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改革,向“深度”漫朔
2020-12-14吴瑕
吴瑕
【摘要】根据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学校要查摆存在的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工作思路。基于我校教学实际,我们认为要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依据教师目前的发展基础、个人发展规划,以及自我发展诉求,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努力构建一支研究型教师团队,形成梯队“长链式”的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深度”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专业成长 深度阅读 深度教学 深度教研 学习品质
一、问题表述
我校是一所城镇中心小学,现有学生2700多人。近年来,我校有近70%的学生是新市民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养等悬殊较大,家长大多是务工人员,自身学历不高,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时间对孩子进行学习辅导,只能给孩子提供有限的学业支持。从义务教育学业监测分析报告来看,我校需要重点解决的主要问题有:
(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我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青年教师缺乏教学经验,专业研究缺乏明确目标,中老年教师的发展诉求不强。
(二)课堂教学质量不高
部分教师教学随意性较大,解读教材不透不深,课堂上关注自身的“教”较多,而关注学生的“学”不足。所以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真正实现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学校切实加强课堂管理,一是教学基本常规的管理,二是课堂教学评价的管理。
(三)学生学习品质不佳
从监测的直接结果来看,学生的学习品质存在问题,如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持久的学习兴趣等。
二、解决思路
基于我校的现实情况,学校要遵循教师的成长规律,依据教师目前的发展基础、个人发展规划,以及自我发展诉求,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梯队,努力构建一支研究型教师团队,形成梯队“长链式”的发展模式,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深度”上下功夫,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一)点面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在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我校立足实际,点面结合,努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1.骨干领航
充分发挥特级教师周有利校长的专业所长,建立“名师工作室”,不仅在专业上做引领,还以他自身的专业追求、人格力量来唤醒、感染教师们,激励他们树立发展目标,找到专业方向,培育专业激情。指导教师书写自己的故事,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规划好专业发展这个大课题。
2.规划推动
教师依据目前发展基础、个人发展愿景(五年规划),以及自我发展诉求,建立专业发展成长档案,通过建立教师成长档案,实现教师的不断反思和终身学习,有目标、有计划地自我发展。学校从市教坛新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四个不同层次制订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成长五年发展规划”,建立“骨干教师成长档案袋”,利用网络化电子档案袋的系统建构,对教师进行跟踪、引导、督促与随访。
3.团队发展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我们在校内组建教师专业发展团队,建立“教师毅读社团”“教师草根工作室”“教师帮扶团队”等,形成“校长负责,教务处专管,骨干帮教”的管理体系。利用“骨干引领”“名师导航”的方式,推动教师梯队的形成与发展,不断以磨课、赛课、上展示课等形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青年教师加以培养,期望丰厚教师们终身从教的底气,鼓足教坛新星们奉献讲坛的士气,历练教师课堂教学的灵气,加速青年教师的成长。
(二)课堂教学改革,走向“深度”
佐藤学曾说过:“课堂改变,学校就会改变。”改变的是学生的精神面貌、教师的成长样态、学校的文化意蕴。要想撬动课堂教学这个支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就要在“深”字上下功夫。
1.让“深度阅读”成为一种需要
阅读是提升教师文化素养的必由之路,而专业化的深度阅读则更有针对性。
深度阅读就是指深入学习思考:一是要读一些有关政策分析、学习教育前沿的热点、难点问题,学习先进学校的典型案例;二是学习课程教学、心理学、高效课堂等方面的理论知识。教师层面,我们开展了“深深打动我的心——朗读之美”专题活动,包括“课文范读之美”(语文教师为主),“文學欣赏之美”(级组阅读展示),“专业阅读之美”,如骨干教师读专著,组内共读一本教育教学杂志,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批注式、反思式、推荐式),“名师引领之美”(名家名师讲读书)。学生(班级)层面,我们开展了“教室空间之美”(打造阅读空间,设计会阅读的教室),“早读吟诵之美”(古诗文诵读),“阅读分享之美”由三个方面组成:生生或师生午读分享交流,每班一本读书漂流本,年级诵读比赛,“作家进校之美”(作家进校园分享交流),各班要有自己的阅读计划(阅读什么、如何阅读、阅读怎么样)。此外,家长亲子阅读、美文推荐阅读,让“深度阅读”成为师生发展的一种需要。
2.让“深度教学”成为一种常态
“深度教学”就是教师课堂上如何组织学生“深度学习”。“深度教学”不是学习内容、教学方式的艰深复杂,而是在知识呈现和学习知识的方式上,在情感参与、自我管理、价值引领等方面的整合上如何更好发展学生素养(以学会学习为核心,也就是核心素养)。深度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由一定任务驱动的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协同、自我建构、亲身经历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并慢慢发展高阶认知和高级情感的生命历程(教养和学力)。
3.让“深度教研”成为一种现实
通过教学高质提升育人高质,这些都提供了很好的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校本教研应思考的主要内容、关键环节和实施路径等。我们开展“负责任而有意义的教学改进”为主题的校本教研行动。实现这样的教学改进改变教研的行走方式,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思考:
坚持一个核心:育人核心。从学科角度的知识技能到三维目标,再到学科核心素养、学会学习素养,是学科教学与育人目标(立德树人)的不断统一和完善。课堂学习是人生重要的生命历程,学生在这个旅程中不仅是在学习知识,更是在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进行各种奇妙的发现和难以忘怀的体验,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科素养。所以,这是为学生的终身成长打基础、负责任,是从教学到育人目标的改进。
倡导两种思维:一是课程意识。校本教研就是要立足本学科的素养目标,从单元、年级、学段以及课程角度去研究探达素养目标内容体系结构。要有课程观照,不是就一篇教一篇,要有结构化、整体化的课程视野。二是项目思维。项目化学习是系统的学习设计,体现的是一种深度学习,项目思维也就是一种变革思维(开放、协同、联结、迭代)。
实施三种路径:一是建立学习共同体。教研组、备课组根据学科选用部分骨干教师成立学习共同体,针对学科特点,分关键环节精准落地研究(不能面面俱到)。二是用好课堂评价表。课堂教学评价要发挥实质性价值,结合使用课堂观察量表,倒逼教学改进,主要考量学、教、评的一致性。三是进行案例研究(剖析)。选择典型课例,对教学目标(教案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剖析,还可以同构异构比较研究。
落实四个关键环节:一是学情研判(分析)。对本班、本学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兴趣等能够有基本的把握。二是教材解读。教学设计的前提是对学情的把握,而最主要就是对教材的解读,至少对本单元和本教材的知识要素、重难点精准把握,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内容。三是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教案设计是静态的,教学设计有静态也有动态生成。包括教学目标、学习内容、学习过程以及学习效果检测等。还要重点关注作业的优化与设计。作业设计的质量、学生完成的方式和结果也是考量、检验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因素。四是学习方式。学生学的方式与教师教的方式是无法分割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学科化,以学科的方式参与学习,掌握学科的思维方法,这是学科凸显学科味的重要因素(学什么和用什么方式学是统一的)。
(三)多措并举,培养良好学习品质
1.构建愉悦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愉悦,学生才敢于亲近教师,才会主动而又心甘情愿接受教师的教导。同时,当学生在内心愉悦的状态下才能主动获取知识或技能。这个愉悦就不仅仅是指学习活动中的游戏和表面看来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而是指通过师生良性的对话与交流,在主动参与的实践中自己发现、探索、掌握知识。
2.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方法
我们教学追求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学法指导,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适应性,能够有效促进教与学的统一,增强教与学的合力,确保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高质高效地完成。优化学生的学习方法,要求教师通过一定途径对学生进行学法传授和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并能灵活运用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3.制订课堂教学评价表
基于我校坚毅教育核心理念,强调教师相信学生潜质,尊重学科特质和关注学习品质,要求学生要主动学、坚持学和反思学。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三个维度,注重目标导学、设疑问学、探究研学、迁移悟学和评价促学五个环节,彰显“三维五环”的“质心课堂”深度学习模式。构建学校“质心课堂”教学评价细则,研制“质心课堂”教学观察量表。以深度课堂评价表倒逼我们的课堂,倒逼教师理念和行为的转变。我校课堂教学评价表突出学科本质(学习内容)、学习特质(学习方式)、协同高质(学习关系),课堂上更多地关注学生是否精神饱满、积极参与学习,是否能独立思考并清晰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是否能认真倾听、协同学习;是否善于反思、及时总结,从而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等,培养学生良好的學习品质。
教育质量的提高,任重而道远。我们力图通过多种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多措并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