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蚕桑方格蔟的运用

2020-12-15

云南农业 2020年7期
关键词:清场竹片蚕茧

李 云

(陆良县蚕桑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0)

方格蔟是引进日本回转蔟改进而成的一种先进蔟具,是蚕桑生产蔟具改良的方向。其具有省力、清洁、上茧率高等优点,但对蔟室小环境的要求更严格,为提升陆良蚕茧质量,需大力普及推广。

1 蔟室蔟具准备

1.1 蔟室选择

要选通风,坐北朝南,光线均匀,水泥或三合土地面。

1.2 蔟片用量

饲养一种蚕种(按DB34/T056桑蚕种繁育质量标准) 需要162孔或156孔方格蔟190~200片。

1.3 结扎蔟片

新蔟片使用前,将其放在通风处晾2~3 d,排除异味。取1 kg桑叶,用开水浸泡30 s,再进行搓揉处理,去渣取汁用喷雾器喷洒在方格蔟上晾干待用。搁挂式双片方格蔟用1.3 m长的通直小竹或竹片结扎2只顺向蔟片的长边框,每边用细铁丝捆扎5处,2片之间扎2处,木条、小竹或竹片的两头各伸出10 cm长,以便挂蔟和翻蔟。单片框架式将纸板方格蔟片展开,四角用小竹或竹片结扎,每个框架一般10层,每层间隔7~8 cm。

1.4 搭设搁蔟架

用养蚕的蚕架搭2对平行2~3层搁架,或用吊绳挂好搁蔟的平行长竹竿,上下层距离60 cm,最下层离地50 cm。单片框架式不用搭蔟架,在蚕室直接上蔟的,要事先做好蚕座拆并计划。

2 上 蔟

2.1 适期上蔟

发育正常的5龄蚕在盛食期后,食欲逐渐减退,大量排出绿色软粪,体躯缩短,胸部透明,前半身昂起,左右摆动,寻找营茧场所,这时的蚕适熟,为上蔟适期。

2.2 上蔟密度

生产中合理的上蔟密度:纸板方格蔟的进空率达80%~85%,每平方米折蔟350~400头,蜈蚣蔟400~450头,伞形蔟350头。

2.3 上蔟方法

2.3.1 人工拾取法

人工逐头拾取适熟蚕,收集一定数量后及时送到蔟室,均匀投放在蔟具上。此方法能做到适熟上蔟,但很费劳力,特别在高温时,蚕老熟齐一,要组织好人力及准备好蔟具,同时上蔟动作要轻,以防损伤蚕体。

2.3.2 自动上蔟法

利用熟蚕向上爬行的习性,在蚕座上直接放置蔟具,让熟蚕自动爬上蔟具结茧。此方法省力且工效高,但难以全部让蚕都能适熟上蔟。生产上实际操作为,先拾去初熟蚕,当熟蚕达30%~40%时,盖薄薄一层桑叶,然后将蔟具放在蚕座上。为了促使蚕老熟齐一和及时入蔟,可采取以下措施:大眼起蚕要分批饷食,分批饲养,使同一批蚕能老熟齐一;在见熟5%时添食蜕皮激素,可促使蚕老熟齐一;使用月桂醇、樟脑油、庚醛、鱼腥草等“登蔟剂”。

2.3.3 振落上蔟法

先人工拾取初熟蚕,待蚕大批成熟时,用枝条或大蚕网放在蚕座上,吸引大批熟蚕爬上,再取出枝条或蚕网,将熟蚕振落在蚕匾或塑料薄膜上,然后再收集撒放到蔟具上。此方法简便工效高,但易损伤熟蚕体。条桑育可直接取出桑条以振落熟蚕。

3 蔟中管理

3.1 清 场

将游离在孔外找不到茧位置的蚕捉出另行上蔟。一般春蚕在上蔟后24 h,夏、秋蚕在上蔟后12~18 h。一般清场1次,但在清场后的5~6 h需再检查一下,捉出漏蚕。

3.2 光 线

熟蚕有避光性,防止蔟室偏光和强光直射,保持光线均匀。

3.3 通风排湿

清场后要及时敞开门窗,加强通风排湿,清除蚕沙,撤去蔟架层间隔离的薄膜,保持蔟室通风、清洁、干燥。

3.4 调节温湿度

蔟室内要保持温度23~25 ℃,湿度60%~75%,营茧期温度适当提高。上蔟后如遇22 ℃以下的低温,会影响熟蚕进孔速度和入孔率,要用微火多处加温,使蔟室温度保持24 ℃。

4 采 茧

4.1 适时采茧

在适宜温湿度春蚕和晚秋蚕7~8 d、夏秋蚕5~6 d,蛹皮呈黄褐色为采茧期。

4.2 手工采茧

用手指将蚕茧从方格蔟的孔中捅出。

4.3 采茧器采茧

用一块与方格蔟横径等长的木板,按照蔟孔的距离,依次在木板上钉上小于格孔的短木棒制成采茧器。用采茧器在方格蔟上成排捅出蚕茧。

4.4 分级采茧

先剔除死蚕烂茧,再采薄皮茧、双宫茧,最后采好茧。采下的茧要按照GB9176-1988桑蚕茧分级、GSBW40001桑蚕茧下茧实物样照标准分级装篮。

5 注意事项

一是方格蔟上蔟,要求熟茧老熟齐一,可采用在蚕儿10%见熟时,添食蜕皮激素。

二是搁挂时蔟具不可与墙壁相距太近,防熟蚕爬上蚕室四周。

三是上下层蔟片要挂在一直线上。因熟蚕排尿时本能地将尾部伸出格外,上下层在一直线上就不会使上层蚕尿污染下层茧。

四是各地因地制宜选择蔟架用材。

猜你喜欢

清场竹片蚕茧
竹片粗铣连续化定向进料系统设计与试验*
靶场全地形快速观测清场车系统
矩形竹片剖分模型在竹筒开片中的应用1)
蚕茧与飞蝶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少年的羽毛
清场
卖蚕茧
猪八戒新传之抽数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