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国产剧中令人担忧的“涵化”

2020-12-14李雪

锦绣·上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电视剧传播效果

内容摘要:中国电视剧自诞生以来对受众的世界观进行了实时、动态的构建,在官方的调控与引导以及创作者自身的努力之下取得了良好成果,但是,在各方资本涌入市场的创作环境之下,免不了出现鱼龙混杂的情况,其暴露出来的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本文从电视剧的涵化作用这一视角,分析解读不同题材的电视剧对观众的“涵化”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涵化理论;涵化作用;电视剧;传播效果

一、涵化理论的概念和意义

按照李普曼的观点, 在大众传播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 人们的行为与三种“现实”发生着密切的联系: 一是实际存在的“客观现实”,二是传播媒介有选择的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即拟态环境, 也叫“符号现实”,三是人们在自己头脑中描绘的“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即“主观现实”。它是人们的现实行为的依据。

20世纪60年代,美国传播学家、媒体暴力研究专家格伯纳提出了电视涵化理论,又称“培养分析”或“教化分析”。主要针对电视暴力内容对儿童以及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受众屈从于他们长时间接触的电视所呈现的价值观和世界景象,形成了缓慢、累积的效果。

二、不同题材电视剧建构的“符号现实”

电视剧提供的“符号现实”对人们的影响有目共睹,人们不可避免地受到电视媒介的培养作用。其行为、思想、情感、价值观念都会受到电视所构建的符号现实的支配和诱导,观看电视时间越长的受众,涵化作用越明显。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历史剧创作十分活跃。历史题材与电视这一大众媒介结合产生出强大的感召力,且历史剧的剧集一般都较长,当受众观看历史剧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种认同的态度,把剧中所描绘的历史景象当成真正的历史,并且成为一种历史常识。创作者用表征历史的符号添加上现实的某些因素,创造出一个不可能完全符合历史真实的“符号现实”。即便是历史正剧也常常出现基本的史实性的错误。如《康熙王朝》中的孝庄太后常常以“孝庄”自称,但这实际上是她死后的溢号;真正攻破明宫的是李自成的军队,在剧中却成了清军。

其次要提到的电视剧类型是备受老百姓喜爱的家庭伦理剧。90年代初《渴望》《孽债》等家庭伦理剧用高尚的人物道德情操展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抚慰了当时焦躁不安的社会;90年代末以《牵手》为代表的一系列婚外恋题材电视剧集中展现了社会生活中婚姻家庭复杂的矛盾因素,引发人们对婚姻与责任的思考;2007年的《金婚》以来,家庭伦理剧的表现更加多元化,如婆媳两代人的碰撞,女性家庭地位的改变,城乡代沟等。但随着消费思潮的盛行,对娱乐和物欲的追求等左右着大众的神经,引发了婚姻与道德,血缘与利益冲突等社会乱象。创作者们费尽心思塑造出完美的主角人设,以迎合受众的消费心理,受众被带入电视所提供的世外桃源般的“符号现实”中,沉醉于电视所构建的幻象之中。

三、电视剧中建构的“符号现实”作用于受众的“主观现实”的过程及影响

从涵化理论角度将认知与行动联系起来看上述三类电视剧的传播效果,一些担忧在所难免。

中国人历来相信以史为鉴,认为有一种隐含的内在联系存在于历史与现实之间,受众希望能从历史中获得在现实中无法被满足的心理补偿。某些历史剧为了迎合市场,满足受众的猎奇心理,刻意制造“陌生化”、“奇观化”的效果。历史被伪造和消费,真正的历史形态难以体现,受众只能在电视所构建的“符号现实”中消费重塑后的历史。此外,历史剧中常常有着大量权力阴谋、自相残杀、专制暴力、清除异己的情节和画面,受众在长期的一部接一部地观看中会认为这是历史转型期中的常态,造成价值混乱,甚至容忍这些行为的延续和深化。在长期的培养过程中,加之历史教育不到位的情况下,受众极可能将这些历史画面融合进自己的“主观现实”,导致历史真相的退位和隐身。

家庭伦理剧拥有着众多不同年龄层的受众,其涵化作用的影响是较大的。以2018年热播的电视剧《都挺好》为例,剧中塑造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女强人苏明玉的形象,呼应了网生代女性意识的高扬,但对苏家其他男人却存在过于丑化和弱化的嫌疑。明哲和明成在物质层面都显得捉襟见肘,不能很好地尽孝。剧中却对明玉的能力进行了夸大,几乎没有她摆不平的事,只要出钱就能解决。剧中树立了一个比较绝对的、以金钱多少为职业评判、人生价值评判的单一标准。长此以往则会受众的错误认知,造成社会乱象的风险会逐步加大。

四、应对“涵化作用”负面影响的对策

目前,我们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国产电视剧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呈现出人文主义追求的人情、人性、人生价值。

1、尊重历史,去伪存真

在历史剧的创作中,只有抛幵个人的感情因素,尊重历史、深入了解历史才能真正地完成好一部历史剧。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过分“神化”古代帝王,历史有其局限性,历史人物也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在历史剧的传播中,通过真实全面的塑造历史人物,体现出历史人物的局限性,才可以使受众形成科学的历史认识。

2、立意温暖,解读美好

考虑到电视剧中那些令人担忧的“涵化”,与其一味地暴露现实问题,不如巧妙地用艺术处理的手段去转化现实矛盾,安抚民心。一部温暖的现实题材电视剧会通过其逼真的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感染受众的心灵,启发并培养观众向上的人生态度。 2020年江苏卫视热播的都市情感剧《当幸福来敲门》即以轻松幽默的笔触和平易近人的叙述方式消解了社会痛点,积极发觉人性之善,体现出温暖立意和正向价值,收视率和口碑均获佳绩。

3、受众掌握解读电视的主动权

作为受众在消费影视的过程中应意识到电视所具有的涵化效果,理性对待其正面价值和负面效果,尤其是在这个媒介融合的时代,受众不仅要掌握收视的主动权,也要拥有解读电视剧的主动权。观众观看电视剧主要不是接受电视剧内容的“规训”,而是要集体参与、評论吐槽和分享意见,避免被“异化”与“物化”,这样才能够在娱乐、休闲的基础上净化心灵,培养其先进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乔治·格伯纳,拉理·戈罗斯.与电视共同成长:涵化过程[J].新闻与传播评论,2004(10):88-100.

[2]李茂民.历史题材电视剧与当代文化价值观建构[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3]周红丰.涵化理论研究现状及其趋势探讨[J],新闻传播,2012(05):20-22.

[4]杨晓峰.构建和谐社会与国产电视剧的培养理论分析[J].电视研究,2007(12):51-52.

作者简介:李雪,1995年12月,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泰安,学生,硕士在读,单位/学校: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方向:当代电视剧研究。

猜你喜欢

电视剧传播效果
大众狂欢到政治泛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农村传播的渠道与效果研究
以《红高梁》为例浅析从小说到电视剧的改编
线索与议程设置:提高党报传播力引导力的切入点
明星微博在社会公益活动中的传播功能与效果研究
企业微信生态圈的信息传播机制及效果分析
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编排与发展出路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IP热潮下网络文学影视化的理性发展
影像圆融:小议多元叙事视角的选择性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