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效的数学课堂结构

2020-12-14张丽

锦绣·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创新

张丽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在素质教育的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已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数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高效课堂可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进行阐释。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从教师的角度讲,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才是好课堂,能让学生们对所授知识感兴趣的老师才是好老师。构建高效课堂是现实教育背景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教育教学质量的生命在课堂,在研究课堂教学。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创新

一、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叶圣陶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给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结构指明了方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动学习者,教师是指引者,改变了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从而优化数学教学课堂结构。

课堂教学应自始至终都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组织好教材,采用好的方法,不仅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更重要的还要学会学习方法。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这就迫切需要创新的教学模式。即:复习课,主要有“五个阶段”的课堂结构。从组建知识结构→学生独立练习→ 小组讨论→教师讲解→学生自已订正。练习课,主要有“三个阶段”的课堂结构,即:巩固阶段,重在“双基”→深化阶段,变换练习,重在思维训练→综合阶段,发展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新的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训练,加强信息反馈:灵活多样,反对机械搬用模式。

二、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结构,选用新的课学结构,必须同时倡导推行现代教学方法。应从只研究各种教材的具体教法,转向以现代教学论思想为指导,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角度来研究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新课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以往“注入式”、“满堂灌”教学变成了“自主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更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更好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想让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是我们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一是良好的自学能力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坚强后盾。对于小学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学会创造,掌握一套适应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在任何时候学习任何一种知识时都能“处处无师胜有师”。为此,教师有必要更新观念,研究数学的智慧,分析数学的方法,努力使学生像数学家那样去学习、去思考、去发现、去应用、去创造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比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上课时带着这些问题听讲,而对于在预习中已弄懂的内容可通过听讲来比较一下自己的理解与教师讲解之间的差距、看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有不同,哪种好些;课后复习——学生可先合上书本用自己的思路把课堂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然后自己归纳出几个“条条”来。同时,教师应加强对书本例题的剖析和推敲,研究每个例题所反映出的原理,分析解剖每个例题的关键所在,思考这类例题还可以从什么角度来提问,把已知条件和求解目标稍作变化又有什么结果,解题中每一步运算的依据又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已有的知识,这类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求解等等,促进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二是领会、挖掘教材编排意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教材是死的,人是活的。新课标要求教师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教师不能认为让教材再现就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必须经过再加工重新创造,使教材“新鲜出炉”,更大程度上把知识的教学伴随在培养态度、能力的过程之中。我曾听过一节“认识整时”的课,讲课的老师从第91页的主题图引出了课题,接着在师生互动中认识整时,动手操作拨“整时”后教师指导正确写整时,最后以第92页的插图来巩固对整时的认识。整节课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落实得很扎实。可讲课的老师对插图并没有物尽其用,只是看一幅说一幅,缺少了有机的结合起来观察与讨论,难免令人感到浪费了珍贵的教学资源。实际上,教材中的插图都是经过编写教材的老师精挑细选,几乎每一幅图都不止一层意思。因此我建议授课的老师把第92页的插图(一位小朋友一天的生活、学习时间的安排)以“先分后总”方式加以诠释,即先让学生自主选择插图讲解图意,巩固对整时的认识,再让学生综合起来看这几幅图谈谈自己的感受。尽量让学生主动的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结合起来,体验到数学学习是有价值的,并有意识的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渗透要养成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三是充分了解学生为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保驾护航《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充分了解学生,对于打造数学高效课堂教学至关重要。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可以避免课堂教学中教与学脱节的现象;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可以引起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共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可以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编写导学案及备课从了解学生入手,学习不是学生被动的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在他们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知识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教学前对学生摸摸底,针对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结构的建构与重组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要想深入了解学生一定要与他们建立互动的关系。

三、总结

新的教育教学模式下,要想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教师的素质和学生的品质非常重要,两者结合,才能相得益彰,共同进步。经过自己的教师实践与总结,反思与创新,只有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比其更高,更有效,才能真正提高課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学.中小学数学[M].2001.

[2]蔡静宜.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探析[J].名师在线,2016(05).

[3]张欣.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5(10).

[4]许钢伟.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策略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0).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创新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