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思考

2020-12-14潘廷开

当代家庭教育 2020年6期
关键词: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初中

潘廷开

摘 要:新课标理念对教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创新能力就是其中一种。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转变传统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培育措施

【中图分类号】G 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95-01

随着时代与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竞争不单单是经济实力的竞争,更重要的是人才的竞争,创新型人才的竞争,因此,对学生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十分重要。初三是学生化学学习的开始阶段,也是学生化学理论知识基础与化学素养奠定与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创新教学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1.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1)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完成教学工作与教学任务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教学理念也发生了相应改变,化学教学大纲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为了有效满足教学大纲要求,并完成教学任务,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严格遵守该大纲要求,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教学目标进一步完成,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提高其综合能力

新课改理念要求现代教育要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学生综合能力不仅包括学习成绩、道德品质等内容,还包括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等内容。初中化学教师如果在日常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那么一定会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度,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展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化学知识是学生在初三才开始学习的,再加上这些知识具有较强的复杂性与零散性,比如,化學式、化学反应现象与规律等,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混淆。教师在教学中如果仅仅是依靠传统教学方法那么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教学任务也无法完成。因此,教师在具体教学的时候可以积极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促进教学效率与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下题:将PH=6的盐酸稀释1000倍,请问PH值为多少?教师如果直接让学生计算PH值,那么学生会感觉十分吃力,并且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述与计算推导也较为复杂,但是如果让学生思考自己生活中常见的事物,那么学生会十分感兴趣。如,大家想想我们经常喝的甜水,对其进行无线稀释,那么甜水能变成苦水吗?通过这种启发方式,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会更快且更透彻。所以说,初中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与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合理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这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促进学生化学素养的发展。

(2)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属于课堂主导者,不断的讲解化学知识,学生在下边被动的学习。而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自身的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自己成为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化学知识。作为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思考、富于探究的精神。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实际教学中,要积极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过程,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自己分析、观察以及总结化学知识。例如,在对“金属材料”该知识点进行讲解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明白铁为什么会生锈,可以让学生想想自己在生活中常见的锈铁,并且说说这些锈铁处于什么环境。如在正常情况下,铁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就会生锈,但是将油漆涂在铁上就不会生锈,而且干燥铁制品裸露在空气中也不会生锈。然后让学生自己思考并提出相关假设,比如,一是铁长时间裸露在空气中就会生锈是因为铁与空气发生了氧化反应;二是空气中存在水分子,铁与水分子接触发生反应就会生锈;三是空气与水的共同作用导致铁生锈。在假设提出以后,让学生自己开展实验验证自己推论,最后得出相关结论:铁与水和氧气等物质发生共同作用会发生铁生锈等化学现象。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还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问题探究能力的提高,并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3)改进化学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化学实验的作用不可替代,但是实验并不能长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知识难度的不断加大以及内容的不断增多,学生十分容易会失去学习兴趣,并且对化学实验也失去探究兴趣。因此,针对该问题教师要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思想,通过改进化学实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学生在学习中最大的兴趣、最持久的兴趣不在于实验而是在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有吸引力。教师只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透彻的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并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从而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对实验教学进行开展,通过对实验的创新与改进增强实验效果。同时还要对化学中部分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以此激发学生对实验的持续兴趣,从而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提高学生对实验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并通过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与解决能力。例如,对下列实验的改进:先配制一个浓度合适的石蕊试液,在配制的时候水和酒精一定要比例合适,将滤纸全部都放在石蕊试液中,然后晒干。在实验的过程中,给所有学生发一张滤纸,在滤纸上滴上NaOH溶液,与石蕊作用变蓝现象非常明显。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将水、NaOH溶液、稀盐酸、NaCl溶液滴到同一张的滤纸上,通过不同颜色的显现,证明石蕊试液对酸性、碱性、中性溶液有明显区分。在做完实验以后,可以让学生提出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并且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要进行认真审查,确保不存在不安全因素则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展实验,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自己的设计、动手操作与分析总结,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自身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散性思维的发展,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分析自己在实验中出现各种结果以及意外问题的发生,再加上教师的引导,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现代教育中,新课标教育理念要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之一。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有效促进化学教学的全面发展。因此,化学教师要提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视度,促进学生综合能力提高以及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益华.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法[J].西部素质教育,2018.4(22):85

[2]陈红霞.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思考[J].甘肃教育,2017(10):109-109

[3]杨国军.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东西南北:教育,2018(05):290-290

猜你喜欢

化学教学创新能力初中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