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曹岫云? 哲学必须“共有”

2020-12-14任慧媛

中外管理 2020年11期
关键词:稻盛利己哲学

任慧媛

为什么李顺山会对稻盛经营哲学产生深刻的感动和强烈的共鸣?又为什么可以在“水土不服”的质疑中将稻盛哲学在企业内落地生根?

稻盛和夫(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曹岫云作为旁观者看出了问题的清晰本质,以下是曹岫云的点评。

从自我实现到“为员工、为社会”

李顺山从小就是孩子王,这点与稻盛相同。5岁就干农活,而且养成了热爱劳动的习惯,这点比稻盛还强。参加工作后不久即被任命为设计室负责人;作为集团公司4000名工程师中挑选出的2人之一,被派往美国学习研修;由他领导的设计室办的公司,第一年就盈利60万;进一家外资企业做销售,业绩年年第一;参与改制的企业更是一炮打响。这些说明李顺山原本就有组织才能和经营天赋。

依靠这种先天的能力和自身的努力,改制企業的销售额第一年就从700万增加到2800万,11年中增长了40倍,这是相当骄人的成功。

然而,仅仅依靠能力和努力,进一步的、持续的发展是无法保证的。果然,随着规模扩大,乡镇企业那套管理方法不灵了,质量、交期问题频发,还几次出工伤事故。在制度、流程、执行力等方面改进却不见效。其间还有干部吃里扒外。加上车祸受伤,夫妻矛盾等等,一时搞得李顺山焦头烂额,以至萌生退意。

四面楚歌中,李顺山邂逅稻盛哲学,顿时感觉如释重负。那么,他卸下了什么负担呢?

鉴于以往的成功经历,李顺山有一种英雄主义情怀,就是要办一家出色的公司,证明自己的能力,也就是满足“自我实现”的欲求。这与稻盛创办京瓷的目的“让自己的技术问世”,大同小异。这样的目的虽然也摆得上桌面,但说到底,还是利己或倾向利己的。稻盛因员工辞职事件,毅然将企业目的转变为保障员工及其家庭的幸福。受稻盛的启发,李顺山立刻就把实现个人抱负的目的转变为“为员工、为社会”,从利己的束缚中获得精神解放,转变为利他。这一转变非同小可。

“利他”,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自己转变理念只是开始,哲学必须共有。于是李顺山参加盛和塾,一系列学习活动积极展开,导入阿米巴经营也是顺理成章。同时让员工幸福的举措接二连三。员工们齐心协力,在经济增长放慢的大环境下,企业年增长率达到26%,利润率达到17%,成为了高收益企业,行业的龙头,上市被提上了议程。

由于加进了“利他”这一哲学元素,所以在国内外项目重要而艰难的决策中,李顺山都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赢得了大型客户的信任,也赢得了重要的商业机会。

李顺山的案例故事在盛和塾十分具有普遍性,稻盛著作的销量也已经突破2000万册。在这里,我提一个问题供读者思考:像李顺山这样,读稻盛的书,产生深刻的感动和强烈的共鸣,从而付诸实践,让企业得到了持续成长。而有的企业家虽然遭遇类似的问题,但他们不读稻盛的书,即使读了,也没有什么感觉,更不愿付诸行动。这是为什么呢?

责任编辑:轩辕镜

猜你喜欢

稻盛利己哲学
稻盛和夫以德报怨
“利己”二面
稻盛和夫以德报怨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他,是最高形式的利己
“利己”二面
获取幸福之法
菱的哲学
《稻盛和夫:活力》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