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业财融合下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2020-12-14王琦
王琦
摘 要:我国的经济发展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企业的管理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革,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业财融合是企业实现财务转型升级,从传统的财务核算向管理会计转变的核心。
关键词:业财融合;财务管理;会计转型
一 业财融合概述
业财融合是近年来财务转型的趋势之一,简单的说就是将财务管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当中,财务人员通过深入了解业务,与业务部门协同运作,改进并提升原有的财务管理方式、方法,运用先进的管理工具,深入分析影响业务的各因素,最终实现提升企业效益的业务与财务管理活动。
二、业财融合的意义
(一)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财务人员若不能深入了解企业业务,只能对财务报表进行简单的数字分析,不能挖掘数据背后真正影响业务的因素,导致分析并无现实的意见,甚至只能说是纸上谈兵,难以发挥财务工作的高价值作用,更不用说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久而久之财务人员的建议往往被忽略,财务人员甚至有被边缘化的可能。财务人员只有深入业务后才能通过数据深入挖掘背后的意义,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改进和完善业务活动,进而促使发挥财务人员的专业特长,为经营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满足企业管理的需要。
(二)业财融合有利于发挥财务监督作用,有效加强内部控制防和范企业风险
随着世界经济跨区域、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企业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风险更加难以防控,如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风险、运营风险等。财务人员只有深入到业务中去,才能加强对宏观经济形式变化的判断和行业运行态势的分析,只有熟悉企业的全部业务流程,经营情况,才能识别企业中关键环节、重要流程节点中的薄弱点,对风险进行有效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才能做好业务过程的事前、事中、事后的监督。只有与业务部门密切协同运作,才能达到降低和防范企业风险的目的。
三、业财融合下提升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路
(一)业财融合推动全面预算管理优化
首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业财融合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建立财务与业务数据共享平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各部门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实现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信息共享,打破原有的数据不畅,甚至是多次重复取数导致数据失真的现状。由于信息共享的作用,使得财务预算的编制有据可依,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预算目标的导向作用。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财务人员即时得到业务部门的信息,快速掌握预算执行情况及预算执行中的问题,解决传统预算滞后性明显的问题,真正实现业务与财务同步进行,减少预算过程中的失误,为即时调整经营偏差提供依据。最后,对各执行单位的预算完成结果进行检查、考核和评价,为企业实施奖惩和激励提供依据,为改进预算管理提供建议和意见,以便更好的实现企业预算管理目标。
(二)实现全流程的成本管控
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之一是核算成本,成本核算出来的数据都是结果数据,对成本管理来说具有滞后性,成本管控时效性差。成本改善的后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业务部门的意愿,一定程度上浪费了企业的资源。业财融合改变成本管控中手段缺乏,成本变化不能实时监控的问题。
业财融合应改变传统财务数据收集方式,即从业务发生后改至实时进行,让业务事项发生的情况可及时传达到财务部门,同时要注意财务报表提供目的的转变,从单纯的财务信息转为多元化财务信息的提供。这就需要企业从业财融合着手,利用现代的信息技术及科技整合业务财务信息系统数据,改变业务和财务相对分离的状况,使财务人员及时掌握动态实时的明细数据,将财务触角延伸到业务前端,将财务人员的成本管控职能扩展到全过程管理,形成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管控思路。
(三)分析数据背后的意义,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业财融合过程中,财务人员要通过各项数据提炼出对企业有效的信息,而不是单纯的数字报表。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的运用,也为财务人员培养数据思维,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可行的空间。如根据销售数据,实现千人千面的精准营销等。但前提是财务人员足够了解企业业务,从业务角度进行现实经营中各种因素的分析,才能根据自身对数据的专业性敏感性挖掘出数据背后的意义。业财融合要求财务人员深度挖掘大数据背后有用的信息,提高预测分析能力,为企业管理层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四)参与业务流程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与企业风险防控
业财融合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风险,业财融合需要财务人员根据业务人员提供的有效信息找出企业经营方面的薄弱环节和面对的风险,并且找出合理的应对方式,特别是企业面对的财务风险。
内部控制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业财融合的发展应为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提供帮助。通过财务转型,企业推动业务、财务的信息共享与协同运作,能够进一步促进内部监控。加强业财融合在内部控制中的应用,既要为经营活动提供更多的财务数据支持,提高财务管理效果,也要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强化内部监督管理。如华为公司在关键控制活动方面,将业财融合渗透到人力、财力、物力与信息的全面控制领域,在预算管理与费用报销环节应用业财融合,既加强了财力的运用效率与效果,也对资金流动实现更严格的监控。业财融合明晰了权责分配,实现了风险可控,将业财融合嵌入关键活动领域,丰富内控的方法和手段,提供内部控制水平。
四、业财融合下财务人员的转型
(一)财务人员提高自身素质,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财务人员一直以来主要是与数字打交道,再加上传统的财务工作被各种条条框框,规则制度限制,可自由发挥的空间有限,长久下来,慢慢养成了财务人员思维僵化、固化的职业特点。许多财务人员不愿意学习新知识,只想重复简单的工作,最终熬到退休。但是业财融合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要学会站在企业的角度,用全局的眼光看问题,而不是被自身的思维固化。要认识到自身的局限性,更要学习跨学科的知识,如管理、法律、税收、经济学等等,逐渐获得管理企业业务活动的能力,积极参与到企业的业务管理、决策当中,向复合型高端财务人才转变。
(二)会计人员主动与业务部门沟通,学会将会计语言转换为商业语言
许多企业的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不把彼此当做伙伴,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伙伴理念和合作关系。走出财务办公室,走向业务部门,主动去了解业务,和业务部门一起解决各种和财务、流程及数据有关的问题。所以,會计人员要主动与业务部门沟通,向业务部门学习业务知识,学会将会计的专业语言转为易沟通、理解的商业语言,站在业务的角度用全局的眼光看待问题。近年来不少大中型企业为促进财务与业务的沟通,打破原有的组织结构,将财务人员“下放”到各业务部门,形成矩阵式的管理结构,例如将财务人员划分为采购财务、销售财务、研发财务等, 培养各业务板块的管理会计人才。
(三)建立大数据思维,提高分析预测能力
大数据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大数据思维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用大数据思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当下企业潮流,也是时代要求。是重大的时代转型。近年来,京东商城、天猫等电商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精准营销取得的业绩更是展示大数据信息魅力及重要性。会计人员对现有数据挖掘其深层次意见,在业财融合中,克服数据的失真问题,才能把所有的数据转换为更有效的信息,而且要保证数据的真实性,防止由于数据失真而影响决策。
五、结语
业财融合是企业财务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需求。在业财融合要求下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优化全面预算管理,与业务部门协同运作,加入全流程的成本管控,促进风险防范和加强内部控制,提高数据分析能力,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持,提供高价值财务服务,助力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铭.业财融合下传统财务会计转型的要点[J].纳税,2020(3),119.
[2]张治波.浅析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转型升级[J].经济管理文摘,2020(3),136-137.
[3]从小宁.财务机器人对会计人员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商讯,2019(21),190-192.
[4]赵晶晶.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预算管理优化研究——以W公司为例[J].会计之友,2019(15)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