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班级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反思
2020-12-14路瑶
【摘要】小学生刚开始从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会出现种种不适,学校和教师应加大对小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道德规范。带班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集体生活中发生的事件,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德。
【关键词】公共空间意识;教育引导;社会公德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0)79—0063—02
【作者简介】路瑶,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210024)教师,二级教师,南京市鼓楼区优秀辅导员、先进工作者。
小学生开始校园生活的一个最大变化是由私人空间进入公共空间。因此,学校除了基本的道德规范教育,还应当加大对小学生公共空间意识的教育。公共空间意识是个体对于自己在公共空间中的地位、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义务的自觉意识,包括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界限意识、公共规范意识、公共参与意识、公约意识等。私人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情感为纽带的;公共空间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相互尊重和契约为纽带的。生活是最好的教育,只有过上公共生活,在完善的公共空间中,个体才可能形成公共空间意识。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关键是让学生在公共生活中自己去体验和感受。
从小学班级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现状来看,我们在教育中过度强调个人人格和私人空间道德完人要求、个人安全和交往要求,忽视公共空间意识的培养和公共空间道德的规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班级里发生的一个具体的案例谈一谈对小学生公共空间意识教育的思考。
一、教师在班级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中的应有姿态
一般来说,如果当天午餐里有学生们都比较喜欢的饭菜,班上往往会发生一幕幕添饭菜的喜剧,有时甚至会演变成一场“闹剧”。学生们常常会把“添饭菜”变成了一场“没有硝烟”的争抢游戏,因为一般不会发生安全事故,所以我并没有严令禁止这个公共生活里的成长小乐趣。
今天添饭的人不多,只有三五个学生大步上前来添饭,本来走在最后面的人高马大的小坤,大长腿一迈轻易挤进了前三。原本站在他前面的小胖一下子被挤出了队伍,挣扎间一挥手把小坤的汤匙“打”掉了。我的心一紧,以小坤一贯的暴脾气,一场大战一触即发。果然,小坤大叫一声“你干吗”,皱着眉头狠狠地看着小胖。不过考虑到小胖平时和他玩得还不错,本想干预的我决定再观察一下。小胖反应迅速,立刻低头捡起了汤匙,说了声“对不起”,这及时的举动让小坤的火气灭了大半。可是,小胖只是把汤匙拾起来并直接递给了小坤,并没有想要去帮小坤把汤匙洗干净。把汤匙递给小坤后,他就乖乖站在了小坤的后面。
小坤看了看汤匙,不满地摇了摇头,正准备对小胖再说点什么。我赶紧走过去对小坤说:“是不是勺子掉在地上了?要去洗洗才能用哦!”我本意是想暗示小胖的。结果,小坤居然主动说:“嗯,好的,我这就去洗。”他的话有点出乎我的意料。不过说完这话,他并没有立刻动身去水池的意思,而是欲言又止,犹豫了一下。
我看了看小胖,他的表情有點纠结。于是我又对小坤说:“你把碗放下,先去洗勺子吧!”可小坤还是没有立刻动,我猜他应该是在担心等他回来就没有想添的菜了。小胖可能也意识到了,赶紧一把拿过小坤的碗说:“我帮你添菜!”听完这话,小坤才一溜烟跑去了水池边。小胖帮小坤添了些饭菜,并帮小坤把饭菜送到了座位上。小坤洗完勺子回来,经过小胖身边时,居然轻轻说了声“谢谢”!
这一幕又让我有些意外。我赶紧对学生们说:“同学们,刚才在添饭菜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小事……”我详细叙述了事情的经过,特别是那些能促进公共空间意识萌发的细节。讲述时,我观察学生们的反应,并请他们说一说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我大力表扬了小胖和小坤遵守公共空间秩序的表现。而全体学生在我的引导下,也对午餐纪律提出了很多补充意见。午餐时间发生的小小风波最终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
二、教师在班级公共空间意识教育中的原则把握
1.厘清私德和公德的界限。
从历史角度看,我们对儿童的私德教育中“君子人格”是占主导地位的,如孔子建立的仁礼统一的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公、宽、信、敏、惠、温、良、恭、俭、让”等德目。近现代德育研究对君子人格有了新视野,研究细分“社会价人”“私人/公众”“自然法/成文法”“权利/责任”等问题。所以,教师一方面要知道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君子,另一方面也要明示或暗示儿童,经过努力是可以接近君子境界的。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案例中的两位主人公“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主义还是在很多细节处“隐藏并且蠢蠢欲动”,但是在班集体中,因为公共空间意识的萌芽,使其处于“被迫压抑”状态。从他们的言行看,我们应该更多地从个人获利和个体德性增长方面来衡量“得”与“德”。因此,教师的点评很好地抓住了“公共空间意识”这一特定环境下的公共秩序和公共福祉来论证公共空间的安全和有序。这样的教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公共空间意识。
2.明确班集体的公共伦理。
案例中,教师没有把事件作为两个儿童之间的个体事件,而是作为一个公开事件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公共空间意识的教育,使得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公共伦理的主体,获得关于公共理性的道德认知:不仅要尊重他人权利,还要为维护和完善公共空间做出贡献。
由单一事件出发,让每一个儿童都能认识到自己在公共空间里的角色,审视和反思同伴的做法,再通过公众协商产生公共空间的伦理规范。儿童在认识角色、达成共识、实践活动中逐步理解公共空间意识本身不是为了获益,而是为了保障公共生活的有序和谐。
3.强化儿童的公共空间意识。
教师在面对具体情境时,要重视具体儿童的道德理解和发展水平,在教育过程中主动发挥点拨、梳理、引导的作用,把对自己行为本身的反思、评价、协商权利交给儿童,倡导儿童先完善自我,再帮助他人。儿童自身对于公共空间意识的反思,可以避免“私德外推”的局限性,让真正基于契约伦理的公共秩序得到维护。
小学是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公共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学生建立更多的公共空间概念,让学生明白自己每一个细小的进步就是文明行为的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