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沙成塔,从善如流

2020-12-14黄会芳

关键词:聚沙成塔数学知识传统

黄会芳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其运用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既可以使学生对我国文化有深度了解,还能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心与责任感,实现将学生培养为现代化高素质人才的教学目标。基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基于聚沙成塔,从善如流的文化教育理念,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融入数学教学中,使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文化层面深度学习数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品质,进而促使学生数学学习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 初中数学 教学方式 DOI:10.12278/j.issn.1009-7260.2020.24.016

初中正值学生思维启蒙与数学学习的关键时期,如若教师无法在此时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中,那么学生就难以学习到数学中的文化知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与良好的数学学习能力,这将会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素养与能力发展。所以为有效改善这种不良教学现象,为初中生的数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应重视传统文化与数学教育之间的关联性,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将传统文化有效地融入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对传统文化与数学知识共同学习,实现聚沙成塔的文化教育效果,使学生能够将我国优秀的数学文化不断地传承下去,并使学生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良好发展,确保初中数学教师开展数学教育的实效性。

一、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意义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是一门枯燥与深奥的课程,如若让初中生直接学习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学生不仅难以提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难以认识到数学学习对人类生活发展的重要性,那么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会日益下降,将会一直形式化地学习数学知识,这就失去了开展初中数学教育的根本意义。但是如若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数学文化学习氛围与数学学习环境。学生不但能够从数学文化的学习中,深刻地了解到我国数学家为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以及数学对于人类生活发展的重要意义,还能够不断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主动且积极地学习课本中的数学知识,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促使学生数学素养、文化素养与数学综合能力的不断提升,使学生真正获得良好的数学发展。所以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正确且深刻地认识到文化教育的意义,将传统文化知识融入数学教育中,使初中生能够从文化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形成正确的文化意识,形成正确的人格品质,引导学生朝着更高层次的方向良好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教学方式

1.开展数学文化活动

在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数学文化活动的教学方式,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学习我国优秀的文化知识,全面地了解与学习数学知识,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这种趣味化的文化活动方式,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课本中的数学文化知识,亲身经历数学文化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并使学生能够从数学文化活动中,增强对数学定义、定理与公式的理解,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与数学学习能力,加快学生数学能力提升的步伐。此外,教师应注意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组织学生开展趣味化的数学文化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对数学学习的畏难与抵触心理,使学生能够从数学文化活动中,真正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与学习魅力,真正爱上数学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而使学生将优秀的数学文化精神传承下去,获得长远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一元二次方程》这节课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方程的数学文化活动,让学生在课前收集相关的数学文化资料,看一看哪个学生收集到的文化资料全面。以这种趣味化的数学文化活动形式,全面激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能够初步了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的数学家就能解一元二次方程了,比如他们是这样描述的:已知一个数与它的倒数之和等于一个已给数,求出这个数。而教师应从旁观察学生的文化探究情况,及时给予学生专业性的数学文化指导,使学生能够深化对数学文化的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文化素养与数学学习能力。

2.在教学中穿插数学故事

我国数学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古代算数的许多研究成果里面,就早已孕育了后来西方数学才出现的先进思想方法,近代也有不少世界领先的数学研究成果,就是以华人数学家命名的,所以衍生出来许多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数学故事。在开展初中數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这些文化背景故事教学,运用趣味化的数学故事,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加强对数学文化知识的了解,自主且深度探究其中的数学知识,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数学学习效果。同时,使学生能够从中国数学史的发展历程中,深刻地认识到数学在人类发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学习数学课本内外的优秀数学知识,丰富对数学文化知识的理解,并有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心与责任感,使学生能够形成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弘扬下去,使教师能够真正将初中生培养成为高素质高能力的数学人才。

举例来说,在学习《圆》这节课时,教师先根据初中生的数学认知情况,为学生讲解在我国数学发展史上,很早就提到圆的数学故事。比如,古希腊三大几何问题之一——化圆为方,即做一个与给定的圆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最早研究化圆为方的是安纳萨戈拉斯,接着诡辩学派代表人安提丰首先提出了用圆内接正多边形,逼近圆面积方法来化圆为方的数学故事,启发学生对数学文化知识的深度思考,使学生能够自主探究圆的数学知识。之后,教师应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使学生能够深刻地掌握相关数学与文化知识,学会运用圆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数学综合学习能力的不断提升。

3.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随着时代的不断改革与发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越来越成熟,其中多媒体因其可以视频、声音与动画一体化呈现的特点,更是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而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技术,将传统文化应用到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将枯燥性数学文化知识转化为生动形象的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学习课本中的数学文化与数学技能知识,促使数学学习效率与数学学习效果的不断提升。从根源上消除教师直接为学生讲解数学文化知识,学生难以产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不良学习现象,以及无法学会数学知识的不良教学后果。与此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观看数学文化视频的过程中,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数学文化见解,使学生能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学习数学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民族自信心,并使学生能够对数学文化知识形成深刻认知,促使学生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发展。

举例来说,在学习《相似》这节课时,教师先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播放《易·系辞上》:“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的诗词,以及学科上解释相似的数学文化教学视频,使学生能够从直观的数学文化视频中,学习到相似的数学知识,如,如果两个图形形状相同,但大小不一定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相似。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文化探究,使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深层次的数学文化交流,强化学生的数学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将我国优秀的数学文化知识传承下去,高效地掌握本节课的数学知识。

总而言之,将传统文化融入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是初中数学教育发展,与学生数学发展的实质需求。初中数学教师应基于聚沙成塔,从善如流的文化教育理念,创新对学生的数学教学方式,使得传统文化能够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共同学习数学文化与技能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数学文化认知能力与数学综合学习能力,从而使学生能够真正学会与学好数学这门学科,将学生培养为时代所需的应用型数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戴家利《聚沙成塔,从善如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和初探》,《语文课内外》2018年23期。

[2] 郑芬《聚沙成塔,从善如流——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思考和初探》,《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5期。

[3] 王建珍《试论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中的渗透教学》,《中外交流》2019年26期。

猜你喜欢

聚沙成塔数学知识传统
博采众长 聚沙成塔 一路星光 有您相伴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博采众长 聚沙成塔 一路星光 有您相伴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博采众长 聚沙成塔 一路星光 有您相伴
博采众长 聚沙成塔 一路星光 有您相伴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老传统当传承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