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与有效应对
2020-12-15杨镇
杨镇
(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临翔管护分局,云南 临沧 677000)
森林属于自然界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源与环境资源,并非仅是“生态平衡的核心”,还有“大自然的总调度室”之称,为林业建设过程里应得到重点保护的对象,唯有安全健康的森林资源,方可确保林业建设工作稳步推进,故而森林安全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1],火灾则是威胁森林安全的主要危险因子,出现森林火灾后会导致树木、植被等遭到大面积烧毁,一旦烧毁后植被恢复非常困难。另外,森林火灾发生后会为附近环境造成影响,诱发森林病虫害等生态问题。故而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灭在保障生态环境中有积极意义。
1 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
1.1 人为因素所致
第一,生产性火源。包括林、农、牧业生产用火、工矿运输生产用火、林副业生产用火等等;非生产性火源:包括做饭、烧纸、野外吸烟等[2]。
第二,故意纵火。因人为火源所致的火灾里,由吸烟、开垦烧荒等所致的森林火灾发生率更多。
1.2 自然气候因素
因市场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导致温室效应严重,干燥天气阳光照射强度大,让树冠或林地里枯枝腐叶温度偏高而导致树木自燃,为火灾的出现创造了良好条件[3]。同时,干燥多风的天气除了会提升火灾发生率,并且会加剧火势蔓延速度,导致消防员无法及时将火势扑灭,增加救火难度。此外,雷雨天然同样是引起森林火灾的一项重要因素,雷击中树干引起自燃(如2019年3与30日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雅砻江镇立尔村所发生的森林火灾则是因雷击产生闪电火引起)。
2 如何正确应对与预防森林火灾
2.1 建立森林防火长效机制,层层压实责任
在《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还应进行一系列长效机制制定,具体包括:第一,制定出完善的、受法律保护的资金投入机制与资金使用机制,利于森林资源的长治久安,确保森林火灾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均可有序推进[4];第二,完善森林防火责任追究与问责制度。森林防火工作里发生的领导不作为、责任未落实到位、失职渎职、火情发生后隐瞒不报、救治开展不到位等引起严重损失或为社会稳定性造成影响的,需结合相关规定给予查处。并且林业行政执法人员以及森林公安干警需强化火灾惩罚力度,到坟山墓地、山头地块等展开一一排查,针对可能会诱发森林火灾的情况给予严厉惩罚,该追究形式责任的需依法追责,达到警示之效;第三,严格值班制度。应坚持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通畅。
2.2 多措并举执行,开展宣传教育
全面加强群众性宣传教育,促其防火意识增强。宣传工作的开展需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大力加强野外火灾管理,根据不同季节的防火工作开展要点,通过多种举措(如电视、微信、广播、网站、宣传车、短信、办墙报、刷写标语、印发通告和宣传资料、组织文艺演出、制订村规民约、签订责任书、发放宣传画等)灵活性的进行宣传教育,为公众讲解与森林火灾相关的知识以及违法纵火引起火灾应负的法律责任,进行防火控火氛围营造,确保群众防火管火意识增强。
2.3 加强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森林火灾高风险期应禁止所有野外用火,做好火灾隐患消除。入山管理方面,杜绝各类火种入山;野外火源控制方面做到宁紧勿松、宁严勿宽。对于现有的野外用火制度一定要严格执行,不得不在林区开展生产用火的,需得到主管部门批准,获得《用火许可证》后才能按照规定用火。景区内部对应区域应进行森林防火检查站设置,任何人均严禁携带火源入内,进入景区的车辆与人员均应实名登记,做好火灾隐患的消除。林区主要路面与林草密集地段需增设多处显眼的防火警示牌,达到提示与警醒的效果,确保防火工作取得长效性。
2.4 林火预测预报,科学有效预防
防火季节需结合天气条件(如降水、温度、风速以及相对湿度等)、可燃物含水量、植被物候情况等展开林火预测预报,便于有效预防。林火预报主要包括三类方法:第一,火险天气预报:依照气象因子评估是否可能存在火灾天气;第二,火灾发生预报:依照火源、气象因子、易燃物含水量等评估是否会出现火灾;第三,火行为预报:依照可燃物质类型干湿度、气象因子、地形与立地条件等因素,对出现火灾事故后的火强度、林火蔓延速度与火焰高度等给予评估,为林火扑救工作的开展供给依据。
2.5 强化监测排查力度,消除火灾隐患
第一,森林防火期需认真执行《森林防火条例》相关要求,严控所有野外用火,不可在林区与近林缘处开展烧田坎、烧荒等生产性用火活动。
第二,进入重点防火期前,护林员应积极配合乡镇政府做好防火设施(包括各类防火线、防火设施、防火林道等)的检查。
第三,对于旅游区森林防火安全,应强化旅游区火源管理,进行用火区划分,禁止随意用火。非旅游区应封禁的需严格封禁,增设关卡的需设关卡,务必要安排专人到专门的地方严卡死守,尤其是对徒步登山旅游等要进入森林的人员应做好相关信息(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的登记,提高监管力度,才能防患于未然。
第四,对墓山等重点林区应加强监察,严禁在森林区域烧纸、放烟花、火炮、野炊等,对重要设施、风景名胜区、重型储存区等附近危险易燃物质应及时清除。
2.6 借助科技应用体系,提高预警防控能力
根据历年来国内外各个地区的防火方式、技术手段等来看,均注重防火、控火技术水平的提升,将其应用到森林防灭火里,在减少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减少森林火灾损失,控制森林火灾面积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中可借鉴与引用的科学防控举措包括:第一,强化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结合“统一规划、分布实施”原则,推进“可见光和热成像”双模森林防火预警监测系统建构,加强全国重点林区的监测;并且需将观察台、卫星图像、护林员等的价值发挥出来,人机结合,做好重点林区日常森林防火工作。三维的远程视频监控森林火灾监测系统确保火灾监测无盲区,做到火情的及时发现、及时报道与及时处理;第二,进行指挥信息管理平台建构对现有管理系统展开优化整合,搭建以视频监控系统和森林防区位置管理系统一体的智慧管理信息平台,该平台的使用能及时明确火灾发生位置,得到火灾发生点附近河流、道路、效防力量配置、物资供应等方面的信息,尽快启动火灾扑灭预案迅速展开扑救;第三,对于交通不便、偏远、人迹罕至的林区,可通过小型飞机或直升飞机展开巡护,便于发现火情,促报警能力提升,为森林火灾扑救工作的开展供给较准确的火场为止、火灾种类与面积等相关信息。
2.7 加强防火专业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森林灭火属于森林防火工作开展的最后救援屏障,强化森林扑救队伍建设,确保队伍实战能力提升属于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具体应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第一,加强扑救队伍建设。各地区应进行森林防火专业队伍建构,对于资金与设备充足、有场地、有组织的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与林地管理部门单位需进行季节性森林消防队建构,并强化对森林防火岗位的培训,促各类消防队员素质、指挥员、专职干部等能力均得到提升,能参与到超大型森林火灾的救援中[5];第二,定期组织人员开展森林灭火实战演练。当进入森林防火期前,各地区需根据计划烧任务,组织各专业、半专业、季节性扑火队实施数次灭火演练,促其扑火灭火实战能力提升,使扑火队伍战斗力增强,确保突发森林火灾发生时,各扑火队伍能出色的、灵活的完成灭火任务。
3 结语
森林防火工作是现有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一项大事,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需通过高度负责的态度,完善科学的机制、先进有效的技术、能力强的人员队伍、有效可行的举措,方可打赢森林防火攻坚战,实现森林资源的保护,为动物打造安全可居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