水量为65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022.2h,无霜期为180d。冬小麦作为林芝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近年来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但是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加剧,林芝市低温冻害、暴雨、干旱等各类极端灾害性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使得林芝市冬小麦种植过程处于不稳定状态,气象灾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冬小麦的正常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加强林芝市主要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找出科学有效的气象服务措施,对于推动林芝市农粮食作物的安全生产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1 冬小麦生长所需气候条件

冬小麦在生长期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冬小麦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也有所差异。从冬小麦播种到出苗阶段,平均温度通常要求处于16.0~18.0℃之间。从分蘖到越冬,要求的平均温度范围处于13.0~16.0℃之间;冬小麦抽穗至开花阶段要求的最为合适的温度指标处于18.0~20.0℃范围内[1]。在冬小麦灌浆到成熟这一时期要求的最为适宜的温度条件处于20.0~22.0℃范围内。冬小麦对光照条件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冬小麦在出苗之后,每天所需要的光照时间为8~12h之间。对于水分需求,冬小麦通常在拔节之前,其植株较为矮小、气温也很低,这个时候冬小麦需水量也较少,而在冬小麦拔节期之后,随着温度的不断上升,蒸腾速率逐步加快,冬小麦处于旺长期,它的耗水量会逐渐增加,冬小麦在拔节—抽穗阶段对水分的需求量更大,需要保证有充足的水分。林芝市整体气候条件比较适宜种植冬小麦,但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在冬小麦生长过程中也经常会因为一些气象灾害而影响到冬小麦的品质和产量的提升。

2 林芝市主要气象灾害对冬小麦的影响

2.1 低温冻害

林芝市冬小麦生长过程中时常会碰上低温冻害。低温冻害一般发生于冬小麦越冬期亦或者春季生长阶段,会给小麦造成较大的危害[2],它大致包含4种类型:初冬气温骤降型、越冬交替冻融型、初春气温骤变型以及春末晚霜型。(1)初冬气温骤降型:主要出现与冬小麦越冬前或者是越冬的初期,即11-12月过程中,该时间段冬小麦处于幼苗阶段,抗寒性还不好,特别是对于土质差、土壤空隙大、缺墒以及苗质弱的麦田,一旦碰上急剧降温天气,极易引发冻害。(2)越冬交替冻融型:这种低温冻害通常发生于12月下旬至次年1月末,此时冬小麦步入越冬期,抗寒性有所提升,但是若温度回升,幼苗慢慢长成,其抗寒性会有所下降,此时若发生-15~-13℃的低温天气,则可能会对冬小麦带来特别严重的冻害。(3)初春气温骤变型:这种冻害通常发生于2月中旬至3月下旬,此时正好是冬小麦返青至拔节阶段,因为返青之后植株会加速生长,导致抗寒性降低。与此同时,初春麦田的气候复杂多变,容易发生低温冻害天气,对冬小麦的生长会带来严重影响。(4)春末晚霜型:这种低温冻害通常发生于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这个时候属于冬小麦拔节到抽穗阶段,假如温度突然大幅度降低,最低温度为-1.5~-0.5℃,那么极易出现霜冻天气,给冬小麦带来极其严重的冻害,导致冬小麦产量大幅下降。

2.2 暴雨

在林芝市出现暴雨的概率不高,但是因为林芝市降水分布不够均匀,汛期也时常会出现强降雨天气。若在冬小麦灌浆时碰上暴雨天气,极易使得冬小麦出现倒伏,田间积水严重,不利于土壤通气,导致根系缺氧,引发病虫害。与此同时,严重的暴雨天气还可能引发洪涝,冲毁麦田,给农户造成严重损失。

2.3 干旱

干旱是林芝市出现频率特别高的一类气象灾害,同时也是对冬小麦生长造成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林芝市干旱一般出现在春末夏初,该时间段为林芝市冬小麦抽穗、开花以及灌浆关键时期,若碰上干旱灾害,则势必会使得冬小麦植株因失水太快而使得灌浆缩短,大大降低子粒重量,从而不利于冬小麦实现优质高产[3]。

3 气象服务措施

3.1 完善气象监测预警与信息发布系统

为了有效低温冻害、暴雨、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对林芝市冬小麦生产的影响。林芝市需要不断完善气象监测预警以及信息发布系统。依据季节时令,充分利用田间小气候监测仪、土壤水分监测仪等相关仪器对冬小麦种植区小气候情况进行监测。此外,通过微信、手机短信、乡村预警大喇叭、手机短信、微博、国土平台等各类途径面向不同户第一时间发布各类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降低冬小麦种植户的损失给与可靠的气象服务支撑。

3.2 积极开展冬小麦生长发育专题气象服务

林芝市气象局应结合林芝市冬小麦主要生长发育期,确定农业气象观测体系布局,对冬小麦生长生育期的气象资料信息加强监测收集,不断丰富气象为农服务内容,对当前林芝市冬小麦种植气象服务指标体系进行不断更新以及完善,根据林芝市冬小麦生产关键期,积极制定精细化气象服务方案;应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体系,在麦田建设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炮站,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降低干旱灾害对冬小麦的危害;此外,气象部门还应与农业局强化沟通联系,双方互通资料,在农业气象灾害出现之后应及时会商,研究解决对策。气象部门还应为林芝市冬小麦生产、品种改良和生产区划提供有价值的气象数据指导,促进林芝市冬小麦产业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抗寒性林芝冬小麦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国航北京—林芝直飞复航
鲸鱼在发芽
不误农时打好冬小麦春管“第一仗”
西藏林芝所有县区有望今年脱贫
林芝抵达香巴拉
吉林西部几种耐盐碱经济树种低温冷冻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