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健康大数据作用凸显数医融合有待升级

2020-12-15刘馨蔚

中国对外贸易 2020年12期
关键词:武汉大学医疗疫情

文/本刊记者 刘馨蔚

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在病毒溯源、疫情监测和预测、分析国家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武汉作为疫情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采取关闭离汉通道等系列举措。在自身遭受有史以来最大损失的情况下,为全国乃至全球抗疫争取了宝贵的时间,做出了重要贡献,成为全球抗疫样本。

在此特殊背景下,由武汉大学和中日友好医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第二届健康医疗大数据论坛”(下称论坛)于11月12日在武汉举行。主题为“公共卫生与健康医疗大数据”,探讨大健康产业发展趋势,共谋产业未来前景。

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产业发展助推器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校长窦贤康在论坛上表示,在过去的近一年里,荆楚大地、全国乃至全世界经历了一场疫情的考验。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大数据技术在病毒溯源、疫情监测和预测、分析国家复工复产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相关管理规范和建设日益完善,未来医疗健康大数据的采集挖掘效应、分析利用质量和数据存储量都会以几何倍数增长。”窦贤康称。

国家卫健委体改司副司长杨志光也表示,大数据在疫情监测分析、精准防控、促进人员有序流动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

疫情期间,卫健委建立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开辟线上抗疫第二战场。数据显示,一些第三方平台互联网诊疗资源增长20多倍,处方量增长10倍。

近年来,卫健委在全国建立了国家数据中心、区域数据中心和应用发展中心,与11个省份签订了协议。在全国建成900多家互联网医院,2200多家三级医院实现院内信息共享,超过7000家二级医院提供线上服务。前不久,还表彰了50家先进单位,助力应用创新,形成上下左右整体联动态势。

“要持之以恒加快健康医疗大数据发展,明确方位、找准方向、把握大势才能领导未来。”杨志光说。

在大数据环境下,如何组织健康信息、实现有效服务,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研究中心主任马费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在大数据环境下,健康信息需求量非常大、增速特别快,要求从业者用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式去组织信息。

其次,由于健康信息需求的多元性、多样化,需要行业建立健康用户信息需求的标准,以及需求的一致性。通过这种语义信息建立用户健康信息需求之间的关联,从一种需求了解到另外一种需求。

马费成表示:“关联开放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应对大数据对医疗提出的要求和挑战。”

后疫情时代,医疗消费需求呈现多层次、多元化的升级态势。美年大健康集团董事长俞熔表示,对于高质量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和愿望,以及科技创新所带来的医疗品质和服务品质的提升给行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也是推动未来医疗健康产业黄金十年发展的助推器。

“可以预见,未来优质的医疗服务仍然是非常重要的矛盾,会激发行业结构性调整,医疗服务行业也会更加注重个性化。同时,健康数据会在医疗健康的各个细分领域大放异彩,流量入口和健康大数据将成为新兴医疗资本。”俞熔说。

大数据存在产权不明确、隐私保护等问题

武汉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董辅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院长毛振华在论坛上表示,中国的大数据技术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拥有二维码、健康码等便民的产品,但目前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是产权不明确。数据是由每个人产生的,对于收集信息的部门或平台,产权是否属于他们?谁有权利拥有这个数据信息?这是一个大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的话,数据的追踪使用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

其次是隐私保护的问题。毛振华建议,要解决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问题,需要加快填补数据在立法方面的空白。同时,应建立独立的数字经济监管机构,并在国家卫健系统中建立专门的健康医疗大数据监管系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日益增大,“互联网+医疗”的新趋势正在凸显。

“我们医院每天的数据量应该超过深交所。”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副院长万军说道。他认为,医疗行业的数据与AI有高度的契合,目前这些数据还在沉睡,正在被唤醒,有待进一步挖掘。

万军介绍,近年来,中国慢病的发病人数在快速增长,与其相关的疾病占中国总医疗负担的70%,由慢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5%。当下,慢病已经成为国家公共卫生的重要问题。

“如果互联网+医疗助力慢病管理的研究能够实现突破,将对这一情势有很大改善。”万军称。

万军建议,互联网医疗要走得更长远,必须完善互联网医保制度和结算体系,加强互联网医疗的行业监管,鼓励医疗机构与企业合作研发,进一步促进医疗和信息技术的融合。对于患者而言,应加强教育,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加强对互联网医疗的了解、认可和信任。对于医疗机构而言,应筑牢质量与安全的生命线,以患者为中心,守护生命全周期,普及新理念,注重医工交叉融合,培养互联网思维。

疫情暴发初期,在线问诊量疯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在线问诊人次超过2000万。然而,好大夫在线市场总监霍键认为:“尽管如此,也并不能认为互联网医疗的爆发期来了。随着疫情逐渐平稳,问诊量自然开始回落。如果想长期保持住用户对在线问诊的需求,靠的还是提供足够优质的服务。”

中国医疗资源仍然短缺,武汉将建万亿级产业集群

华夏时报CEO、知名财经评论家水皮表示,中国当前有两个趋势,一是继续城市化,这个趋势不会变;另一个是老龄化越来越明显。两者结合起来判断,未来康养事业会成为新的经济点、新的风口。

“疫情使得公共卫生防护提到了应有的高度,从我们最初的应对和欧美国家对疫情应对的对比中可以看到,中国基础医疗设施仍然严重匮乏,包括人力也十分匮乏。尽管欧洲和美国应对疫情的策略不太对路,导致感染人群一波又一波,但他们的医疗设施并没有因此崩溃。这个就是我们跟发达国家的差别,也是未来需要补齐的短板。”水皮指出。

金螳螂企业集团副总裁孙德华也认为,中国医院的资源还是短缺的,看病难仍然是一大问题。“随着老百姓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未来医院等建筑建设将随之加强,康养市场的需求是巨大的。”孙德华说。

大健康产业是以医疗服务为主体,覆盖全生命周期,包括健康管理与促进,健康保险、医疗服务、药品与医疗器械制作、信息产业等战略的一个庞大的产业。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陈家伟介绍,当前,湖北省正在推进四大服务。一是拓展“互联网+医疗服务”综合监管,医疗服务评价、疾病预防控制服务与监测等重点应用,推进互联网医院医联体信息化建设,建立并推广使用健康湖北公众服务平台。二是优化“互联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搭建家庭医生与签约居民的互动平台,进一步优化就诊流程,提升和改善患者就诊体验。三是创新“互联网+公共卫生服务”,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加强对传染病等疾病的智能监测。四是完善“互联网+药品供应保障服务”,促进药品网络销售和医疗物流配送规范发展。

“要完成这些任务必须不断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推进互联互通的全面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健康中国建设已经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随着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共享互联互通,在助推全面深化医改,转变健康医疗服务模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陈家伟说。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陈红辉透露,根据《武汉市大健康产业规划(2019—2035年)》,武汉要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大健康产业链条,建设世界级万亿大健康产业集群。

“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建设与开发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下一步,我们将在规划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推动健康大数据融合共享、开放应用。”陈红辉说。

猜你喜欢

武汉大学医疗疫情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战疫情
校训展示墙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李斌雄 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