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音乐游戏有效开展的思考

2020-12-14朱国美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有效开展音乐游戏幼儿园

朱国美

摘要:《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它将音乐活动的内容溶于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创编动作。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中最易为儿童接受、喜欢、理解的一种综合性艺术形式。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世界中充满欢笑、荡漾歌声、自我表演的快乐王国。

关键词:幼儿园;音乐游戏;有效开展

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纲要中对游戏在幼儿身心全面发展作用的肯定、音乐游戏也是幼儿游戏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入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享受音乐、理解音乐、改编歌词、创编动作,从而使幼儿在教育情感上获得漂亮的陶冶。音乐游戏满足了幼儿的好动性和表演欲望,所以,音乐游戏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个活动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学的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时期是学习音乐的启蒙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根据《纲要》要求,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基础,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一、幼儿园音乐游戏开展必要性

音乐,本身旋律优美,富有节奏,深受幼儿喜爱,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主要是逐句跟唱模仿,只注重歌词的记忆和旋律的掌握,忽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兴趣的培养,使得幼儿的音乐学习过程充满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从而影响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后续发展。音乐和游戏,都是幼兒喜爱的活动,都具有娱乐性,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教师经常将两者相结合,丰富音乐活动的教学内涵。音乐游戏引入幼儿音乐教学活动,多种音乐游戏形式,如表演游戏、歌唱游戏、竞技游戏等极大地丰富了音乐教学活动,打破了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使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有了多样化的组织形式,教师的授课方法变得灵活多变,这就极大的吸引幼儿的学习兴趣和上课积极性,使教师的教学达到更理想的效果,并大大提升教学效率。

二、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幼儿爱上音乐课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由于幼儿年龄小,学习动机与活动本身就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因此,我经常用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比喻使音乐活动充满情趣,尤其在教材趣味化、设计趣味化上下功夫。

1.教材趣味化。我在选择教材时,总是尽量选择从歌词到音乐、从体裁到形式、从结构到风格都能贴近幼儿生活、体现儿童情趣的教材。有些教材要经过改编、加工以后才有趣味,如:《手指歌》原来五段歌词最后两小节的节奏都是┃××┃×-┃,就显得很枯燥,经过改编,我就增加了四分、八分、十六分等节奏,如“妈妈洗衣服┃哗-┃哗-┃”;“姐姐拍皮球┃嘭嘭嘭 嘭嘭┃嘭嘭嘭┃”等,孩子们感到十分有趣,这样既是唱歌,又有游戏,同时还能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设计趣味化。教育活动设计的好坏,往往决定着这次活动的成败,因此我对每一个音乐教育活动,都要根据教材对结构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使之情节化、承上启下、自然过渡,这样就能使幼儿从一个音乐意境走向另一个意境。孩子们随着老师简练和游戏性的语言进入了音乐的意境,在音乐意境中孩子们不仅感受了音乐,而且表现音乐的积极性大大提高。通过老师的精心安排,使幼儿感到有趣味。

三、开展多元化的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有多种形式的表现形式,可以说幼儿园常见的游戏类型如表演游戏、手指游戏、绘画游戏、体育游戏等都能与音乐相结合,让幼儿边唱边玩。在设计音乐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只需要考虑音乐的内容和特征,然后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来开展音乐游戏。

手指游戏具有动静结合、活动量小的特点,简单易操作,在音乐活动中开展手指游戏不会因为游戏量大而挤压了音乐活动的学习时间,造成喧宾夺主、虎头蛇尾而收场。在音乐活动中采用手指游戏的一般是些可以用手势表达的音乐,如《剪刀石头布》、《合拢放开》、《小手拍拍》等,让幼儿边唱边用手指做动作,既不会太喧闹也不会太安静,恰到好处的激发了幼儿的参与热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保持集中。

四、在音乐游戏中培养幼儿节奏感

幼儿年龄小,处于音乐学习的启蒙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所以我们必须试图从音乐感受力方面着手进行初步的培养,通过各种生动有趣的游戏的方法,在提高幼儿对音乐作品方面的感受力、理解力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不仅使幼儿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幼儿的认知、独立性、自信心、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动作协调能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从而达到促进幼儿情感发展的目的。音乐是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对幼儿实施音乐教育是促使幼儿和谐发展、健康成长的一种重要手段。节奏和旋律是构成音乐的基本要求,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是幼儿园音乐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幼儿学习音乐基本技能、技巧的基础。节奏被称作音乐的骨骼,是音乐情绪和风格的重要表现手段。培养幼儿的节奏感,是使幼儿能体验感受节奏在音乐艺术中的情绪,感受节奏美,并能准确地再现节奏的能力。但培养和训练幼儿的节奏感,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幼儿因其年龄特点,大脑及身体动作的节律对音乐节奏的感受不能相互协调,所以节奏感差。因此,老师要循序渐进地通过一些简便而又富有趣味的游戏方法对幼儿进行训练。

总之,幼儿的一日活动离不开游戏,游戏是幼儿的生命。根据幼儿好动、好奇、好模仿、好创造、好参与、好表现的年龄特点,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游戏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还能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快乐地投入到活动中,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不但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音乐感受力,而且能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晓丽.利用音乐游戏整合幼儿园音乐教育资源[J].黄河之声,2016(4):65-65.

[2]翁丹枫,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J].亚太教育,2014(31):1

[3]李晖.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现状及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中,2012(11):182-183.

猜你喜欢

有效开展音乐游戏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幼儿音乐游戏教学研究
让音乐成为游戏的伙伴
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多元比较,有效开展第二轮生物复习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
浅析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工作的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