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施策略
2020-12-14陈海
陈海
摘 要:近年来,国内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进步,教育领域的发展水平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学前教育的开办能够帮助孩子在正式步入基础教育的大门之前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將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体系当中,不仅能够将传统文化渗透至孩子的学习进程中,同时也能够丰富教学内容,调节课堂氛围。本文主要从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入手,探讨当前阶段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碰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传统文化融入策略,旨在为促进学前教育水平的进步指出明确的方向。
关键词:学前教育 传统文化 实施策略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5.031
随着时代的发展,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给予了孩子的教育问题足够的关注。合理开展学前教育工作,能够为孩子更好地融入基础教育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就目前情况来看,传统文化教育虽然获得了人们更多的重视,但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呈现出了多种多样的问题。为了学习传统文化而刻意开展的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过于刻意,而且过分注重形式,与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难以契合。在这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探讨了学前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融合策略,希望能够为培养幼儿对于国学的兴趣、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贡献一分力量,也希望能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开拓一条新的道路。
一、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文化属于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既包括礼仪、书画,也包括民俗、历史,我们不能只是将传统文化视为书本上的材料,而是应当引领孩子深入探索文字背后的内在含义。首先,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当中,能够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意识。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能够为孩子的发展提供引导性的作用,强化孩子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能够在道德层面上予以孩子约束,能够在精神层面上予以孩子丰富。对于学龄前儿童来说,他们不仅需要在有限的学前教育阶段中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更需要在头脑深处树立起正确的行为标准,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从而更好地投入未来的学习环节当中。其次,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当中,能够促进孩子文化素质的提升。传统文化中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仍然能够熠熠生辉,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当中,能够促进孩子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的进步,通过让孩子了解历史,汲取更多有价值的文化内容,让孩子获得心灵上的成长。最后,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当中,能够帮孩子树立起健全的人格。传统文化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是未来的社会栋梁,需要承担起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适当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能够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丰富,提前帮助孩子了解为人处事的道理,学会与他人沟通和交流的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二、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工作的开展问题重重
就目前情况来看,在许多教师和家长的眼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较为单一,内容也十分枯燥乏味。尽管国家和教育部门大力推进传统文化与教育领域之间的融合,但许多教师仍然缺乏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当中的意识,只是围绕着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讲解,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能够取得的成果十分匮乏,许多教师仍然未能明确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当中,也未能真正认识到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2.学校和家长的支持程度待提升
立足于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发现,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都存在着诸多的不足。家长们更加希望孩子们能够掌握更多的外在技能,却忽视了对孩子内在培养的重要性。而学校方面,也希望能够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学习方面的进步,对孩子精神与心灵上的浇灌重视不足。另外,还有部分学校和家长虽然支持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当中,但却未能找准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举例来说,部分家长主动带领孩子学习传统文化,但却只注重了解传统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内涵。许多学校会举办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让孩子们穿上汉服,执起毛笔写写画画,但却并未告知孩子为何要这样做,这样做有何意义。这种传统文化教学只是形式上的教学,更像是孩子为了配合大人所做的游戏,难以发挥真正的教育作用。
三、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施策略
1.选择恰当合适的教学资源
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能够接触更加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为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国学培训班,孩子们需要阅读大量的经典文本,但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却普遍较差,这样的教育形式不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将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体系当中,要求我们能够有针对性地选择经典文本,充分考虑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选择与孩子日常生活更加贴近的文本内容,例如《三字经》《百家姓》等。在孩子使用的课本当中,还可以适当增加配图,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便于孩子深入理解所学内容。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将传统文化内容以图片、动画等形式展现在孩子面前,让孩子能够通过趣味性的形式走进传统文化,领悟传统文化精神。
2.融入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法
新时期的学前教育应当更多地借助已有的资源,加强对于孩子精神层面上的引导,培养孩子对于传统文化及国家和民族的热爱。因此,我们应当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趣味性,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举例来说,我们应当为孩子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选择在教室当中设置专门的传统文化宣传角,在这一区域悬挂水墨画、张贴毛笔字,放置与传统文化有关的绘本,营造正面积极的传统文化氛围。其次,教师应当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学习能力,有针对性地调整传统文化教学方法,丰富传统文化教学内容,引领孩子加深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其三,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孩子参与到专门的传统文化活动当中,将更多传统文化内容以趣味故事的形式分享给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获取更多的传统文化知识。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传统文化活动时不可一味地照抄照搬,可以适当融入本土传统文化内容,并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处在学前教育阶段的孩子学习的传统文化内容。
3.激发孩子的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相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其他课程而言,传统文化教学涉及的内容较为枯燥,对于孩子的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教师只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孩子逐步丧失对于传统文化学习的兴趣。人们常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教师在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孩子对于传统文化的好奇心,既要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也要结合恰当合适的课后作业,引导孩子将所学习到的传统文化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举例来说,教师在与孩子分享孔融让梨的故事之后,可以鼓励孩子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及生活中的小伙伴,并将这种精神贯彻于实际。
综上所述,采取恰当合适的方式将传统文化融入于学前教育体系当中,不仅能够实现学前教育向基础教育的良好过渡,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应当积极主动探寻传统文化与学前教育之间的融合路径,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受传统文化,感悟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曹欣雨、关立新《传统文化融入学前教育的实施策略》,《产业与科技论坛》2019年。
[2] 胡振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一日活动的策略研究》,《新课程(综合版)》2019年第6期。
[3] 朱丽娜《基于新媒体的传统文化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策略研究》,《山西青年》2019年第11期。
[4] 李丹兰《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学前教育相融合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思考》,《读与写》201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