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探究
2020-12-14王昱霖侯婉琪沈洋王祎爽
王昱霖 侯婉琪 沈洋 王祎爽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被翻译成不同的语言版本流传于不同的国家,但很多文学作品在翻译后并不能够让他国人民完全感受文学作品想要表达的涵义。由于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与语言习惯不同,翻译者要充分考虑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尽量保持原意进行翻译,要充分考虑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翻译出更易于读者理解的诗歌,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诗歌 翻译 中西方文化 差异
不同的历史背景、政治、法律、信仰以及经济等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以及行为规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环境。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都是通过语言的交流来完成的。而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实质上是文化的翻译。我们要根据中国人的阅读习惯对英文作品进行翻译,才能更好地把文章的精华翻译出来,更有力地促进文化的传播。
一、古诗翻译过程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1.风土人情的差异
不同的地域具有不同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习惯的差异进行合理化的翻译。例如,在称谓上,西方国家对于亲人的称谓较少,除 mum, dad, grandpa, aunt, uncle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他的几乎都不用。而在中国,则格外注重这些,面对不同场合不同对象有着不同的称呼,具有严格的区分,更不可能直呼长辈的名字。这样的差异存在于方方面面,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作者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进行合理化的翻译。
2.宗教方面的差异
宗教信仰对于西方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
响,这种影响在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例如,英国大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在英语诗歌作品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基督教的影子,例如angel、monk等。最明显的差异是,在欧洲中世纪,教权高于一切,宗教凌驾于皇权之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一个国家的政治、科学和文化发展。而中国的宗教居于皇权之下,无权干扰国家政事,多呈现为一种文化现象。
3.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差异
总体而言,西方诗歌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更为奔放热烈,而中国诗歌在表达感情时则更为含蓄。除此之外,在表达过程中,也更喜欢自谦,例如,自己的意见为“浅见”“愚见”,称自己的孩子为“犬子”等。这些在翻译过程中如果进行直译非常容易引起歧义。除此之外,一些事物在特定的文化中具有特定的情感色彩,例如,“green-eyed”在英文诗歌中常用以表达眼红,而在直译时则被翻译为“绿眼睛的”,这是因为英文中的“green”可以引申为“嫉妒”。这也就说明了相同的事物也有可能代表不同的情感色彩,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翻译者对文化背景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其所蕴含的思想。
4.价值观念的差异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环境下,中西方在某些方面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念,比如说,在西方国家,人们的个人观念深厚,非常喜欢强调自我,追求自由,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如
“ self-image (自我形象)、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self-absorption(自我专注)、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养)”等。故此西方社会盛行的是“individualism(个体主义)”。而中国人认为个人主义是一种自私自利的思想,更喜欢强调集体,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对于涉及价值观念的句子,如果直译,很容易引起不必要的冲突。进行翻译时需要更充分地把诗歌作品所蕴含的中心思想表达出来,避免造成歧义,更规范地对诗歌作品进行翻译。
5.思维方式的差异
思维方式的差异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地域差异造成的文化起源不同,从而影响着民族的思维特性。中西方语言的表达具有非常强烈的差异,特别是在诗歌方面,由于西方国家更注重逻辑思维能力,更注重细节,因此,他们的诗歌作品中句子的完整性更强。而中国诗歌更注重悟性,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但整体性更强。除此之外,中国文学作品的思维方式更为感性,更强调伦理和求同,而西方文化则理性清晰,更强调科学和求异。
6.地理位置的差异
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东风是和煦的春风形象,东风来了也就意味着到了春天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而西风在中国人的认知中总是和寒冷的冬日以及愁绪等相联系,多代表萧瑟与别离。例如,宋代辛弃疾的《昭君怨》中一句“落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所描绘的就是一幅凄凉景象。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对于东风与西风的理解则是恰恰相反的,比如,在约翰·梅斯菲尔德的《西风歌》中,西风代表着春风。钱歌川先生在《英文疑难详解续篇》中介绍,西方国家的“east wind(东风)”是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英文诗歌作品中的“east wind”之前的形容词都是极其凛冽的。这和中国对于东风西风的认知正好相反。这说明,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背景,语言的运用也就有所不同。
二、古诗翻译过程中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策略
1.分析诗歌题材的表达重点
在翻译过程中,要着重注意体裁的特点。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特点,也具有不同的翻译技巧,翻译过程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手段也不尽相同。相较于其他体裁,诗歌的文学性和艺术性更高,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其文化背景以及作者背景,找到诗歌表达的重点,才能够更好地将原诗歌想要表达的意蕴表达出来。
2.合理利用动态对等策略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很多不同的词语能够表达相同的意思,而很多表面意义相同的词语又有着不同的深刻含义,如果进行直译,很容易扭曲原作者的意思。因此,在翻译过程中,我们需要合理利用动态对等策略,在保持原文意思不变的情况下根据文化差异对诗歌进行翻译。
3.异化为主,归化为辅
在诗歌翻译过程中,常常会使用到异化翻译和归化翻译这两种翻译方式。异化翻译指的是根据作品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翻译,能够更好地呈现原作品的意蕴,帮助读者理解原文内容,阅读难度较低。而归化翻译指的是最大程度地对原文进行直译,能更贴近原文的语言文化,但不利于读者理解作品内容,阅读难度会升高。两者各有各的优势,诗歌翻译过程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策略。例如,“The water that bears the boat is the same that swallows it up”。如果按照归化翻译,应翻译为“载着小船的水也能够吞没小船”,而如果按照异化翻译的策略,根据中国人的语言習惯,应该翻译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样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文的内容。
4.利用再造性叛逆手段
文学的翻译,特别是诗歌的翻译,是译者在原文阅读基础上的艺术再创造。如果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诗歌进行直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就会产生歧义,这就背离了原作,而根据文学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进行艺术性再创造,则能够忠于原作。例如,在翻译《古别离》“不恨归来迟”一句时,许渊冲和Fletcher有着各自的表达。Fletcher的翻译为“Your late return does not anger me”,虽然翻译更贴合原句,但少了一丝韵味。而许渊冲则翻译为“Your late return brings me less woe than your heart being stolen away”,让人感受到了女主人公的牵挂之情。
总之,翻译是充满艺术性的,是智慧火花的闪现。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认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此,在全球一体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在诗歌翻译方面,我们要更多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不断提高自己对于两种语言文化的熟悉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取长补短,争取达到“信、达、雅”的翻译境界,帮助更多的人欣赏到优秀的外国诗歌作品,为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周丁丁《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谈英语诗歌的翻译》,《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2年第9期。
[2] 刘情情《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英语诗歌中“大海意象”的翻译》,暨南大学2010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