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历史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融合研究

2020-12-14李丹梅

关键词:高中历史学科传统

李丹梅

摘 要:高中历史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记录了时代发展与文化变迁的过程,其中蕴含的许多内容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性的作用。引领高中生学习历史文化知识,能够让高中生深入领悟历史文化发展的魅力,感悟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发展特征。高中历史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相应的共通点,二者之间的融合不仅能够为高中历史教学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同时也能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提供有效的路径。本文主要对于高中历史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融合进行了研究,从挖掘高中历史教学内容中潜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入手,探讨融合教育工作开展的路径。

关键词:高中历史 传统文化 认同教育 融合研究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7.025

高中历史属于一类综合学科,在引导学生了解历史背景的同时,能够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风貌。高中历史学科本身就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诸多的相似之处,二者融会贯通,同步发展。积极主动的促进高中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教育之间的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奠定更加坚实的历史文化基础,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束缚,打造更具现代化特征的新型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本文主要对于高中历史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融合进行了研究,旨在为促进高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更好更优开展贡献一分力量。

一、高中历史学科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

近年来,伴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进步,高中历史学科涉及的内容也在不断丰富,覆盖的范围也越来越宽泛。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高中历史学科的教学体系中,不仅能够丰富历史学科内容,同时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我们可以根据高中历史学科涉及的主体内容将其大致分为多个不同的领域,例如法律体制、人文观念、汉字文化等。首先,在中国古代法律体制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法律文化典籍,也构建了形式丰富的法律文化制度,例如,《唐律疏议》《唐六典》《元典章》等,这些法律制度都是在历史文化不断发展的进程中生成的,记录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历史文化以及法律进程的推进情况,为后世法律体制的更新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为厚实历史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依据。其次,在人文观念这一方面,“仁义礼智信”是自古以来流传下来的行为准则,引导着一代又一代人严格约束自身行为;“和而不同”要求我们能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明确不同类型文化之间的异同点,以包容的态度看待不同类型的文化。而许多传统文化当中的理論观念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有了新的表现形式,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最后是与汉字文化有关的内容,汉字是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人们需要通过借助汉字将历史的发展风貌记录下来,代代传承。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为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开辟了良好的土壤,自黄帝、炎帝时期以来,我们正式步入农耕文明时代,经过数千年来的发展,历史进程不断推进,传统文化不断丰富,我们也步入了现代社会,汉字的演变也从最初的甲骨文、钟鼎文,转化成为后来的篆、隶、楷、行、草,直至今日,仍有许多人旨在通过文字记录历史风貌,传承中华文明体系中的优秀文化。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栋梁,高中生有责任也有义务承担起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肩负起引领历史文化不断发展的义务,因此,必须树立起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于传统文化的自信心。

二、高中历史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融合路径

1.体现文化认同的优势,加强传统文化的认识

伴随着时代发展水平的不断进步,国家以及教育部门对于高中历史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历史课程不能再局限于传统的仅仅只对于历史文化知识进行讲解的这一单一方面,还应当成为促进新一代学生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认同形成的新生土壤,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精神的生成与发展。高中历史与传统文化之间的碰撞让学生能够立足于全局的角度之上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形态,加强对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格观念。纵观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主流文化的发展形势在不断演变,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再到宋明时期的程朱理学,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形成,每一个历史进程前进的脚印都记录着中华儿女树立文化认同所取得的优秀发展成果。许多传统文化当中的内容在无形当中彰显了历史的发展特征。通过回顾古代诗词,我们可以发现,其中许多诗词的创作背景皆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我们可以从中领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豪迈气势,也能够从中感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爱国情怀。这些诗词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索,通过观望古代先人们远去的背影,探寻历史文化发展的路径。

2.探寻全新的教育路径,展现文化认同教育特征

高中历史文化教学不能仅仅只局限于理论知识教学这一单一层面,更应当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历史知识获得精神层面上的丰富。因此,高中历史教师需要打破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壁垒,以包容开放的态度看待历史学科,以历史学习为主要脉络,关联相应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引导学生逐步挖掘历史文化背景下潜藏的文化核心。相对于其他类型的学科而言,历史学科涉及的内容多而繁杂,从本质上来看,历史学科本就是不同领域杂糅发展成果,其中既包括与政治、经济相关的内容,也包括与文化、科技呼应的内容,教师可以以传统文化为辅助理解的形式,加深学生对于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的记忆深度,同时培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以及历史文化的喜爱,鼓励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完善自身头脑中的历史文化知识架构,为后续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

3.适当拓展教学的内容,激发学生对文化的认同

立足于高中生的角度上来看,学习高中历史不能将历史作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所构建而成为大的文化背景来看待,而是应当树立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学习理念,将高中历史学科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引领,探寻行之有效的历史学科学习方法,促进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融会贯通,让传统文化能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重新焕发光彩。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其他的材料搜集形式适当的丰富历史学科教学体系,为学生学习历史文化积累更多的素材,让学生能够充分领悟到加强传统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历史学科能够转化为加强学生理性认知的辅助工具。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学科并非一门独立存在的学科,而是与其他学科之间都有着融会贯通之处,因此在进行高中历史文化知识的讲解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应当跳脱出单一思维模式的束缚,以文化认同观念引领教学工作的开展,加强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使高中历史知识与传统文化交汇构建的历史框架能够更加清晰明确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升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深度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强化新一代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有力的文化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瑾《历史教学与传统文化认同教育的融合》,《山西教育(教学)》2019年第12期。

[2] 赵希英《高中历史教学视角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教育论坛》2018年第17期。

[3] 刘斌、张宏、苗丽娜、周俊茹《浅析大学生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4] 曹圣军《国际理解视野下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中国教师》2018年第6期。

猜你喜欢

高中历史学科传统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高中历史“问题+”课堂模式构建的实践探究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浅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体系的新变化
“超学科”来啦
少年力斗传统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