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性演奏风格探析

2020-12-14邱冰

艺术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民族性黄河

邱冰

摘 要: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鸿篇巨作,创作于1967年,三年后的公演取得了巨大成功,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关注与喜爱。这部杰出作品的影响至今存在,成为中国钢琴协奏曲史上的一个代表。它的出现丰富了音乐表演,对演奏环节的提高至关重要,成为必不可少的理论指导,同时引导听众。本文对于《黄河》的时代背景进行分析,并且针对作品的民族性以及演奏民族的追求进行分析,并为以后研究《黄河》民族化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钢琴协奏曲《黄河》 民族性 演奏版本

《黄河》是一部旷世巨作,素材来自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在此基礎上改编创作而成,至今仍被人们广泛流传,成为老少皆知的巨作,在中国音乐史上占据一席之地。近代中国历经烽火战乱,抗日战争绵延数年,人们生活在烽火硝烟当中,面对国破家亡备受摧残,《黄河大合唱》就是在此背景下创作而成。它的出现鼓舞了中国人心,鼓励他们奋力抗争,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贡献。新中国建立后又遭遇了“文化大革命” 国内形势错综复杂,人们陷入恐慌当中,《黄河》钢琴协奏曲在此背景下创作而成,在人们心中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两部作品出现于不同时代,在曲谱中大量的运用民族元素,让其更加容易让人民接受,从而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的大无畏精神,面对困难百折不挠,直面挫折永远向前,这就是真正的中国精神。本文对于《黄河》钢琴协奏曲民族性进行研究,希望为后期研究《黄河》钢琴协奏曲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时代背景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由殷承宗等集体创作成,题材来自于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是上个世纪60年代末的优秀作品,并于1970年进行首演。《黄河大合唱》是产生于抗日战争时期的一部作品,至今仍被人们所传承。新中国建立后许多行业大力发展,钢琴艺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钢琴改编曲体裁逐渐发展起来,《黄河》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钢琴艺术传入我国后在近代得到了发展,艺术家们开始将这种西洋乐器与民族风格联系起来,30年代即开始探索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并且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许多优秀作品面市,如《牧童短笛》等。这些作品极具民族风格,彰显地域特色,充分运用了民歌、古曲,与钢琴音乐结合起来。储望华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它的《解放区的天》是一部脍炙人口的钢琴协奏曲,利用钢琴演奏出民歌风格,黎英海《夕阳箫鼓》等也是那一时期的代表作品。随着越来越多的作品涌现出来,中国钢琴音乐风格开始构建起来。进入抗日战争时期后,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需要更好的作品鼓舞人心,《黄河大合唱》作为大型声乐作品既能够体现出民族气质,同时也彰显革命情节,符合时代要求,对中国现代音乐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冼星海在创作时充分融入了民族音乐元素,利用西方作曲手法将其表现出来,使二者有效结合形成一个整体。这部作品能够体现出民族风格,是其中的核心所在,同时又能做到中西结合,在创作风格上有所突破。《黄河》在此基础上创作出来,彰显中西音乐的契合性。

二、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性

1.音乐素材的民族性特点

纵观整部作品,素材主要来自于《黄河大合唱》,沿用了原作旋律,充分体现出原作特色。前奏部分为《黄河船夫曲》,作曲家在此处进行创作,将黄河船工号子引入其中,使其极具地方特色,让听众仿佛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船夫在辛勤劳作,体味他们古朴的性格,感受他们勤劳的精神。船工号子有着独特节奏,作品中以此为衬托,使听众能够感受到劳动人民艰苦的生活,同时又仿佛与其内心相契合,感受到他们向往新生活、追求新生活的愿望。《保卫黄河》是其中的高潮,为整部作品的第四乐章,其旋律素材来自于陕北民歌《东方红》,极具民族风格。这一旋律使观众能够身临其境,感受到胜利即将到来,民族仍有希望。这两部分都是民间音乐的灵活运用,彰显出民族特色,表现出民族的精神与期待。在作品中每一个节奏都充满了力量,每个音符都极具活力,它们共同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彰显出民族精神,将其融入到各个乐章当中,贯穿于整个乐曲之内,使其极具感染力,充满着艺术活力。

2.起、承、转、合与内部变奏——再现的音乐结构

起、承、转、合是专业的结构术语,在我国民族音乐中较为常见,对构成民族性音乐语境至关重要,作为关键性元素发挥作用。它应用较为广泛,宏观作品结构分析中必不可少,在乐段和乐句分析中也起到关键作用。变奏是常用的结构形成手法,多见于民族音乐当中。作品往往只有一个主题,但是可以将变奏应用于其中,通过调试、调性的转变发展旋律,使曲式结构富有特征,形成变奏——再现的风格。纵观整部作品,由四个乐章构成,除上面所谈及外还有“黄河颂”“黄河怨”两章。所有乐章围绕着同一主题进行叙述,从所表述的情感来看它很们贯穿于同一主线,体现出中华民族内在精神。第一章为“黄河船夫曲” ,是整部作品的“起”, 从中能够感受到黄河两岸人民勤劳朴实的性格。而“黄河颂” 则是整个结构中的“承”, 表现的是对黄河的歌颂,它哺育了两岸人民,对他们有着养育之情。“黄河怨”则为“转”, 日寇的铁蹄踏上了这片古老的土地,任意践踏和蹂躏黄河母亲,美好的生活发生转变。最后乐章为“合”, 人们不堪屈辱,奋起反抗,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抗战决心,他们要保卫黄河,保卫母亲,胸中充满斗志。纵观各乐章结构,全都围绕着中心主题进行,具有变奏再现的特点。这种结构类似于民族音乐,以最后一个乐章为例,其中包含着明确的主题,同时又有五个变奏,在不同乐段体现出来,从节奏的角度发展旋律,或者从调性的角度出发,最终构成了乐章的结构。民族音乐结构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运用于作品当中呈现出上述特点。

3.中、西和弦连接形成的和声架构

中国音乐在20世纪得到了较好发展,许多音乐家为此付出努力。他们致力于和声民族化问题的研究,力图将其应用于作品当中,从而真正解决这一问题。钢琴音乐创作也是关注的重点,如何能使这一广受欢迎的西洋乐器体现出民族风格,成为许多作曲家关注的目标。他们不断尝试,将民族调式音阶与和弦引入到创作当中,探索出一条民族化和声道路。和弦连接是和声形成的基础,如何能够体现民族性音乐语境至关重要,它是实现民族风格的核心因素。中国音乐与西洋音乐不同,尤其在线性旋律表达方面更是如此,音乐形象与情感皆与之密切相关,只有完美呈现才能形成民族风格。钢琴的音色与之不同,创作中必须要考虑这一问题,如何模拟中国乐器的和弦至关重要,可以采用了四、五、八度音程来构成和弦,在和弦连接中做到理想的形象与情感表达,形成类似民族风格的旋律。民族性是创作需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还需彰显钢琴语言特色,融合西方传统和声,达到中西合璧的目的。这种和声能够体现西方音乐的特色,同时又能彰显民族风情,为中国钢琴民族性奠定基础。《黄河》的创作中就充分运用了上述方法。《保卫黄河》是作品的第四乐章,听众可以从中体会到雄壮有力的气势,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此处右手声部中高音区旋律采用的是四度与三度音程叠置,左手伴奏,多用五度和八度音程烘托,形成独特的和声,使得音响表现更具有民族性。

4.对民族器乐音色的模仿

中国民族音乐有着独特的音响表现形态,其中包括音色模仿,这与其独有的美学观点密切相关。由于主张音乐声腔化,因此许多乐器都可以模仿自然中的声音,如各种鸣叫声等。《百鸟朝凤》是脍炙人口的唢呐曲,《空山鸟语》是流传已久的二胡曲,它们在音色模仿方面都独具特色。除此之外,该手法也被广泛应用于钢琴音乐创作中,在许多改编曲体裁上体现出来,涌现出许多模拟民族乐器音色作品。《黄河》已经成了这一特点,演奏技巧上不乏对民族乐器音色的模仿。以《黄河怨》 A 部分为例,该部分的主题是对黄河的歌唱,在此处描写了两岸秀丽的风光,因此在《黄水谣》的音调上进行调整,一改分解和弦伴奏音型,加入了古筝刮奏的技巧,它的基调更为突出。而在此乐章中的B 部分,日寇的铁蹄踏向了黄河两岸,人们生活在痛苦之中,为了将这种苦难生活表现出来,在创作中加入了琵琶轮指技巧。这些都是对民族乐器的音色模仿,使得整部作品具有民族性音乐语境特色。

三、 演奏上的民族化追求

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经典剧作,公演以来备受关注,不仅为国人所接受,同时也受到了外国演奏者青睐,将其作为挑战诊释的作品。如何能够真实演绎出作品的东方韵味,同时彰显自己的风格,是许多演奏者思考的问题。作曲家明晰的标志至关重要,为以后演奏提供指导;演奏者要对作品有深入认识,仔细思考,在演奏技法上不断提高,这样才能弹奏出理想的乐曲。本文对《黄河》进行研究,探讨其中的民族元素。

1.钢琴演奏模仿民族乐器的音色

《黄水谣》位于第三乐章的前部分,通过钢琴模仿古筝的刮奏,需要采取独特的演奏技法才能完成,在此处做了完美的处理,为听众呈现出优美的画面。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人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开荒种地,形成了广阔的良田,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如曲谱1所示;

为了体现出这派怡然的景象,因此采用了钢琴独奏的方式,彰显出该乐章的主题旋律。演奏家需要对该乐章有深入认识,将音乐的流动性表现出来,清楚的弹奏出每一个音,通过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七连音表现作品的优美曲调,含混不清会影响最终的音响效果。合理划分断句呼吸,掌握音乐走向,身体随之律动起来,每一次触键皆准确扎实,把握合适的力度,关注力量的转移。对每一部分的处理手法有所不同,如需左右手共同完成,衔接点的处理至关重要,保持自然连贯,不可出现中断,否则将会产生断裂感,是听着感觉不是,弹奏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加入踏板,有助于保证音乐的连贯性。

2.钢琴演奏模仿劳动号子的节奏

《黄河》第一乐章为起始乐章,名为《黄河船夫曲》。该乐章节奏强烈,动感十足,通过钢琴模拟劳动号子,形成独特风格。船夫世世代代生长在黄河岸边,在黄河上讨生活,他们面对着汹涌波涛奋力拼搏,音乐的节奏与之相适应,高潮不断,为听众带来了生动的画面。人们仿佛看到黄河船工的英勇身影,他们不惧惊涛骇浪,万众一心,喊着口号前行。作曲家在此处采用了回旋曲式,生动的刻画出船夫的形象,听众们仿佛看到了那惊心动魄的场面。劳动号子节奏与音调的使用是本乐章的特征,也是民族风格的来源所在。如曲谱2所示;

劳动号子演奏时应该铿锵有力,弹奏时要充分显示出这一点。演奏者将力量集中于指尖,一关节站住,肩膀、手臂放松,身体略前倾,使后背的力量得以前传,最终到达手指,这样才能使弹奏更为扎实,气势饱满,体现出乐章主题,彰显船工坚定的信心和决心。

主题动机共有三个声部,上方旋律音要突出出来,强调第一个音,与号子节奏相适应。在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型中要把握好间隔时间,确保旋律连贯,同时体现出号子节奏,放松身体,运用手臂进行演奏。如曲谱3所示;

3.钢琴演奏五声民族调式

《黄河》中运用了民族调式,在第三乐章《黄河愤》更为突出。开始处引入具有陕北风格的引子,在弦乐背景上使用竹笛,曲调悠扬,极富抒情性,体现出对家乡的称赞与歌颂。在引子中仿佛能够看到革命根据地的秀丽景色,体会到当地人民的幸福安乐。作曲家在创作时尤其注重转调的色彩和情绪对比,使得矛盾逐渐突出,极富戏剧性。随后通过钢琴独奏的方式表达情感,在由乐队加入其中,呈现出乐章的高潮,使其走向辉煌。此处听众能够感受到黄河儿女的心声,悲痛并没有使他们沉默,而是将其化为前进的动力,反抗日寇侵略,投入到战争当中,誓死保卫祖国。

引子是两个乐句加连接,由竹笛在bB五声微调式上吹奏具陕北信天游风格的自由散板,使听众有置于黄土高坡之感,如曲谱4所示;

后钢琴在此调式上奏出五声民族调式琶音。

此处左右手琵琶音演奏至关重要。民族五声调与西方大小调音阶排列有所不同,尤其体现在手指移动间隔上,弹奏者需要对此有深入认识,深入研究确定指法顺序,熟悉各种执法的运用,这样才能模拟出民族五声调式琶音。钢琴的音色与民族乐器存在差异,尤其体现在颗粒感方面,因此弹奏时手指一关节要牢牢站立住,在跨越音区适当处理,身体左右迁就,从而达到音色要求。民族音乐演奏注重韵律,富有连贯性,钢琴模仿时可以利用延音踏板达到上述目的,同时手指要灵活、准确,各个音间隔缩短,下一个音弹下去之后上一个音才能起,一气呵成完成乐段的演奏。

4.演奏速度的安排

《黄河》中极具民族化结构特征。纵观整部作品,由四个乐章构成,充分利用了“起、承、转、合” 进行情绪处理,呈现出快一慢一更慢一更快的速度节奏,这一点与一般钢琴协奏曲有所不同,后者往往以先快,然后节奏逐渐减缓,再到快的节奏为主。由于在速度节奏上具有民族性,因此形成了强烈反差,使得整部作品极具“中国化”,体现在第四乐章中。作品布局巧妙,演奏速度安排合理,为其成功奠定基础。

《黄河船夫曲》为第一乐章,其主题带有预示性。演奏家如何能将其表现出来,既要满足力量感,同时也要具有歌唱性,对技法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弹奏中需手指貼键,指尖集聚力量,使得整个旋律清晰的表达出来,同时又富有弹性。结尾时大和弦的演奏要求更高,必须集中各方面的力量,利用大臂进行传输,通过指尖表现出强烈的节奏,并且乐器之间的彼此配合,从而奏出更加动听的音乐。《黄河颂》为第二乐章,是整部作品的“承”, 需要延续第一乐章的强烈情感,因此在演奏时引入了踏板、呼吸等方法,带动旋律前行。在此处应用了左手六连音伴奏音型弹奏,身体随之自然摆动,更好地表现出音乐的细腻感,烘托出上方旋律音,同时塑造出丰满的音乐形象。《黄河愤》为第三乐章,此处节奏发生变化,音乐情绪也明显不同,与之前形成了强烈对比,彰显该乐章主题。《保卫黄河》为第四乐章,也是作品中的重点。铜管乐器的演奏开启了乐章,也带来了战斗性的旋律,木管乐器与弦乐器则起到了协助作用,情绪被推向高潮。

结语

《黄河》是一部经典作品,不同的演奏者理解不同,演奏风格各异,他们将自己的认识融入其中,不断努力,在音乐中展示出来。虽然各自的表演方式不同,表演风格各异,但是无论任何演奏者对于演奏的民族性风格几乎一致,无论哪一种演奏方式都应该得到人们的支持,受到观众的尊敬与欣赏。人们应该正是这些作品,怀着批判和肯定的眼光去看待他们,充分肯定其创新精神,正视他们的努力与魄力。

参考文献:

[1]杜恒元.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性音乐语境[J].艺术评鉴,2019(22):61-62.

[2]陈鑫. 中国当代“黄河主题”舞蹈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

[3]白斌,周爽.钢琴协奏曲《黄河》第四乐章《保卫黄河》作品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5):209-210.

[4]陈希.战斗的号角,民族的呐喊——论钢琴协奏曲《黄河》的民族气节[J].北方音乐,2019,39(9):99-100.

[5]吴珊. 探析《黄河》钢琴协奏曲的音乐特征与演奏诠释[D].上海师范大学,2019.

[6]倪晓云,陈颖琪.浅析钢琴协奏曲《黄河》[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4(1):100-103.

猜你喜欢

民族性黄河
既有民族性 又有世界性
论高等音乐教育中民族性的彰显
黄河娃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黄河黄河,我爱你
『黄河』
民族性在流行音乐中的保持与再创作
论工笔重彩画的民族性
论传统雕塑的民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