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校本”,重在“结合”
——对新课改条件下基层学校开展校本研究的理性思考
2020-12-15
一、透视“两张皮”
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过程,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校本研究无疑成为实现基层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也越来越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特别是基层单位打造“品牌”学校,成就“名牌”教师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但不可否认,扎扎实实下苦功、热心搞校本研究的人有之,急功近利、沽名钓誉的人也不少。究其原因,一是某些学校抓校本研究只是为了装点“门面”,只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不管扎扎实实解决了多少校本问题,不管成果是否得到转化和推广;二是许多教师意在使校本研究成为职称评聘的“敲门砖”,急功近利,重视“两头”,看重总结,满足于发发文章,恰恰轻视或淡化了最为重要的反思、研究的过程;三是即便有的教师热衷于校本研究,但选题往往“假、大、空”,实在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脱离了教学实际,脱离了教师所熟知的基层这块得天独厚的“沃土”。这无疑就会导致教师搞研究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就会导致研究流于形式。
反观基层的校本研究,我们不能不问,教师搞研究到底是为了什么?教师搞“校本”研究到底要解决什么“校本”问题?大而空的研究到底能解决多少教学中教师遇到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研究实用性、科学性何在?不能不让我们得出基层的校本研究和教学实践是“两张皮”的结论。
二、强化“三结合”
作为教师,由于并不具备高深的理论水平和丰厚扎实的科研能力,缺少学术研究的理论基础、手段和方法,更没有充足的自由时间用于课题攻关。毋庸置疑,主要精力应该集中在教学和与之密切相关的教育科研活动上,在当今提倡的校本研究旗帜下扎实开展行动研究。
笔者认为在新课改条件下,基层的校本研究必须在教学和对教学行为反思的过程中发现、归纳和提炼问题,以科研的办法解决问题,根植“校本”沃土,做好“结合”的文章。
首先,学校的校本研究工作要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紧密结合起来。此次新课程改革给教师带来的冲击显而易见,无疑将使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发生一次历史性的变化。要使新课改得以顺利实施,教师整体素质的快速提升至为关键。每一位教师都要在这场变革中自觉地实现新的“蜕变”、新的超越。都应以积极的心态迎接它、理解它、吸纳它,而不是排斥它,自觉地用全新的理念对大脑固有的僵化的东西进行“轰炸”,在专家及其理念的引领下,在同伴的互助中,通过自己对教学行为的认真深刻的反思,完成对理念体系、教与学的方法体系、专业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养结构的重建。在此基础上的教育科研实践中,还要清醒地认识到,我最熟悉的是什么,研究的主阵地在哪里,研究是为了什么,我的研究能否有用。这样的话,显然就不必把精力用在诸如“××学科素质教育的研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体系评价研究”“新世纪教师素质构成的研究”等对基层教师而言很难把握,耗费精力,且很难有所建树的课题研究上,相反,可以把研究的重点放在自己所熟悉的课堂上。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无论是讲解,还是训练,都会有一些困惑,都会有一些影响效益的“瓶颈”和问题的“结点”,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问一问“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这样做有什么益处”“这样做还会有什么不足之处”“如何完善或弥补”等。如果把这些经常思、经常想的问题研究透,无疑就是最有价值的研究。这才是教师研究的“本”。对于当地的教育科研主管部门而言,更要自觉地把研究重心下移,由过去的注重打造“精品课”向关注和研究“常态课”转变,引领教师研究视野回归课堂,在开展校本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和打造优秀的科研团队,用先进的团队带动更多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其次,学校的校本研究工作要和学生的终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这就要求学校的校本研究要把“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放在科研工作的首位。一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意味着尊重、关心和牵挂,要将每一位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当作研究的课题,根据不同特点提出教育教学的策略,实施“因材施教”。二要将学生的情绪状态(包括积极性、主动性、注意力、意志力等)和情感体验当作研究的课题,因为学生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决定着对学习内容的认同、学习方法的选择和学习效率的高低。教师对此的关注和研究,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理差距。三要关注学生道德和人格的培养。我们要对教学中蕴含的丰富的道德教育的资源进行细致的排查,对如何有效地借助这些资源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人格锻造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这将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人格的升华,有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道德观念的熏陶。
再次,学校的校本研究工作要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紧密结合起来。校本研究的终极目的还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能提高教学效益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科研就是无意义的教育科研。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最熟悉的一块土地,也是教师开展校本研究的沃土。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就是研究者,课堂就是教师的实验室,教学中发现并凝练成的问题就是教师攻关的方向,同事就是研究的导师和助手,借助科研的方法解决提高质量的“瓶颈”就是教师开展研究的基本策略。
前段时间,去我市的石横中学调研时,发现他们的一些抓教育科研的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如物理组的教师经过对课堂教学中最后时段学生精力易分散现象的反思,提出了“如何提高课堂最后5分钟的学习效益”的研究课题。这种课题是每位教师都会遇到的,也是制约课堂效益提高的瓶颈之一,这样的课题,教师最有体会和发言权,也是最有研究价值的。这个问题解决了,成果在其他学科、其他学校推广了,成效是显而易见的。该学校对听评课也做了细化和分解,每次集体活动都带着一个主题听课,进行“主题式”评课。如今天围绕“导入”进行听评课,明天带着“如何有效地组织提问”研究,这样的研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本研究,才是富有成效的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妨把传统的诸如“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此类的大课题,分解为“如何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怎样让学生掌握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如何使学生学会阅读”“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搜集和处理信息”“如何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怎样促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等,根据自己的特长侧重于一两个问题进行研究。这样的校本研究,不仅大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科技含量,不仅会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而且能更有效地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找准着力点
校本研究不是正式的学术研究,而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基于教学、为了教学、在教学中进行和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在学习中进行的行动研究活动。
校本研究到底应该“研”什么呢?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进行是校本研究的基本特征。从学校发展的层面上讲,首先要加强前瞻性、战略性问题的探索。一是集中学校干部教师的智慧,开展“力图重建学校的组织和管理方式,改变学校原有的运作方式,大幅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效能”的学校重建运动,包括以校为本、教师专业化、家长的选择、为了理解而教学的运行策略研究和探讨。二是致力于探索包括专业发展、合作、参与、归属感、士气、学校精神等在内的学校文化的重建研究。比如,我市实验中学在前几年构建文化校园的基础上开展的三重内涵的学校文化建设的探索,石横镇中学“家”的理念的研究和形成,都是围绕如何给自己的学校定位,应该形成什么样的学校文化,应有什么样的学校的理念、文化底蕴、办学特色等而进行的积极尝试。
其次,应注重对现实性、焦点性问题的研究。如,学校规章制度的研制,教学和学习绩效评价办法的形成,学校人事制度和校内结构工资制度改革,乃至教学规范、课堂教学评价等的研究。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研究,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研究策略,强化用科研的眼光观察问题、用科研的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的科研意识,形成学校的科研文化。
“基于教学、为了教学、在教学中进行”应是校本研究的立足点。从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角度看,首先要关注常态下的课堂教学,可将自己的课堂实录下来,当作自己观察、反思和研究的主要对象,及时捕捉课堂上的“灵光”,并有意识地把生成性的问题、产生的困惑及时提取出来,归纳凝练为有探讨价值的问题作为校本研究的小课题,并借助专家理论的引领,借助同伴的集思广益,借助科研的方法加以攻克,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得以提升。其次,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运用“微格”分析方式,解剖常态课堂教学的片段。以课堂的导入、提问的方式、问题的预设与生成、小组讨论的有效性、合作的方式方法等细节为一个个研究主题,带着问题进入常态的课堂听课会诊,带着预设的问题进行课后的研讨,取得共识就是取得了研究的成果。如我市开展的听评课活动,都带着一个需要重点研讨的主题进入课堂。围绕主题重点听,重点观察和思考。课后围绕主题结合课堂上看到、想到的进行讨论。老师们普遍反映:这样的主题式研讨过程,现象看得清,问题找得准,研究过程实在,研究结果真实,乐意接受,易于推广应用。
“基于学生、为了学生、在学习中进行”应是校本研究的根基所在。从学校教育的根本说,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品质的锻造、学习品质的历练、能力素养的提升等,都应成为校本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学校要引领教师做“有问题”的教师,引领教师在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在一个不起眼的问题上凝练出有深度有新意的问题,引领教师蹲下来观察学生,钻进内心世界研究学生。在研究内容上,一是在课堂内外始终注意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生活态度、参与班级事务的积极程度、学习的投入和专注程度等外显活动;二是要洞悉学生内在的问题及心理、生理现象;三要注意分析促进或阻碍学生健康、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因素。在研究的方式上,学校可以定期定专题开展集体研究,如一学期重点研究某一专题。教师也可以选取其中感兴趣的某个问题或某一角度作为攻关课题,与同伴结成研究团体共同探讨。
以校为本、以“师”为本、以“实”为本的科研,才能被广大教师接受,才能符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才能有效地解决事关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大事。
四、重在“小”和“真”
课堂是教师最熟知的阵地,是教师展示创造才华的地方,是智慧挥洒、情感流淌、充满生命活力、充满生成与未知的生命场。教师的激情在这里,教师的故事在这里,教师的困惑在这里,教师的感悟也在这里,教师从事校本研究理应植根于课堂,理应从“小”而“真”做起,必须在“小课题”和“真问题”上做文章。
从“小”着眼。教师对日常工作太熟悉,往往对日复一日的教育教学行为变得习以为常。事实上,恰恰是在这些日常的点滴小事中,蕴涵着许多有价值的问题或课题。关键要看教师是否关注了课堂上每一个细节,是否关注了每一个生成性的问题,是否关注着内隐经验与想法在课堂上的自觉融入。只要细心留意“小”问题,就可以“以小见大”,作出大文章来。最近看到有材料介绍,有一所幼儿园的教师,在讨论中不约而同地提出了“如何与家长沟通”的困惑,于是引发了一系列的研讨活动。经过学习理论、咨询专家、征集案例和解决办法、邀请专家现场指导、众人反复实践反思,最终形成了“与家长沟通的好方法”的专题研究报告。和上文提到的我市石横中学一样,它们都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和提炼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在有关理论指导下进行的行动研究,突出了应用性和实用性。这样的研究既注重了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又总结了经验,使研究者尝到了研究的甜头,改变了教师的生命样态,更有助于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成长。
从“真”着手。教师的校本研究显然不同于专业人员的学术研究,完全没必要追求课题名称是否靓丽,内容是否具有前瞻性,成果是否具有高深的理论含量。笔者认为,校本研究应依托课堂,以对学生学习行为的观察、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反思为对象,用科研的方式方法和思路,遵循“带着困惑进入课堂,用批判的眼光重新打量行为——带着问题寻找理论,用先进的理念引领行为——带着理念重返课堂,让同伴研讨指点行为——带着‘意见’反思课堂,不断跟进变革行为”的程序,实实在在地弄明白自己的困惑之所在,真实地解决课堂教学中发现和提炼的一个个“小”问题、“真”问题。在我们的调研中,就发现不少教师提出了诸如“课堂提问的技巧”“如何在课堂上贯彻态度情感价值观的目标要求”“初一学生多大的作业量才合适”“如何使课堂预设更科学合理”“如何发现和解决课堂生成性的问题”等论题,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很有价值的“小”问题、“真”问题。此外,有的教师在理性地思考自己的教育故事,有的剖析着自己的教学案例,有的写出了基于问题的行动分析等,可以想象,如果再有意识地将研究成果或感悟在教学中不断地自觉地加以行为跟进的话,我敢说,这种“小”而“真”的研究方式,对教师成长来讲、对提高和改进教学来讲,比大课题研究可操作性要强得多,效益也要经济实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