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风小院”劲吹“小院新风”

2020-12-14郑友

当代党员 2020年23期
关键词:张红荣昌小院

郑友

干净整洁的公共环境、完善的生活配套、文明和谐的院落乡风……11月3日,秋雨初霁,和煦的阳光照在荣昌区直升镇的大地上,也照在张红等万宝村村民的心坎上。

今年以来,荣昌区以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党组织引领带动为抓手,充分结合“三治”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探索院落自治长效机制,创建新时代“新风小院”,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院,大事不出村”。

家乡巨变

在直升镇万宝村5组水口院子里,住着张红一家和一众乡亲。

张红家的土木结构房屋早已被推倒重建,现今两楼一底的住房,其外墙面贴满亮色瓷砖,院坝、露台、厨卫等一应俱全。房前屋后,除了当下正值采摘季节的橘子、柚子和柿子,还有李树、杏树等果树环绕。

时光荏苒,张红嫁到万宝村已有11年光景。

万宝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让张红感觉既熟悉又陌生。随着思绪回转,当年的景象在她脑海中若隐若现。

2008年夏,张红随男友刘远红初次来到水口院子。那天她穿着一双高跟鞋,奈何烂泥巴路加上连日的雨水浸泡,让她根本没法落脚。

张红清晰地记得,她只能脱掉鞋袜,在男友搀扶下艰难前行,还险些跌倒,最后是男友的父亲闻讯后送来一双筒靴才得以脱困。待到家时,二人的裤腿早已被厚厚的泥巴覆盖。

2009年冬,张红与刘远红喜结连理。一年后,夫妻俩迎来长女。由于公路不通,才生产完的张红只得坐着滑竿,被亲友从直升镇卫生院给抬了回来。

所谓的滑竿,其实就是竹制凉椅和两根木棒捆绑在一起。张红至今记忆犹新:雨后初晴,4个人分成两组轮着抬滑竿,而自己躺在滑竿上面晃荡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

如今,宽敞笔直的马路直通家门口,路旁的格桑花和三角梅竞相绽放,走烂泥巴路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小院升级

张红和刘远红自成婚后,小两口已在广东的一家制衣厂务工10多个年头,两个女儿则交由公婆帮忙照管。今年初,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张红不得已才留在了家里。

今年5月,万宝村村委会响应荣昌区委组织部、宣传部等8个部门的号召,启动了首批“新风小院”试点创建工作,首选地便是水口院子。因正对着天知骄花椒基地,每年4月至5月,这里花香四溢、沁人心脾,水口院子故取名“椒香小院”。

仅半年时间,不仅张红家,整个院落20多幢房屋均修葺一新,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净亮堂。

2头肥猪、200多只鸡鸭……现在,张红已果断放弃外出的想法,并花10万元在直升镇开起了百货超市。用她的话说就是,挣的不比在外面少,关键还能照顾到一家老小。

人居环境的日益改善,不仅吸引了村民陆续返乡,也招来了各个单位前来开展宣传活动。

11月3日,“椒香小院”欢声笑语不断,“邮政惠民‘百千万小院讲堂”活动在此进行。其间,工作人员杨雪梅手把手教大家识别假币和防诈骗方法,并讲解理财和保险知识,让村民受益匪浅。

“椒香小院”院长高美和张红年龄相仿。在担任万宝村综合服务专干前,高美在荣昌城区的一家四星级酒店当主管。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她放弃了城里的工作,回到了村里。

焕然一新的院容院貌,吸引了游客纷至沓来,高美的厨艺也有了用武之地。“接下来,从花椒基地到村委会办公室,我们要进行连片建设。”她的话,坚定了张红留下来的想法,也坚定了花椒种植大户李世明等村民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产业小院”

荣昌区广顺街道工农茶叶产业社区太阳冲位于3个组的交汇点上,30多户人家居住于此。

此前,靠着周边产煤的优势,这里最多时有20多口矿井,几千工人和农民出入于此。然而,随着煤窑陆续关停,人员相继外迁,曾经的繁华被冷清所取代。

落寞的村民们成天唉声叹气却又束手无策,凝聚力、向心力更是无从谈起。

位于半山腰的工农茶场,见证了太阳冲的兴衰沉浮。

如何让太阳冲重新焕发当年的容光?广顺街道领导班子反复思量后,决定借助创建“新风小院”这一契机,在整治人居环境之余,从茶场生态和效益等方面入手做文章。

55岁的晏万友是社区17组组长,有着近24年的党龄。因做事积极主动,他被村民推选为“产业小院”院长。为了将周边邻里发动起来,晏万友上任后,便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作出“美家美院我带头”的承诺。

经过半年时间的建设,现在,一幅幅生机盎然的景象跃然眼前——

200多米长的同心路已于6月底进行了规范化改造;26盏太阳能路灯矗立在道路两旁,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路;新建的恩福广场为大家增添了休闲畅聊的好去处;荒废多年的麻柳小学校舍被改造成农家乐,闲置的集体资产被盘活……

“做勤勞的工农人、做文明的工农人、做奋进的工农人”,在“产业小院”人心中,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指引他们前行的方向与动力。

为了让村民摈弃陋习、提高素质,村民通过院坝会拟定了院规,讲文明就是院规中的一条。

为此,每月20日,由小院院长召集,副院长、群众代表和村(社)干部参加组成的评审组,对每家每户进行综合评比。每月评比3户“最美家庭”,每季度评选1户“文明家庭”,最终评选出年度“十星文明户庭院”并进行表彰及公示。

靠前嘉奖、落后通报,在“产业小院”村民间,“红脸出汗”已成为常态。

广顺街道的领导班子寻思着,光这样还不行,还要引进茶叶加工企业到“产业小院”,“让游客在吃到地道农家饭的同时,还体验到采茶制茶的乐趣,真正做到把游客引得来、留得住。”

当下,静韵品道文化长廊已进入收尾阶段,休闲步道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健身器材的安装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治”融合

“民意零距离,干群面对面。”今年初,荣昌区紧扣乡村治理实际,在全区以10户以上的传统院落为单位,吸纳周边散居村(居)民户共同参与,突出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打造了各具特色、不同主题的新型农村院落“新风小院”。

每个小院推选3—5名有威望、有能力且愿意为院落服务的党员和群众组成自治组织,负责院落的日常管理、政策宣传、民情收集反馈等工作。“新风小院”的建设方案、公共设施的维修、扶贫帮困对象的确定等也都由自治组织初议后,提交群众大会讨论决定。

截至目前,荣昌区各镇街共自主申报112个“新风小院”的建设项目。其中,以“自治”为主题的小院有21个,以“法治”为主题的小院有23个,以“德治”为主题的小院有5个,以农业产业、乡风文明等为主题的小院有63个。现今,荣昌区已建成小院占比超20%,其余小院预计年底前将全部建成。

位于安富街道通安村的“三崇堂”便是其中之一。“新风小院”启动以后,“三崇堂”把村民想要和院落想做相结合,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办法。就这样,村民在深度参与各项事务的过程中真正成为院落的主人,“崇文、崇礼、崇信”变为了“三崇堂”最靓丽的风景。

像“三崇堂”一样的院落还有清升镇的“竹林苑”、广顺街道的“生态小院”等,类似的院落在荣昌区越来越多。“现在,意见有地方反馈,问题有人出面解決,少了矛盾和纠纷,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融洽。”欢欣鼓舞的村民远不止清开镇罗汉寺村“骑龙苑”村民郑荣菊一个。

就“新风小院”的创建策略,荣昌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王忠荣表示,要结合当地文化背景、地缘优势、产业特色,统筹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人居环境整治、农村危旧房改造等重点工作,并以此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要突出重点并示范带动,确保‘新风小院创建抓出成效,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作出应有贡献。”王忠荣说。

与此同时,依托“新风小院”,荣昌区在居民小区、农家院落里设立的小院讲堂已达324个。

小院讲堂吸纳党员、机关干部、党校教师、理论“名嘴”、技术专家、普法讲师、“五老”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法律、讲技术、讲故事、讲互助、讲变化,开展基层宣传治理工作,把党中央的好政策讲进了院坝,讲到了群众心坎上。

在荣昌区,一座座民居围成的“新风小院”正演变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大院,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已然呈现,求出了发展的“最大公约数”,也画出了和谐的“最大同心圆”。

“全面提升以党建为引领的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总体效能,将‘管暂时变为‘管长久。”在王忠荣的构想中,荣昌区将按照每年不低于100个的目标推进“新风小院”建设,通过5年的努力,让“新风小院”连点成片、连片成面,为早日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张红荣昌小院
有梦小院(节选)
Theoretical study of M6X2 and M6XX'structure(M =Au,Ag;X,X'=S,Se): Electronic and optical properties,ability of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and tunable properties under biaxial strain
吕继成:给荣昌陶注入新活力
Linear and nonlinear optical response of g-C3N4-based quantum dots*
幸福小院
小院四季
全国首个荣昌猪数据标准体系发布
我爱你,中国
确保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荣昌大地上开创“成渝城市群新兴战略支点”新篇章——专访中共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
人类学视角中的荣昌陶艺——关于荣昌陶艺的田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