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企业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
2020-12-15方文英
方文英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商贸流通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普及,电子商务得到迅速发展。由于现代人对天然、健康、环保等高品质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食用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前景也越来越广阔。电子商务交易目前以M2M模式、战略联盟模式、中介模式以及会员模式等几种模式存在,且均是利用了互联网的快捷性[1],从而大幅度地减少了建设企业的运营与交易成本。但以上模式均未能创造出符合企业与顾客角度的食用菌电子商务。
食用菌电子商务平台以食用菌生产为基础,主要为食用菌干品的互联网销售。当前,食用菌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导致了生产要素配置不足。其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价格不一、需求与供给不平衡、政策信息不准确、竞争性强,食用菌产业零散等[2]。无论从宏观或者微观角度,食用菌供应链管理均至关重要。
1 食用菌电子商务现状分析
食用菌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缓慢,主要由食用菌产品与食用菌行业的特性造成。目前,互联网电子商务发展迅速且备受关注,然而在食用菌行业,有关食用菌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却偏少。大多数食用菌企业建设网站的目的在于树立企业形象、宣传企业文化,网站的应用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实际获得的销售效果微弱。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是Internet技术,利用Internet技术传输信息的成本低、速度快、传播广,对食用菌企业而言,可有效降低成本,实现供应链企业间信息共享与流程整合[3]。为实现供应链的完全信息化,应加强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的相互融合,促进电子供应链的形成。在食用菌电子商务供应链系统中,电子商务提供技术安全保障,食用菌供应链提供管理应用模式,两者相辅相成、共同协作[4]。
1.1 供应链过长
食用菌干品或鲜品需经过较长的食用菌供应渠道,才能到达食用菌销售点。销售点之间缺少合作、交易成本高、信息交流不畅。因此造成了食用菌产业链下游供应结构与环节的松散。在此情况下,销售点为维持其销售利润会对供销商进行压价,食用菌产业链效益因此逐渐降低。加上食用菌保鲜期短等特点,对配送时间、包装、设备的要求极高,因此食用菌电子商务“快速新鲜”的核心目标难以实现。而目前也缺乏实际可行的方法解决食用菌物流“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问题。
1.2 目标人群难以确定
与传统销售模式不同,电子商务供应链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提供商品,同时提高服务及生活质量。然而食用菌电子商务目标人群难以确定,若以缺少时间买菜却想自己做饭的城市白领作为目标客户,会造成目标客户群体过于局限,食用菌产品销售量难以保证。消费者对食用菌电子商务的顾虑较多,主要包括价格、质量、配送、安全、时间等方面,因此食用菌电子商务企业普遍存在订单少、利润低等问题,并且食用菌电商服务尚未发展成熟,难以适应用户的消费习惯,最终导致食用菌电商发展遭遇瓶颈。就各类食用菌的销量而言,平菇、香菇与其他品种(包括姬菇、口蘑、松口蘑、双孢菇等)相比,销量极其可观,大部分消费者更愿意购买自己熟悉的传统食用菌,缺少对新品种的基本认知。因此,销售新品食用菌时,食用菌电商企业更需对其进行充分的宣传及介绍,才能吸引消费者,增强其购买欲。
1.3 供应链信息化实施困难
为了提升食用菌企业在客户群体的口碑、信任感和购买回头率,必须有好的供应链来保证食用菌产品质量,但同时也需保证食用菌产品的库存及货源持续和安全。因各食用菌生产企业业务和管理流程不同,从食用菌供应链角度讲,各企业需从内部流程进行改造整合。为解决供应链信息化实施困难的问题,保障各企业信息流通顺畅,集成各企业的信息,电子化整理各类数据,建立相关公共信息系统,做好信息共享的准备。为宣传企业,树立企业形象,部分食用菌生产企业已先在互联网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网站,但网络所发起的食用菌的话题并不热门,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建立食用菌电商相关网站的目的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涉及电子商务的行业竞争激烈,难以实现供应链信息化发展。
1.4 标准化模式难以实现
货物丰富、质量保证、物流快捷、配送简单等是电子商务的标准化发展模式。非标准化将导致价格迅速上涨,线上运营与线下运营不匹配,造成线下食用菌销售遇冷。目前食用菌行业主要存在消费量低、价格敏感、品质难以保证等问题。食用菌电子商务保持竞争优势的前提在于保证标准化模式,但短期内较难实现标准化。
2 食用菌企业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
2.1 构建电子商务基础系统
企业内部的信息化建设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取得利润是企业运用互联网开展电子商务的目的。企业需去除多余环节,优化企业流程,使企业业务与供应商、客户、合作伙伴形成统一价值链,更好地发挥电子商务自身优势。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网络基础设施是食用菌企业搭建电子商务系统的基础。大小企业都可搭建属于自己的局域网,为构建电子商务平台的技术和产品作准备,但所搭建的局域网覆盖面面积不一。为实现企业内部高效率的通讯和知识共享,需在网络基础设施的基础上建立企业的办公自动化系统(OA)。企业资源计划(ERP) 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可满足企业在电子商务时代市场竞争的需求。将ERP系统与电子商务全面结合可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使企业在B2B上大有作为。
2.2 构建电子商务增值系统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加速运转自动化运营的企业内部流程不仅决定了企业的收益,还决定了效率。所具备的集成性简称为电子商务增值系统。
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是通过挖掘、分析数据满足客户的需求,使企业在服务客户、市场竞争、宣传等方面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企业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供应链管理系统通过互联网将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有效的融为一体,可满足传统企业利用全国市场资源高效率地进行生产经营的需求。产品研发管理系统通过构建产品数据信息库,建立统一的产品研发系统平台。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提高不同的技术信息服务,在打破时空的限制后让用户、企业员工、合作伙伴共同参与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设计当中,使客户所需的设计元素在一开始便得到体现。同时,企业生产制造系统在最初环节便被加入到产品的设计信息中,连接食用菌供应链的生产与营销环节,缩短产品周期。
2.3 建立稳定的供应链
电子商务的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协同商务系统模式,通过协调、整合集成电子商务整体系统以确定客户需求,最后高效率运用产业链的其他资源。可引入“生产基地+零售商”的模式至食用菌电子商务企业中。
通过各种渠道与生产基地长期合作,利用监控提升食用菌产品质量,利用专用的线上软件进行归类划分,依据客户需求进行打包和配送。在提高产品的送达速度和新鲜度的同时应用标准化的供应链体系降低成本。物流配送带来的高成本低利润问题可通过3方面缓解。1) 政府部门与当地食用菌企业配合加快冷链物流的建设,使其迅速发展。2) 优化冷链物流的基本设施,加大其技术推广。3) 利用社会空闲的运输效能节省大量成本。
2.4 完善电子商务社区平台
以社区生活为中心的电子商务社区平台,是一种将商家、产品、用户、服务融为一体的服务平台。电子商务社区平台使互联网成为线下交易的前端,是食用菌电子商务发展的技术保证。为降低成本可采用“社区网购+配送到家”及“社区门店+平台服务”2种模式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增加成品体验感。此外,平台可从食用菌的生长习性、产地特色等方面入手增加电子商务社区平台的丰富性、实用性、趣味性、关联性,充分展现食用菌企业电子商务的特色。通过累计积分与发送优惠券等形式鼓励用户反馈改进建议,通过文字、图片分享烹饪的乐趣,提高用户活跃度,以此加强客户的互动性,令用户拥有更多的参与感。
2.5 加大对食用菌产品的宣传以拓宽产品销路
政府相关部门应拓宽食用菌销售渠道,为促进居民消费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通过媒体广告、视频网站、网络新闻等形式加强对食用菌新品活动的宣传力度,将食用菌对人体的保健功能向大众普及;倡导食用菌生产企业定期开展与食用菌相关的体验活动,让大众认知并了解食用菌;鼓励媒体宣传新型食用菌产品,并给予大力支持。成立食用菌宣传协会募集专项研究资金;通过使用食用菌专项宣传基金,支持新产品的宣传。企业还可定期开展食用菌知识讲座、食用菌栽培体验、食用菌加工企业参观等活动,通过视频网站、网络新闻、电视广播等形式对食用菌进行营养保健与加工技术相关知识的普及。
2.6 加强食用菌市场渠道管理,提高供应效率
为改善食用菌销售渠道过长的问题,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规范批发市场及农贸市场监管。当日到达的食用菌产品必须当天进行销售,禁止中间商、零售商从中倒卖赚差价,减少食用菌购买流通环节。食用菌生产企业应提高供应效率,与经销商、批发商建立良好的供应关系,给予表现优良的经销商额外奖励,与供应链下游市场主体加强联系,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