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真问题到有价值问题的演变

2020-12-14邵巧治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然段世纪角度

邵巧治

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是提问策略单元,通过分析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和每篇课文前面的导语可知,本单元的主要学习目标有四个:培养学生积极提问、敢问、善问的习惯,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学会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尝试解决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围绕这些学习目标,四篇选文及课后练习题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这是统编教材的创新之处。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能留出时间让学生提问,也能引导学生整理问题清单,明白问题所属的提问角度,但接下来如何判断问题的价值(即什么问题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如何筛选出最有价值的问题,则遇到了困难。因为师生问的认识水平不同,对价值的定义有分歧。以《呼风唤雨的世纪》为例:

课后练习题第二题提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開是什么意思?20世纪的科学成就为什么可以用这句诗来形容?”可帮助理解课文的内容。“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可以引发深入思考。

课文中旁批的内容有文章内容理解方面的,也有关键字词理解的,还有拓展思考的。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内容、写法、启示三个角度提问。

教师授课中关注的问题是:20世纪有哪些科学技术成就,为什么能说是呼风唤雨的世纪?第二至第四自然段中特殊的修辞手法以及文章结构上的特色有哪些?

上完课,学生依然想解决的问题是:“地球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人类要来呼风唤雨呢?为什么说20世纪的科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显然,编者与教师所提的问题是直接切入文章主旨和主要写作技巧的。学生囿于认知水平,多停留于文字表面或文章局部。以生为本的教学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真实的学习状态,找到从真实问题到有价值问题的演变之路,才能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提问、敢问、善问的意识与习惯,学会筛选问题。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总结教学心得。

一、分析问题实质,引向核心问题

虽然有的学生提的问题显得幼稚,但依凭直觉却是难得的闪光之处。若教师再给其一点儿思考的时间,分析问题的实质,可能就能挖掘到文章的核心。“地球村”是什么意思?这个问题表面上看是一个词语意思的问题,简单的解决方法是拆字解词,“地球村”就是“地球”加“村庄”的“村”。实际上,学生想问的是地球那么大,村子那么小,科学技术再发达,地球的实际大小却并没有改变。学生产生这一疑问的原因在于没有读懂"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中的关键词。电视等技术产品的运用使遥不可及的地方仿佛就在眼前,使本不可能认识的人迅速联系起来,这就像住在同一个村子里,人与人之间联系很方便。

找到问题的实质,文章的核心也就被发现了,这样的变化是20世纪以前的人不敢想象的,是人们寄托到能呼风唤雨的神话人物身上的梦想,所以20世纪就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课堂上,来自学生的真实的表层问题还有很多,用心探寻,就能直抵核心。教师探寻的过程也是顺着学生思维指导其学习的过程,师生彼此和谐共振,教与学就不会出现灌输与被学习的尴尬现象了。

二、串联散点问题,整体理解主旨

问题多、散是学生阅读中的常见现象,其实也是阅读理解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说明学生尚停留于阅读的表层,无法把散落在各处的阅读信息整合起来,进而理解文章主旨。教材指出,要从不同的角度提问题,如《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里的问题有的是针对课文的一部分内容提的,有的是针对全文提的;《夜间飞行的秘密》里的问题有的是针对课题提的,有的是针对内容、写法提的,还有的是联系生活经验提的。不同的提问角度只是思考文章的方面不同,并不能避免所提问题分散无序的状态。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把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机串联起来,织就一张理解文意的网,帮助其整体理解文章主旨和写作特色。

如《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学生提出的问题如下:

1.课题角度

(1)是谁来呼风唤雨?

(2)为什么要呼风唤雨?

(3)呼风唤雨与世纪有什么关系?

2.内容角度

(1)100万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2)“发现”和“发明”有何区别?

(3)什么是程控电话?

(4)伯特兰·罗素是什么家?

(5)“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6)为什么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20世纪的成就?

(7)为什么说20世纪的科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

(8)20世纪还有哪些伟大的发明?

3.写法角度

(1)第二自然段前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第五自然段的第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4.启发角度

现代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全是好处吗?

课题角度的问题与内容角度的问题大多是一致的,基本指向内容理解方面,也是学生阅读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教师可先从内容人手串联。

从课题角度提出的三个问题,能看出学生文体意识模糊,但这类问题有助于内容的理解,可成为串联中的关键节点。课题问题(1)可连接内容问题(2)(3)(5)(6)(7)(8),结合课文第二、第四、第五自然段理解。课题问题(2)可连接内容问题(1),结合课文第三自然段理解,再把内容问题(6)(7)并入进一步理解文章。课题问题(3)表面上看很奇怪,多数教师会请学生再想想或抛弃它。其实学生想问的是在神话故事中,呼风唤雨是人物的一项本领,“世纪”又不是人,怎么会呼风唤雨呢?此问题可连接内容问题(4)(5)(7)(8),结合课文第四自然段伯特兰·罗素所说的话理解。这样一串联,学生不仅能理解20世纪的科学技术成就,还能理解这些成就的威力和它们所带来的改变。这也正是作者写此文想要表达的观点。

内容理解了,在整体观照之下,写法的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启发方面的问题也有了思考的基础,可以连接内容问题(1)(5)(6)(7),结合生活经验辩证地看待。

教师展示问题串联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筛选问题、理解文章内容的过程。教师可提示学生自主阅读时按照先行解决什么问题,必须寻找关联什么问题,最后合并解决的过程完成阅读,更好地完成本單元的学习任务。

教师在充分解读教材的基础上,若能善于串联散点问题,也就不必害怕学生的真实提问,不管学生所提的问题处于通往“罗马路上”的哪一站点,都能“条条大路通罗马”。

三、以点带面拓展,层层深入阅读

我们经常强调写作有“题眼”,阅读有“文眼”,认为抓到了关键,就能省时高效,快速阅读。本单元作为专门教授提问策略的单元,在学生敢问多问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培养他们善问的能力。善问的敲门砖当属课题,从课题引发先期思考。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编排的预测策略单元,首先提到的也是利用文章题目进行预测。教师教学中虽经常引导学生对课题进行提问,可惜提问过后教师就将这些问题束之高阁,转入自己准备好的重点问题,失去了训练的良好时机与价值。

从课题出发的以点带面提问除了上例《呼风唤雨的世纪》外,《夜间飞行的秘密》一课也很典型,始终以课题为中心进行提问、思考,达到对课文准确、全面地理解。

读课题时:蝙蝠是什么?雷达是什么?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它们有什么作用?

按顺序读课文时:为什么文章开头写的是飞机?蝙蝠夜里飞行靠的是眼睛吗?蝙蝠是怎样用嘴和耳朵配合探路的?为什么还没写到雷达?无线电波和超声波一样吗?为什么说雷达是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设计的?

读完课文时:蝙蝠和雷达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们是怎么建立关系的?是谁发现了它们的关系?它们建立关系后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当学生解决了以上问题时,就明白课文介绍的是仿生学中的一个例子,不是介绍的一般事物,从而对大自然的巧妙和科学家的智慧留下深刻印象,同时领悟到作者写作方面的特色。

《蝴蝶的家》也一样。读课题时会思考蝴蝶的家在哪里,是什么样的,与我们人类的家有什么区别。按顺序读课文时发现文章并不是介绍性的说明文,而是一篇充满情感的散文,作者一直在替蝴蝶担忧,寻找蝴蝶的家。读完全文后发现,课文表现的是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从课题出发又回归课题,在课题的引导下展开局部精读,然后回归课题做总体反思,如此反复,对文章的理解就深入了。这样的阅读历程与一开始就切入文章中心句或重点句相比,既尊重了学生的真实阅读状态,又能引导学生真正明白为何那些句子属于中心句,学生自主阅读其他文章时还可参照此阅读模式。

阅读策略单元重在学习阅读方法,并经一定量的有层次的训练,形成阅读能力。教学提问策略单元,若能注意以上方面,充分重视学生真实的阅读状态,从真实问题引向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学会筛选有价值的问题,然后尝试解决,学生的提问水平就能得到提升,阅读能力也会随之增强。

猜你喜欢

自然段世纪角度
20世纪50年代的春节都忙啥
秋天
My School Life
一个涉及角度和的几何不等式链的改进
世纪中国梦
角度不同
人啊
错过这些复古店,要等下个世纪
美丽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