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济南市天桥区为例
2020-12-15徐陆军马洪宝杜玉晶张晓敏
徐陆军 马洪宝 杜玉晶 王 军 张晓敏
(济南市天桥区委党校,山东济南250031)
习近平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分析了“三农”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深入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政策并进行了具体部署。为高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充分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创新思想,真正提升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方针。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伟大进程中,提出了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战略思想,开拓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发展观,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规律的认识,在发展理念和执政方式上发生了深刻转变,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思想指引和实践遵循。
1 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
1.1 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把促进城乡共融一体化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着力缓解并彻底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农村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党中央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提出来,是在新农村建设基础上对农村的提升美化建设,是一项惠及民生、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系统工程。
党的十八大第一次提出“美丽中国”的全新概念,并强调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必须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和谐持续发展。然而,建设美丽中国,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美丽中国,就必须建设好“美丽乡村”。要想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美丽乡村建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涵盖广大农村地区,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领域、各环节。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把推进乡村绿色发展、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作为重要内容。
1.2 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旧市街的变化和新城市的发展在不断推进,城市框架、城市设施、城市功能、城市形象都在不断更新与完善。但是,乡村基础设施、规则建设、生产生活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整个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与“百姓富、生态美”的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缩小城市与乡村的差距,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习近平强调,即使将来城镇化在70%以上,还有四五亿人在农村。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为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社会,需建设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美丽农村,从改善农村环境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开始,提升农民收入,改善农村面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实现城市建设和农村发展并驾齐驱。乡村建设让广大农民享受现代文明的生活状况和生活方式,过上更加幸福的小康生活。
正如习近平所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实现小康,必须包括所有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城乡协同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这为补齐发展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保证。
1.3 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快速发展,土地、森林、水等资源被过度开发和利用,生态系统恶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美丽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乡村生态环境治理良好,对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美丽乡村建设顺应了自然客观规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所以美丽乡村建设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
2 济南市天桥区建设美丽乡村助推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
2.1 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研究制订了《天桥区“村庄美化”工作实施方案》,在工作思路上求“创新”,打破千篇一律的村庄建设格局。桑梓店街道坚持通盘筹划、整体布局,3年来投资7 000万元,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改善人居环境,树立文明新风,努力勾画“人人幸福、处处和谐、村村优美”的美好画面。一是抓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针对小辛、冯堂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街道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投资750万元大力推进两村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二是抓精品,打造特色亮点。树立精品意识,始终将规范化、制度化施工要求放在首位,把规划内容分解为一个个具体项目,明确时间点、路径图,严格依照规划搞建设[1]。严把质量关,严控工程进度,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工。
济南市天桥区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摆在民生工程的重要位置,启动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硬化道路300 km。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投资1 300余万元,新建环保型垃圾转运站,配备运输车、垃圾桶、保洁员,实现城乡环卫全覆盖。启动“灯亮工程”工程,彻底改变了农村夜路无灯的历史,照亮了群众回家的路。
2.2 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居生活条件
济南市天桥区选取了十几个村作为试点,以村为单位制定村庄美化建设规划,按照规划分步实施,力求做到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主题。桑梓店街道借力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年”,按照“平、亮、绿、美、净、齐”原则,重拳出击整治“双违”,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积极行动,整合力量,对辖区内各主要交通要道沿线环境进行深度治理。一是绿化提质,打造“花园路”。以“增加绿荫、提升品质”为目标,高标准打造多处特色鲜明、步移景异的景观节点,构成了一条条郁郁葱葱、温馨养眼的绿色廊道。二是立面提升,旧貌换新颜。重点整治公路两侧广告标牌、乱堆乱放、摆摊设点、堆物作业和乱倒垃圾等现象,拆除违章建筑74万m2,切实让农民群众感到周边环境焕然一新,济南北大门“靓”起来。
2.3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开展政策科技、道德新风、民主法治“三进农户”活动和各类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有效推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广泛开展。在各行政村及人员流动性强的商业街、学校、超市周边张贴宣传挂图,设置巨幅公益广告及宣传牌50多块。开设核心价值观专栏,开展“空中课堂”“喇叭村村响,红旗庄庄飘”等活动,确保核心价值观宣教活动不留死角。充分发挥区委讲师团的作用,组建面向农村大众的辅导员队伍,开展理论宣传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传递科技信息、推广实用技术,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帮助农民群众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民主思想,强化权利观念,提高村民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以村为单位评选四德先进典型,深入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促进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利用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开展社会诚信教育、移风易俗等教育评议活动。充分发挥典型和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公婆”“好妯娌”等评选表彰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2]。
2.4 现代特色农业取得长足进步
济南市天桥区围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发展总目标,借力济南北跨和济南新旧动能先行区建设,立足近郊优势,紧抓美丽乡村建设和连片治理工作,强力推进各项工作,发展新成果不断显现,综合实力显著提高,城镇面貌变化巨大。近年来,济南市天桥区完成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改善农田万余亩。经过土地流转,引进山东鹊东生态园林有限公司,一期投资1 100万元;冯塘村充分挖掘黄河滩区特色,打造占地3 000 m2的济南市大学生村官创业孵化基地。桑梓店街道耿庄村、前房村引进沃尔富斯集团投资1.06亿元建设的全国首家番茄文化产业园,拥有高端番茄品牌“沃小番”,以“品尝鲜美水果、体验农家风情、享受自然乐趣”为主题,5年内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集番茄产业、科研、旅游、推广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3 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
3.1 思想认识参差不齐
各地对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的认识程度参差不齐,宣传力度不够、范围不广,基层群众对美丽乡村建设认识存在偏差。有的群众甚至认为美丽乡村、乡村振兴建设不是民生工程而是政绩工程,是政府行为。群众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等、靠、要依赖思想比较严重,群众参与的主动性没有充分发挥,存在一定程度的上热下冷现象。
3.2 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
部分干部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模糊,存在畏难情绪,强调客观的多,大胆创新的少,工作较被动。有的群众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行为,群众只是配合,存在“等、靠、要”等依赖思想,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动和发挥。还有许多农民认为“土地、房屋是我的,我想在哪建、想怎么建就怎么建,谁也管不了我的一亩三分地。”有的群众在村庄整治改建中涉及个人财产损失时,难以积极配合,极大地影响了工程进度。
3.3 缺乏整体规划和长远规划
美丽乡村建设应规划在先,政府相关部门应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通盘考虑,并结合实际编制制定长远规划,明确建设目标。许多地方仍存在盲目无序建设、重复建设的情况,没有明确的村庄规划,还处在粗放式建设管理阶段。由于规划之间的衔接配套不够,加之美丽乡村建设涵盖面广,包含规划、交通、建筑、林业、水利、环卫、文化和旅游等诸多内容,整治类别多,现状复杂,受制因素较多。
3.4 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区县、镇街级专项财政投入仍显不足。由于财力有限,专项配套资金与美丽乡村建设实际需求还有很大差距,配套资金存在较大压力。二是村级投入近乎空白。许多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有的还是“白板村”。由于投入单薄,许多农村干部对创建工作积极性不高,上面补多少,下面做多少,影响了工程进度和美丽乡村建设。三是社会资金参与投入更少。由于缺乏投融资机制,社会资金难以进入,社会、个人捐资缺乏统一管理。
4 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
4.1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建设美丽乡村,促进乡村振兴,广大农民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主力军。要把握好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既要加强组织领导、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更要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3]。
4.2 注重长效管理,保持农村原生态景观特色
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之美,发挥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优势,适度开发,注重保护乡土资源,深挖文化底蕴,突出农村文化特色,提升品质内涵,使乡村重现优美的自然文化景观。要注重发掘各地不同的生态、人文、资源特色,培育个性之美,展现独特的自然魅力,防止千村一面[4]。
4.3 实施产业带动,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和生态文化旅游业
立足区域、产业、环境、资源等基础优势,深挖产业发展潜力,坚持“一村一业”“一村一品”,实现产业推进与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完美结合,促进农民增收,保持美丽乡村建设有持续生命力。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街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要以济南北跨、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建设、新材料产业园建设为契机,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整合资源加快土地流转,集约利用土地,建设现代化新型农村社区,改善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
4.4 加强政策、智力和资金支持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出台相关政策,对培植现代农业、建设新型农村、培育新型农民、整合人力资源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调动农民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产生美丽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市场化、社会化投入机制,通过招商引资、村企结对共建、金融资本参与、社会捐资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乡村开发、乡村旅游、现代休闲农业,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形成政府主导、镇村主体、市场运作、社会支持和多方参与的多元化资金投入机制,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振兴[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