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教育信息化在教育中的优势

2020-12-14刘明涛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0年12期
关键词:校本资源信息化

刘明涛

教育信息化是国家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教育信息化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国家致力于从基础设施、数字资源、人才培养、关键技术等方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对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校信息化管理比传统管理模式更高效

学校的信息化管理覆盖很多方面,大体包括学校管理、教学、教研、课外活动、宣传、后勤服务、家校沟通等各个方面,建成了智慧校园体系。

以“云服务平台”为基础,通过信息化大数据,实现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之间的互联互通及共享资源信息。同时,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校园建成信息化的综合校园,实现校园的计算机联网和信息资源共享,建立教育科研信息基础,建成完备的校本资源系统,实现功能齐全的网络管理系统。

智慧校园建设,要做好规划设计,学校主要依托学校云管理平台和教学平台,实现信息化管理全覆盖。

一是在学校管理上推行微校应用。微校是一款基于微信的应用,可以实现行政审批、考勤管理、设备报修、学校通知、班级管理、校务巡查、家校沟通等多项功能,使学校管理信息化成为常态。

二是在教育教学上优化教学模式。利用集备课、智慧课堂、练习检测、网上阅卷、分析管理于一体的跨终端教学应用平台,能够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智能地进行一对一教学,实现大数据下的智能化分层教学,让时时可学、处处能学、个性化学习成为可能。

二、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校本资源

校本资源空间建设为教师备课提供了资源存储及共享空间。校本资源空间建设能够实现的功能有:学生在线预览、在线点播、在线自测、导学答疑、设定访问权限等多方面。良好校本资源体系的构建,更加有利于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

1.资源管理更便捷、更高效。教师将资源上传到空间,经过资料管理员审核,保障了资料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同时可以对资源进行实时监管。教师对自己的资源也可以进行管理。教师对本学科资源可以进行评价,学生也可以对任课教师的资源进行评价,系统还可以进行自动评价。

2.资源库更丰富、更方便。资源库中的资源可查询、收藏以及使用。资源库给教师提供了多种专业化的工具,可以把常用的教案作为模板使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从而减少教师的工作量。

3.资源推送更便捷。教师可以通过智慧平台与学生随时进行资源交流。

4.任務下达更方便、更及时。信息化更方便教师进行任务下达、学生进行任务接收。

5.作业布置更方便。教师可

以针对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推送习题和布置作业,学生也可以在线上完成自己的作业,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6.组卷更合理、更高效。从题库中教师可以进行组卷,通过线上的方式组织在线考试;也可以把需要的试题卷打印出来,通过线下考试,让学生在教室里完成。

三、信息化教学体系比传统教学体系更有利、更优越

信息化教学体系可以通过“手阅+网阅”,扫描采集作业和考试数据,并通过大数据分析,生成学校、年级、班级成绩分析报表,形成学生错题本和成绩分析报告,为教师、学生减负增效,促进学校因材施教,帮助学生精准提分。信息化教学体系相对于传统教学体系,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方面。形成年级、学科成绩分析数据,一个页面即可方便地看到多个全校整体数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及时全面的依据。

2.教师方面。大数据平台可以提供针对学生的学习数据情况,教师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可以明确学生薄弱知识点所在,从而了解学生需要学习什么,更精准地开展教学活动。

3.学生方面。每次检测后系统会自动生成学生的错题本,不仅要求学生进行错题重做,而且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学情自动生成个性化的巩固练习,智能推送学习资源及练习题目,一方面节省了时间,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

4.家长方面。通过App(或相关软件)每周、每月推送的学习报告,及时了解学生的考试成绩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帮助学生攻克重难点。

四、教育信息化让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更及时

教育信息化可提供家校互动系统、学校权威信息、学生个性信息以及优质学习资源,是家庭与学校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

1.信息准确性。信息来自于

学校日常管理、日常教学、物联网应用。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可以更直观、准确地反映教师和学生的日常工作、学习状态。

2.教学资源丰富性。汇聚优质资源、校本资源,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优化课堂的主要学习与交流阵地。

3.沟通及时性。重要通知App和短信双重提醒,确保100%到达。

4.大数据共享性。对教学及学生情况一目了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给予更多关爱。

5.沟通畅通性。移动、联通、电信,本地、外地号码均可使用,沟通无阻碍。

6.成长同步性。通过专属的存储空间,可以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并能够永久保存,与学生的成长一致,体现关怀。

7.教学针对性。给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详细信息与针对性的服务,展现学生特性。

8.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的拓展性学习,可以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表现。

9.安全保障性。教育信息化自带实名制通讯录,保障学生安全。

总之,教育信息化具有强大的功能和优势,它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教学体系及家校、师生间的沟通方式。教育信息化目前已成为大家关心的重要问题,成为人们对教育发展的期望,成为在更高起点上促进教育更大发展的重要力量。

猜你喜欢

校本资源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我给资源分分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