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预后的影响分析
2020-12-14丁雅丽
丁雅丽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的价值。方法 遵从护理模式差异分组方式,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内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49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1例,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较高,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9%vs12.2%),P<0.05。结论 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实施临床护理干预,建议采纳综合护理模式,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综合护理;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并发症发生率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29..02
脑外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会损伤脑组织,导致患者昏迷;而脑外伤发病迅速且预后差,因此临床治疗措施至关重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完善,外科手术成为临床治疗脑外伤的重要措施,但部分患者术后仍处于昏迷状态,因此被称之为“重症脑外伤”;此类患者以“恶心呕吐、感觉障碍、意识障碍”等症状为临床主要表现;若脑外伤患者处于昏迷狀态,则会对外界刺激丧失反应,从而诱发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和康复[1]。可见,在治疗期间,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为进一步体会综合护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的价值,特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内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具体分析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从护理模式差异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内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对照组(49例):21例男、28例女,年龄52~84岁,均值(68.13±12.23)岁。观察组(51例):26例男、25例女,年龄53~84岁,均值(68.15±11.3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用统计学分析,P>0.05。
纳入标准:(1)入组前均确诊为重症脑外伤患者;(2)生命体征稳定,临床资料完整;(3)血压、血流动力学稳定;(4)患者及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且为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欠缺;(2)恶性肿瘤者;(3)精神类疾病者;(4)神经系统、凝血系统障碍者;(5)躯体功能存在重大障碍者;(6)血压、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者[2]。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密切关注患者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每2 h翻身1次,避免出现压力性损伤;定期消毒水清洗伤口,无菌纱布覆盖。
观察组:综合护理:(1)病情观察:术后隔1 h观察1次患者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合理调整引流量及引流管高度。(2)呼吸道护理:气管插管护理:对气管插管深度、导管刻度做好准确记录,认真交接每班工作;插管深度应控制在距门齿22 cm左右的距离,避免双齿咬合时夹闭气管;可以借助牙垫对一次性口导管加以保护,做好以上防护后妥善固定保护套;定期检查气管插管气囊,确保充气量合适,避免由于气囊压力不当导致插管脱出。人工气道湿化:定时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流通,控制好室内温(18℃~22℃)湿(50%~60%)度,用拖地、洒水等方式处理地面,确保空气湿润;湿化气道从而加速痰液排出,可适量的增加氧分子弥散及氧分压,有效提高氧疗效果。保证患者每天液体量在2000~2500 mL/d。(3)并发症预防:科学手法对患者受压皮肤定期按摩,于身下垫翻身垫,缓解局部压迫程度。在纯棉布袋中装入8 kg干燥油菜籽,铺平并缝合,后置于患者肩胛、臀部,借助油菜籽吸热性、滚动性,确保受压局部保持干燥,有效缓解局部压力,降低压力性损失发生率。
1.3 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预后情况;预后情况借助格拉斯哥(GCS)量表评价,分值0~15分,分值越高、预后情况越好[3]。
(2)观察两组患者后期并发症(压力性损伤、深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发生率。
1.4 统计学
此研究借助SPSS 16.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观察的计量资料应用完全随机设计的t检验处理,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处理;各组数据服从方差相同的正态分布,P<0.05,显著差异。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预后情况
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较高,预后情况较好,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经护理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9%vs12.2%),P<0.05。见表2。
3 讨 论
调查发现,绝大多数重症脑外伤患者,经治疗后仍处于昏迷状态,从而导致预后较差;且患者身体素质较差,导致临床病死率、重度残疾率逐年攀升。不仅增加治疗难度,还提升了护理难度;尤其是术后昏迷患者,卧床休息时间较长,因此导致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可见,需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开展综合、优质的护理干预[4]。
常规护理干预措施仅限于疾病本身,实际过程中极易忽视患者的内心感受,极易导致患者心理状态较差而影响后期康复。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综合护理成为临床护理工作新兴模式,且备受医患双方青睐。
此研究结果示: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GCS评分较高,预后情况较好,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1.9%vs12.2%),P<0.05。证实了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开展综合护理的干预价值。提示:(1)以往对接受常规治疗的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开展临床护理干预,多以常规且单一形式为主。但调查发现,单一形式的常规护理,只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护理时间较长,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5]。(2)综合护理是属于新型模式,护理重点不仅是疾病自身的护理,还重点关注患者患者心理状态,从而确保护理措施更具全面化和系统化。护理干预实施过程中,重点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皮肤变化,加强巡查并避免后期并发症发生率[6]。
综上,对重症脑外伤手术昏迷患者开展综合护理价值显著,值得推广并借鉴。
参考文献
[1] 姜晓霞.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219-220.
[2] 李娇龙,赵晓辉,朱玲玲.中医平衡理论配合呼唤式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外伤致昏迷患者意识复苏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2017,23(11):115-116,119.
[3] 汪文静.探讨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行优质护理模式后对其术后康复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20,9(3):284.
[4] 叶小莉.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4):128,130.
[5] 汤必群.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脑外伤术后昏迷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9):189-190.
[6] 杨 浩.系统护理对急性重症脑外伤患者术后 康复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20,7(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