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髓外造血的影象学诊断分析及研究

2020-12-15朱玉莉麦神忠王金宝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9期
关键词:胸椎肿块影像学

武 义,朱玉莉,麦神忠,王金宝

(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广东 英德 513000)

髓外造血是一种血液疾病的并发症,特别是贫血性疾病患者容易出现髓外造血[1-3]。髓外造血是指在骨髓以外的不正常造血,由于髓外造血的组织和器官没有增长的骨髓微循环功能,其所形成的的血细胞分化也不成熟,被称为无效造血[4-6]。髓外造血多发生于人体的肝脏、脾等位置,也可见于后纵膈和胸壁,当患者出现髓外造血疾病后会出现肝脾增大、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此病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不利于患者进行正常的生活[7-9]。临床上在对髓外造血患者治疗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诊断,以确定患者的具体病情,继而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本文主要研究髓外造血的影象学诊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髓外造血患者22例,选取时间为2008年5月—2018年10月,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接受影像学检查、诊断。

在所有入选的患者中:患者的年龄为18~73岁,平均年龄(45.53±4.56)岁;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0例。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 使用GE Hispeed DXI型CT机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在使用CT扫描时,将管电压设为140kV,管电流设为220mA,扫描的层厚设为5mm,层距设为5mm,螺距为0.93;使用碘海醇作为对比剂,对比剂的用量保持在90~100ml之间,速率为3.0~3.5ml/s;患者的胸部扫描位置从胸部轮廓入口,直至肝脏层面,腹部的扫描范围为从膈顶直至髂棘;动脉期为对比剂注射后12s,然后使用自动触发模式启动扫描,延迟30s后对患者实施静脉期扫描。

所有患者均接受CT平扫和CT增强扫描,在扫描时所得的图像上传至工作站,进行图像的重建和处理工作。

1.2.2 MRI检查方法 在对髓外造血患者实施MRI检查时,选用GE1.5TMRI扫描仪,对患者进行扫描检查,扫描时,将参数设置如下:矢状位T1WI的TR为460.0ms、TE为10.8ms,层厚设为3mm,层距设为4mm;矢状位T2WI的TR为2480ms、TE为124.7ms,层厚设为3mm,层距设为4mm;横断位T2WI的TR为3200ms、TE为125.9ms;患者取仰卧位,对患者实施常规扫描。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经过CT扫描和MRI扫描后的影像指标特点(病灶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密度),并进行分析对比。

2 结果

2.1 患者的病变部位和病变数量以及大小

在22例患者中,共有146枚瘤样增生组织,其中18例患者表现为后纵膈胸椎旁多发软组织肿块,且患者的肿块数量由2~32个不等,且呈对称或不对称的分布于患者的T2~T11椎体间,瘤样增生组织的直径约为2~80mm;在18例后纵膈胸椎旁多发软组织肿块的患者中,有7例患者合并有胸膜多发肿块;7例患者合并肝脏多发肿块;4例合并脾脏巨大肿块;4例表现为末段回肠和下腔静脉肿块。

2.2 患者病变的影像学特点

2.2.1 CT表现 在对患者使用CT扫描检查时,患者的胸椎旁和胸膜髓外造血会表现出类圆形、丘状、密度均匀的软组织肿块;在实施CT平扫时,其平均值为(39.52±3.84)HU,CT值会增加40HU左右,且未见钙化灶和囊变的现象;其中有6例患者出现两侧肋骨膨大的现象,患者的后肋较为明显,胸椎、肋骨、肩胛骨等部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且骨小梁会增粗。4例患者合并有胸膜多发肿块,密度均匀的肿块在对其CT平扫时,均值约为35HU(标准差),增强后呈中度强化,且部分病灶的边缘强化更为明显,对于密度不均匀肿块CT扫描检查时,其肿块内部会出现低密度的坏死区;对于脾脏巨大肿块,其肿块内会出现坏死区和多发小斑点状钙化灶,增强后,呈中度不均匀强化。

对于末段回肠的髓外造血患者,其CT扫描会表现出肠管管腔扩张、管壁增厚的现象,平扫CT值约为23HU,增强后呈中度强化。下腔静脉淋巴结髓外造血患者,增强后,病灶的边缘明显强化。

2.2.2 MRI表现 在对患者实施MRI检查时,会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患者的病灶边缘呈可见弧形T1WI高信号,T2WI呈现稍高信号影,表示有脂肪环绕。在对患者实施增强扫描后,可见肝脾造血时可见肝脾增大,但缺乏特异性。

3 讨论

贫血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此病能够造成患者出现乏力、心悸、营养不良等多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生活质量[10-11]。贫血患者容易出现髓外造血的并发症,此病会对患者的身体功能造成极大的伤害,因此需要对患者实施及时的检查诊断,以确定患者的病情[12]。通过对患者病情的检查,可以了解患者疾病的病变位置、病变大小、病变的发展趋势,进而对患者疾病的治疗进行指导;若发现患者出现病变后,应及时的指导患者到血液科室就诊,以对病情进行进一步的确定,使患者能够接受科学有效的治疗,减少患者的医疗负担。

本次研究对患者实施CT和MRI检查,可以对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全面观察,进而可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在对髓外造血患者实施影像学检查后,具有明显的特征性,可以结合典型的影像学特点对患者的疾病做出准确的诊断。

猜你喜欢

胸椎肿块影像学
2022 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专题介绍
观察肺结核合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健康成人胸椎棘突偏歪的X线研究
2019-nCoV感染者胸部影像学与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椎板螺钉在胸椎内固定中的临床应用
颈部肿块256例临床诊治分析
卵巢甲状腺肿影像学分析1例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曲安奈德混悬剂辅助治疗老年多节段胸椎骨折后韧带骨化症的临床效果
经腹及经阴道超声在诊断盆腔肿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