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并举,历练语言表达力
2020-12-15
语言表达力是语文能力的集中体现和综合反映,是指表达者能够根据表达内容和表达对象,灵活选用特定的表达方法,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清晰表达出来且给接受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能力。统编版教材中的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教师要紧扣课文中作者的精细观察、精彩描摹和翔实叙述,充分发挥教材的范例价值,引导学生在品味、鉴赏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力。
一、唤醒感官,让表达力更细腻
对细节的捕捉与描摹是最能体现语言表达力的,教师要能激活学生内在的多维感官,经历从“言”到“象”,再到“味”,最后再回归“言”的循环过程。
以统编版三下“昆虫备忘录”一文为例,课文描写“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教师将其修改为“瓢虫落下来了”,学生迅速聚焦到作者翔实的细节描写和所呈现的语言上,并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表达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观察事物不仅要能够从视觉层面出发,还需要调动多种感官并相机形成丰富立体的联想。再后来观察图片时,学生先捕捉图片的大意:一只蜜蜂落在了一束花上,然后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紧扣图片大意进行细致化、深入化描述:一只蜜蜂身着老虎条纹的外衣,嗡嗡地飞来,慢慢地落在了火红色的月季花瓣上;一幅“葡萄垂下”的画面,学生描述为“紫红色的葡萄鲜嫩饱满,看上去就想尝一口,长长地垂下来,诱人极了”。
教学中,学生经历了这样的过程:1.对比文本之“言”,习得表达方法;2.观察图片,明晰语言表达之“象”;3.言语组织,咀嚼语词表达之“味”;4.最后,连贯呈现,形成自我意识下的细节之“言”。细节的表达与再现不仅仅需要技巧,更多的在于体悟的丰富。学生经历了内在感官的体验,内心蓄积了丰富的言语,语言的细节表达就会自然生成。
二、自然置换,让表达力更形象
语言表达无外乎两个方面:其一,表达的内容,即选择最适切的表达信息,此谓表达之“意”;其二,表达的形态,即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此谓表达之“形”。最佳的表达状态就应该以契合的“形”展现最丰富的“意”。在表达过程中学生能够自然地在形意之间切换,使语言表达更加形象且生动。
比如统编版教材三下“荷花”一文中,教师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如果仅仅读着文章就生硬地开始想象,其内容是枯竭的,语言也必然是生硬的。为此,教师引导学生自然转换,将自己想象成为课文中的一只蜻蜓,以浸润的视角展开想象。表达之“形”置换了,而学生由此所形成的体验自然也就丰富了:看到了粉红的荷花,闻到了阵阵清香,亭亭玉立荷叶随风摆动,晶莹的露珠在快乐地滚动……
表面上看,这是一次角色的置换和体会角度的变化,但对于表达的主体来说既是一次感知方式的置换,更是学生言语表达逻辑的更迭。将文本的语言转化为画面,为后续形象化表达奠定了基础。
三、聚焦策略,让表达力更具有审美价值
表达方法是衡量学生语言表达力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要设置从读到写的实践路径,让学生在赏析和品味的过程中感受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从而让自身的表达更具审美气质。
统编版教材六上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中“词句段运用”设置了体悟排比句的内容。教师就以此为设置原点,先引入著名政治家马丁·路德·金的经典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以个人读、小组读、全班齐读的递进方式,感知排比句的特点;然后出示教材中所罗列的排比句,鼓励学生朗读并再次深入感知排比句的表达效果。随后,教师在学生对排比句型成整体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指名朗读,以再现不同排比的风格。最后,教师设定情境,以“童年”为话题,尝试用排比的方式让学生说说自己对童年的感知。很多学生纷纷选择了“童年像……”的句式构建比喻句式,表达了自己的感知和体验。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始终以朗读为主线,让学生在朗读中认识方法、了解方法、内化方法,然后设置契合学生认知实际的话题,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力需要有方法的支撑,也需要有感官的介入,同时不能离开角色体验。只有激活认知、转变感知,并融入匹配的方法,才能真正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