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境高意远 光华咏传

2020-12-14朱政

中华瑰宝 2020年12期
关键词:程砚秋唱词京剧

朱政

《锁麟囊》是前辈大师留给后世宝贵的艺术财富,是程砚秋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其最喜欢、最看重的剧目之一。它集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在唱腔上以传统技法为基础,创造性发挥旦角的演唱技艺,广收博取,向世人展示了别具一格的『程腔』。

2020年,是程(砚秋)派名剧《锁麟囊》诞生八十周年。“四大名旦”之一、京剧大师程砚秋先生的这部代表作,自1940年首演于上海黄金戏院以来,受到一代又一代观众的推崇与喜爱,春秋更迭,常演不衰,历经八十载,几乎一直活跃于京剧舞台,成为名副其实的传世经典。这出戏也因在声腔的创造、唱词的安排、表演的设计上取得的杰出成就而被举为程派艺术的魁首之作。时至今日,在整个京剧艺术的历史长河中仍熠熠生辉,有耀人之光彩。

一炮走红

创作一部优秀戏曲作品是不容易的,而创作一部能成功流传于世的作品则更为不易。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虽无太平之日,以歌舞演故事的京剧却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旦角逐渐占据主流。随着诸多流派的产生,梅、尚、程、荀在舞台上争奇斗艳,京剧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

1939年,应程砚秋之邀,翁偶虹根据《剧说》中的一则故事进行剧本创编,因戏中一个关键性道具—绣有麒麟、装满奇珍异宝、寓意美好的“锦袋”,翁先生便将剧名取为“锁麟囊”,全本共十五场。故事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富家小姐薛湘灵,在富贵无常的人世中,如何因当年的仗义助人而得报恩和救助的感人故事。

程砚秋先生学养深厚,不仅是一位天才型、刻苦型的旦角演员,而且在艺术上有高度的自觉性。早在1927年北京《顺天时报》首届旦角名伶评选中,他就与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一同被举为京剧“四大名旦”,名满梨园。正红之际,为了艺术有更好发展,1932年至1933年,他又自费游学西欧六国,考察国外的表演、导演、化妆、音乐和舞台等艺术样式。一年多时间,大大增长了自己艺术的见识,后来他还希望有朝一日能赴欧演出,把程派艺术传播至国外。

长期扎实的舞台实践,高深精湛的表演技艺,高屋建瓴的艺术审美,这一切为成就《锁麟囊》提供了深厚的滋养。“艺不惊人死不休”,一部凝聚了大师无数心血的巨作,一经上演,便走红沪上。据江南名丑刘斌昆先生回忆,程砚秋当时与黄金大戏院订了四十天演出合同,但是新戏《锁麟囊》一经上演便反响极其热烈,欲罢不能,竟演出二十五场之多,最后程先生载誉离沪北上。

思想意义

谈及京剧《锁麟囊》剧本创作的缘起,翁偶虹在其《知音八曲寄秋声》中回忆:“《剧说》里面的素材只是一个轮廓,连个具体的人名都没有。我先探讨这个故事所赋予的内容,人物故事的结局应是皆大欢喜的团圆场面,蘊藏着喜剧的因素。但是程先生所需的‘喜剧,并不是简单的‘团圆‘欢喜而已,他需要的是‘狂飙暴雨都经过,次第春风到吾庐的喜剧意境。”到“团圆”一折,现场观众确实有此体会。

文艺作品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意义,是程砚秋十分看重的。未经世事的薛湘灵于春秋亭赠囊,告诉了人们要扶危济困。“小小囊儿何足道”,表现人间大爱,又引人深思,在炎凉的世态之中,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戏文所述“我只道铁富贵一生铸定,又谁知人生数顷刻分明”,人生真难料,今世难为人,劝诫人们:做人不要过于功利,善待他人也是福报自身。

“花园”中薛妈的境遇,是让人同情的,谁能没有难处,谁又能一生顺遂。“没有长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那时的薛湘灵已经褪去一身骄纵,对于人生,经过生死磨难之后,仿佛进入灵魂的思考,见性明心,似顿悟了一般。每每看到此处,观众也常常沉浸在戏中,乐声如诉,被“一霎时”蕴藏的哲理感染,浸润着身心。戏内戏外与生活交织,触及心弦,也或许有一刻,会随着演员的表演而落下眼泪。

对于戏剧,思想性有不同的层次和内涵,物质层面的感受,思想层面的启发,灵魂层面的教育,不同的人体验是不同的。

艺术创造

程砚秋一身正气,不拘一格,有不同凡俗的艺术个性。在《锁麟囊》中,唱词及创腔上他均有很丰富的创造。唱词方面,京剧的唱词,多为规则、整齐的上下句对应结构,句法有规可循。一般而言,京剧的板腔体唱词多是由“十字句”(《贺后骂殿》:遭不幸老王爷晏了御驾,贼昏王篡了位谋乱邦家。)和“七字句”(《女起解》: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构成。而《锁麟囊》的唱词创腔一反常规,程砚秋特意让翁偶虹“在句子里加上一些似乎不规则而实有规则的长短句,有聚有散,看似参差不齐,其实还是统一在旦角唱词的规律上”,别有一番韵味。如:

【二黄快三眼】这也是老天爷一番教训,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可叹我平白地遭此贫困,遭此贫困,我的儿啊。把麟儿误作了自己的宁馨!

【西皮原板】那一日风光好忽然转变,霎时间日色淡似坠西山。在轿中只觉得天昏地暗,耳边厢,风雨断,雨声喧,雷声乱,乐声阑珊,人声呐喊,都道是大雨倾天。

每演至此,演员的演唱真是如珠落玉盘,幽咽婉转、若断若续,令人回味无穷。“词之为体,要眇宜修”,《锁麟囊》剧的唱和词,均达到了一定艺术境界。据资料记载,这出戏的腔是由通天教主王瑶卿与程砚秋一起创造的。为此,程先生经常出入大马神庙。从拿到剧本到演出,他花费了巨大的心血,而实践证明他的付出是成功的。腔妙词佳,是这出戏成功最核心的艺术要素。深厚的艺术根基,造就了风采辉煌的艺术高峰,也使得这出戏被程派演员、广大戏迷、票友们不断学习与传唱。

《锁麟囊》极具观赏性。除去唱腔,还有两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服饰,薛湘灵的服饰或绚丽多彩,或清新雅致,总是让人眼前一亮。比如“选妆奁”“春秋亭”“归宁遇水”“花园珠楼”“三让椅”“团圆”,每一折戏女主角的装扮都有变化,而且设计十分考究,贴合人物身份、地位和处境。二是表演,开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产生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然后出场,小姐在梅香的搀扶下边唱边做,舞台之上极富艺术的美感,如诗如画,“婉约绮媚,举动多宜”。

薪火相传

《锁麟囊》对于程迷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一出戏,演员常演,观众常看,可谓京剧舞台的常青树。作为观众,笔者也深有体会,在剧院每次看迟小秋《锁麟囊》的人都特别多,正如剧院的工作人员所说:“《锁麟囊》好看啊,看的人多,票房好。”也曾有戏迷感叹说:“《锁麟囊》什么时候演都是那么火。”事实确是如此。但这个“火”,并不同于如今的“流量明星”,这背后一定有千锤百炼的艺术功力,有演员不断的积累与辛苦的付出,也有角儿或流派极强的市场号召力。

在表演上,程派艺术要求演员腰腿有一定的功力,如果没有扎实的幼功,或者疏于锻炼,那么台上举手投足就会显得生硬,缺少委婉含蓄之美。“珠楼找球”是观赏性较强的一段表演,有相当的彩头。这段表演设计也是几经锤炼。不过令人遗憾的是,程先生无影像资料存世,以致当今程迷无缘一睹大师艺术之风采,但是通过后代传人仍能欣赏程派表演的舞台风貌。

程砚秋曾说:“我们戏曲艺术的传统非常丰厚,老前辈们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表演技术,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经验,但也要看我们如何去继承它,去运用它,去发展它。”程式为艺术服务,对戏曲程式的运用要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要正确认识程式并合理运用程式。但程式不能乱用,不能脱离人物。是技,也是艺,作为演员,既要掌握其形,又要追得其神。

当代京剧观众看到的《锁麟囊》舞台艺术风貌,已经过几代艺术家的传承和历史的洗礼。一出戏历经从创作首演成功,到大师前辈苦心磨成定本,再到占尽芳华后的心头未竟之憾。穿过历史的云烟,沿着艺术的脉络,这出戏有程派“五老”(新艳秋、王吟秋、赵荣琛、李世济、李蔷华)合演,有“音配像”“像音像”“京剧电影”各种版本的演绎。令人欣慰的是,程派艺术已多次走出国门,京剧《锁麟囊》也随迟小秋赴欧演出传播海外,大师的夙愿终于通过另一种形式得以完成。

一出戏如同人生,有喜有悲,戏中与人为善、助人为乐的宝贵精神,如春风化雨,启示教育世代后人。八十个春秋,历经几代程派演员的演绎、传承与发展,《锁麟囊》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筛选,如今依旧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在中年一代的程派传承者也已开枝散叶的今天,只有守护好流派艺术的土壤,方能传承经典、续写荣光。

猜你喜欢

程砚秋唱词京剧
唱词(外一首)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那唱词本上,满是回忆
广西文场的曲词艺术特征研究
砚田勤耕秋为收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