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慕志伟:生态校园,让教育自然发生

2020-12-14彭一皓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9期
关键词:校园生态学校

彭一皓

在慕志伟这儿,一向没有能够难倒他的事情。刚到学校时,最初是教语文,后面缺数学老师,让慕志伟上,慕志伟又开始兼任教数学。再后来,英语、体育,哪个学科缺人,慕志伟就往哪儿钉。

谈及教育,慕志伟的语言极为朴实,他说,只想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服务者,为学生、老师们做好每一项工作。在他眼里,能够被学生、老师认可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阅读推广,展未来

就任校长以后,慕志伟对阅读有了迫切的渴望,“我以前不爱读书,感觉知识储备够用,后来才发现是多么浅薄和无知。”

得知全国中语会阅读推广中心主任、河南省特级语文教师孟素琴想选择一所乡村学校,尝试通过阅读来改变教师、改变学生、改变学校时,慕志伟果断加入了孟老师的阅读项目,在孟老师的专业引领下,有计划地选择书目,展开阅读。

光自己阅读还不够,慕志伟又带动了几位老师一起阅读,并建立了一个“点亮心灯”读书群,大家互相督促,每天在群内交流读书心得。陆陆续续地,慕志伟不断邀请老师加入读书小组,到最后,全校老师都加入进来了。校务处主任张香枝说,在学校“点亮心灯”读书群里,老师每天都会分享读书心得,“上学期,老师们共读了33本专业书,用书中的知识指导教学,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一个善于阅读的学生必将有一个幸福的未来”,从2015年开始,慕志伟将阅读项目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通过开展故事会、图书漂流、经典诵读等方式开展阅读推广。教学楼上也悬挂起了“读书相随,丰润生命底蕴”的醒目条幅。

给孩子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是顺利开展阅读活动必不可少的要素。为此,学校为学生们购买了大量的好书,并在每周专门增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

学校副校长去郑州挂职回来后,告诉慕志伟:“校长,有一个绘本特别好”。当时,慕志伟并不知道还有“绘本”这样的东西,听副校长一讲,发现这东西不错,便让她利用电子版资源,在一二年级开展试点工作,让老师们有时间了就给学生读一读,结果效果非常不错。后来发现,绘本还是需要看纸质书,副校长一算,让一二年级的孩子先读起来大概需要2万块钱。慕志伟毫不犹豫地说,“好!这个钱一定要出,钱只要是用到孩子身上,我非常愿意!”面对孩子们的阅读需求,慕志伟在财务预算上一向大方,他说,只要孩子们需要读书,无论多贵都得买!

教室里有书架,廊道内有书架,楼梯下也有书架,让好书触手可及,满足孩子们随时随地的阅读需求。慕志伟说,现在,孩子们养成了一吃完饭就拿着书看的习惯,或坐在草地、或站立在楼梯间,笑声、读书声萦绕耳畔,阅读氛围特别浓烈。考虑到夏天太热,慕志伟还特地在学校走廊处种了一个葫芦架,这样一来,孩子们夏天也能坐在架子下面看书。

“構筑书香校园,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太重要了。”在慕志伟看来,学生学习的成功在于潜能的激活与释放,而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唤醒与激励,“这一切得依靠阅读来解决”。

生态教育,重自然

走进超化镇中心小学,一片绿意扑面而来。郁郁葱葱的草地、果树园,田里栽种着品种丰富的蔬菜:红薯、高粱、玉米……如今生态盎然的校园,几年前却完全是另一幅景象:杂草丛生、满眼荒地。

“刚来到超化镇中心小学时,危房非常多,我们看见房子里有废弃的木柜,想着可以用作图书柜,于是几个老师就从危房里把柜子抬出来,抬一步歇一步,好不容易抬出来了,几分钟之后,危房的墙就倒塌了。”看着倒塌在眼前的墙,慕志伟内心有些沉重,也再次感到乡村教育的不易。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虽说都是荒地,但面积可不小。看着60亩荒地,慕志伟陷入深思。经过连续几天的考察和思考后,慕志伟提出了“生态教育”的办学思想:以生态学的系统论和整体论为指导,把教育置于生态系统中,开展生态教育,营建一个文化多元共融、师生齐生共长、和谐发展的学校教育有机整体,使校园充满自然、温暖、激励和成功感的氛围,并影响、陶冶出积极向上,君子风尚的健康人格,让每一个人在校园里生活和学习都能感觉身心更加愉悦,更加和谐。

这一思想的提出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慕志伟着手开始了改造荒地的工作,带领教师团队一起种植各类树和农作物。本着“让校园更生态,让孩子更快乐”的目标,慕志伟开辟了大面积的“绿色草坪”,校门口种植了意味着“桃李满天下”的桃树、梨树,甬道两旁的花坛里栽了花卉20余种。校园里还设计了两个小鱼池、梅花桩、涂鸦墙、书写方格供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后院开辟了学生“劳动实践基地”,指导学生们亲手栽下红薯、撒播花生、种植观赏葫芦,还有青菜、南瓜、大葱、韭菜等蔬菜种植活动,让孩子们从劳动中体验着收获的快乐,“这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孩子们都觉得是在玩,他们很开心。餐桌上的食品有他们的功劳,心里会充满了自豪感。留守的孩子通过集体劳动能够有合作精神,有互助精神,有分享精神,并且把这些精神用在学习和生活中,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是很有利的。”

值得一提的是,班级文化也是其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学年开学第一周,各班都会围绕“生态教育”去讨论确定自己的班名,“花生邸、玉米巷、麦香苑、翠竹轩”等。以梅花班为例,老师和学生共同挖掘梅花文化,塑造梅花品质,健全学生人格。

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倾注着慕志伟和学校老师们的心血,每天,慕志伟都要在校园里转上几圈,心里才踏实。在慕志伟看来,乡村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均来自农村,回归生态,建设生态校园,是乡村学校的最终归宿。

生态化的校园环境下,学校的教育也倡导“自然发生”的教育。慕志伟和老师们共同研究后,提出以“相信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为课堂教学理念,制定了“三环五步”生态课堂模式(即:自学—展示—反馈三个环节,独学——对群学——组内小展——班级大展——达标检测五个步骤)。这一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先学后教为方向,以“导学提纲”为载体,以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为主要学习方式,以改变课堂教学结构为突破口,以优化学生学习过程为重点,变学生被动接收为主动参与,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充分达到让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目标。

慕志伟的心愿很简单,他希望每个离开超化镇中心小学的孩子,都能在初中、高中乃至成人以后,回忆起在这里度过的6年,全是幸福美好的回忆。

富养教师,助成长

“乡村教育要想好,教师培养少不了。”慕志伟始终认为,教师需要“富养”。所谓“富养”,就是学校需要投入更大的物力支持和人力幫助,帮助教师发展与成长。

学校开设有一门“梦想课程”叫“去远方”,然而,很多教这门课的老师,甚至连自己也还没去过远方。

采访中,慕志伟回忆起了一件让他触动万分的事情:一位老师成功申请为“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的种子教师,获得去成都为期4天的公益培训机会。基金会报销火车硬卧,慕志伟主动掏腰包补贴差价,为从未坐过飞机的老师购买了机票,并鼓励老师在结束培训后,去成都各大知名景点转一转,拓宽人文视野。谁知,这位老师结束培训后,第一时间就回来了。慕志伟好奇地问老师,“怎么不去都江堰这些地方看看呢?语文课本上有一篇课文不就是讲都江堰的?你作为语文老师,怎么不顺道去看看?”

老师的回答,慕志伟记忆犹新,“哎呀,我没出过远门,怕走丢了”。这件事情让慕志伟真切地感受到,在给孩子们赋予“去远方”的梦想之前,更应该先让老师走出去。在他的观察中,凡是走出去、在外交流学习过的老师,回来以后,包括课堂教学、组织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素质都有显著提升。

在慕志伟的鼓励下,老师们有了敢于追梦、敢于走出去的勇气。目前,学校已有种子教师10名,还有4名老师参加了真爱梦想教练计划,成为真爱梦想教练。

“您不担心老师们走出去后,就不愿意留在乡村了吗?”被问及乡村教师的人员流动时,慕志伟很是坦然,“有流动才是正常的,我从来不赞成道德绑架,要求老师们必须一辈子留在乡村为教育事业奉献。比如有的同志家在城里想回去,有的同志想去城里更好地找对象,这些都是人之常情,我们没有必要要求老师们一直留在这里。有来,有走,人员流动起来,教育也流动起来了。再说了,我们现在乡村待遇不比城里差,很多人还想来呢。”慕志伟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作为管理者,慕志伟常常强调“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比如,他会鼓励老师们自己来制定学校里的签到、管理制度,“我们要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都是老师自己来说,并不是校长说每天要几点签到、几点离校。”而当老师们有事需要请假时,除了长期离职外,都不需要向校长申请,给部门负责人写假条即可。

在学校组织培训时,慕志伟告诉所有的领导班子成员,管理者需要做好服务员的角色,尽力帮助老师解决学习、生活、家庭等各方面出现的问题,不能因为自己是校长、副校长,就扮演一个给老师下达命令的角色,“和谐的家庭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哪位老师家里有事了,能帮我就帮一把;哪位老师生病了,我总会带着班子成员前去探望。在班子成员的带动下,大家都在互相关心。一人有事、生病,另一个主动地担负起照顾全班的重任。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团队精神就会愈来愈浓。”

入选“马云乡村校长计划”后,周围的同事、镇里面的领导都告诉慕志伟:“你和市里面领导多沟通沟通,多汇报工作,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有机会到局里边再提升一下,多好呀。”听了他们的话,慕志伟总是嘿嘿一笑,坚定地告诉对方:“我不会改变,这个乡村,我扎定了!”

猜你喜欢

校园生态学校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学校推介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盱眙生态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