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类院校舞蹈表演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与思考
2020-12-14孙雪楠
孙雪楠
摘要:在当今各行各业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自从教育体制改革高校不断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获得空前发展,“艺考热”的充分影响以及市场饱和性和专业特殊性的双重影响,无疑将增加舞蹈表演类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压力。
关键词:舞蹈表演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思考
近年来,“艺术考试的热情”将艺术专业酿成热点,逐年增添的艺术人才与艺术产业市场的饱和程度,使得艺术专业的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竞争与严峻的就业压力。毕业生工作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如何在人才云集的招聘市场展示个人魅力,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心仪工作,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舞蹈表演专业本科生就业的主要方向
舞蹈表演专业是舞蹈学科的重要支派,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综合性。如果您想让公众看到一个成功的舞蹈,那么就不能没有优秀的舞蹈演员。舞蹈表演以舞者的身体语言为基础,通过美感的动作和精湛的技巧,演绎出角色的喜怒哀乐,展示舞蹈故事的跌宕起伏,使观众和舞蹈产生情绪共识。
舞蹈表演专业人才就业具有比较灵动的选择空间,其就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向:
(一)就任于舞蹈有关的教育工作
舞蹈文化进入校园,迎来了舞蹈毕业生进入教育行业发展的春天。毕业后一部分学生首先都会选择迈入教育领域,进入中小学或教育培训机构任教,传授所学知识传播美的理念,既能体现自我价值又能获取稳定的收入。
(二)就任于舞蹈演艺相关的表演工作
演艺团体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专业团体,由政府或者企业创办。一种演出团体,与旅游行业相关具有商业盈利价值。部分毕业生随着经验成熟,可转变为舞蹈编导或行政工作。此就业方向薪酬可观、专业对口和时间灵活,颇为毕业生就业喜爱。
(三)继续深造学习舞蹈专业
毕业后,很多学习者面对竞争猛烈的就业压力或寻找更好的自己。会选择出国深造和考研,来提升自身价值获得理想的工作。
(四)退出舞蹈生涯并转行工作
一些学生由于身体素质或专业技能薄弱等多种因素,发现自己不适合从事舞蹈职业,选择彻底放弃改行谋取发展。男生选择参军入伍,女生选择文职工作或者利用外形条件从业于飞机机组人员、模特等等其他类型的工作,少数家境好的学生决定继承或服从父母,在其他行业发挥自己专长。
(五)自主创业
由于专业或就业值期望的限制,一些不愿意受约束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开办舞蹈班或舞蹈工作室。将所学专业知识实践在社会市场中,甚至跨行业谋取发展,实现自身追求。
二、舞蹈表演專业本科生工作状况的影响因素
(一)外部干扰因素
毕业生离开校园后,将面临专业技能、文化素养、人际交往、心理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社会挑战,这将对毕业生的就业产生无形的影响。
随着各大高等院校扩招,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加,市场的需求趋于饱和。有些用人单位招聘要求“一流”。申请求职者不仅要有高水平的学历和技能,还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部分用人单位隐形歧视,限定年龄、性别等莫须有条件,增加表演类毕业生就业难度,导致就业形势越发严峻。
家庭文化素养,财务基础和育儿观念的差异对大学生的工作价值取向有重大影响。就业观念先进的家庭,越能引导和界定学生的社会关系、就业机会和劳动价值取向。相反倾向的是所谓的“铁饭碗”或体面的职业。
(二)内部干扰因素
高收入的期望值成为了毕业生择业道路上的首要障碍,有些毕业生就业观念产生了“等待一流”有岗位不签订就业的情况,即使当前有不错的待遇仍然见异思迁、得陇望蜀,期待能获得更好的就业薪酬、就业福利。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不能客观认识自己,往往倾向于跟随“别人口中的”就业岗位,盲目从众与攀比,无法确定自己的就业目标方向。同时,地域之间的经济差异与艺术发展机遇,让大部分毕业生选择省会城市工作,拒绝去西部偏远就业。就业观念过于功利化,回避待遇低,收入低的工作对物质观念过分关注,忽视高师院校学子的社会责任。
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存在差距。招聘单位都需要综合型应用人才,大部分舞蹈表演的毕业生专业与综合素养只能突出其中一个方面。第一种从专业艺术学校升学的该类学生,通常只注重专业技能相关的课程,对文化素养相关课程漠不关心,缺乏公共和专业文化知识,局限于专业技能。第二种从高考舞蹈培训班或艺考培训机构升学的该类学生,相比艺校学生专业技能薄弱,轻视专业训练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文化素养较高。并且这两类学生都会存在一种现象,通过艺考拿到大学“门票”后,没有家长和老师的密切监督,缺乏主动性开始放松学习和训练。毕业时发现面对用人单位的面试,自身存在很大差距达不到用人单位的要求,受到限制处处碰壁,产生就业压力。
三、舞蹈表演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策略
(一)审视提升自我
毕业生自身作为就业率提升的主观因素,应加强其专业技能和文化素养。不能“一刀切”地片面学习专业技能或理论知识,需要知道打铁还需要它自己的硬道理。加强技术技巧训练,大胆尝试舞蹈编创,执掌民族民间舞蹈的不同表演特色。加强塑造面部表情的表现能力,使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具灵活生动,给观众带来更为直观的视觉感受,能激发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充分利用学校公共文化资源,拓展自身专业理论文化储备量,专业理论相联合更好的展示舞蹈作品。
实践出真知,紧抓能展示培养自己专业技能的实践机会,从专业竞赛、社会实践中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累积经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加以纠正并改善自己,并为自己设定高标准。才能在申请工作时,不会因为技能不熟练和工作经验不足,从而与理想工作岗位失之交臂。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二)增添就业途径
(1)培养创业思维开展自主创业
高校应当重视关于自主创业知识的传授,鼓励表演类毕业生应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开展自主创业,创办自己的机构。有效开展创业思想教育和指导,有针对性的关注学生。帮助有兴趣的学生弄清创业方向,启迪创业思路,使学生了解当前的社会创业趋势,真正将“双创”教育落实在学生身上。注意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建议学生在学校期间从事艺术兼职工作,将专业技能转移到实际工作中,并在实践中培养发散的思维和创造能力。邀请优秀自主创业毕业生或者企业单位,分享他们的创业经验和组织运作,并在生涯规划,就业思维转变和工作准备方面为毕业生提供意见和建议。指引学生建立创业信心,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并促进毕业生创业。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竞赛,从申请项目和辩护环节逐步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并通过创新创业项目激发创新思维。
(2)“互联网+艺术教育创业”模式
在互联网高速普及应用与就业市场严峻形势的双重影响下,表演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参考“互联网+教育创业”的模式。既为传统的教育模式打开新的视野,又提供新的就业思路与方向“创新、创业、就业”。
运用新媒体技术教学将是时代所需,这种创新的教育模式将使教学方法变得多样化和有趣。打破地域、时间界定和传统大班制传学模式。例如,当前的在线教学慕课、翻转课堂、抖音等,毕业生可以建立自己的在线讲堂平台,建立在线舞蹈工作室,使用短视频或公共账号来传播自己的教学优势以展示自己,丰富自己的创业经营模式,扩大知名度并改善就业前景。当然线上教学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毕业生可以结合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根据用户的年龄,能力和需求制定个性化和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或开展在线和离线教学互动讨论模式,以解决在线教学的交流弊端,促进情感交流。网络讲学已发展成为一个新兴产业,这是不得轻忽的主流力量。毕业生在市场中仍应努力探索创新,解决求职、教学中的难题,最大限度地利用互联网提供的有用教育资源,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创业模式,实现双赢。
(三)优化学校培养与就业指导
大学是职业规划的重要时期。导致就业不理想的主要原因是对就业观念的背离与职业规划意识的薄弱。开设“针对性、专门化”的就业指导课程,甚至利用互联网去开展课程、职业测评等内容,通过在教学与测试中的问题分析,帮助学生提升自我认知度,强化职业清晰度,从而提高就业率与职业满意度。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毕业生树立准确的就业价值观,指导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调整就业计划,不偏离实际,合理调整就业期望,发挥自身的技能和优势,科学定位自己的就业工作岗位,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导向的理念。
(四)完善体系拓宽艺术行业就业渠道
国家虽然建立了健全的就业机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问题。但是,面对艺术文化产业市场缺乏制度,政府应深入分析艺术产业的就业市场,提出更加完善的就业制度。制定补贴政策吸引艺术类毕业生到西部地域、基层单位就业,鼓励企业招募艺术人才。运用法律职能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纠正就业市场上的各种歧视,建立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机制。适当控制高校的扩张,呼吁高校从扩招向教学质量转变,改善毕业生就业。指导雇主基于现实,建立科学人才招聘的概念,消除歧视性别,地区和其他因素的因素,并且不会盲目提高的门槛,导致人才流失。
参考文献
[1]李龙博.大学生就业与择业辩证关系刍议.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0年(09):10-12.
[2]孙华,屈茹,张东,界威锋,吴乙玉.“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职業生涯规划教育创新研究.中外企业家.2020年(11):177.
[3]李国斌,王宇.舞蹈专业大学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07(05):73-76.
[4]胡夏,莎日娜.中国舞蹈高等教育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艺术教育. 2011(08): 26-28.
[5]杨金莉.普通高校舞蹈专业的培养与就业策略研究[J].戏剧之家,2018(14):167+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