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继续教育 如何精准助力教育扶贫
2020-12-14安天博
安天博
摘 要:高校的功能之一是服务社会,教育扶贫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路径。在农村精准扶贫视角下,高校的继续教育参与到教育扶贫过程中,能依托高校的教育功能、内容和方式,转变传统教育扶贫的同质化、功利化和盲目化。高等继续教育依托优秀的顶层设计,创新培训内容,通过精准培训助力农村教育扶贫,最终为农村教育扶贫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教育扶贫;精准培训
教育扶贫是依托教育和培训提升贫困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在避免贫困代际相传的基础上使其摆脱贫困。贫困地区的贫困根源是文化贫乏和劳动技能欠缺,对农村的贫困进行分析发现,在收入、教育、生活质量三个维度中,教育贫困最为严重、最为明显。高等继续教育助力教育扶贫,可以扶贫先扶教、扶贫先治愚,将扶志与扶智进行结合,通过培训手段、内容创新等帮助贫困地区的农民脱贫。
一、传统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扶贫同质化
传统的教育扶贫以“三下乡”活动、“三支一扶”、教育培训为主,尤其教育培训是高校扶贫的最基本方式。不同高校都开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并开展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培训业务,如成考类、远程类、自考类等。在继续教育中,非学历教育包括企业内训、专题研修等。虽然这些扶贫方式都有一定成效,但是都处于较低的扶贫层次,对培训教师的能力要求不高。因此,这些成为高校扶贫的普遍形式,也导致扶贫的同质化。
(二)教育扶贫功利化
多数高校的扶贫模式是以师生下乡培训、捐钱捐物、购买贫困地区农产品为主。其中“三下乡”活动易操作,应用范围广,只是周期短,难以形成长效机制。捐钱捐物、购买农产品也是一种短期行为,只能突显短期内的政绩,对长期脱贫作用不明显。高校的教育扶贫存在一定功利性,继续教育就是高校创收的来源,教师在继续教育学院的报酬比在自己学院的报酬要高。
(三)教育扶贫盲目化
教育扶贫是大学的社会功能之一,也是大学的义务。传统的教育扶贫存在一定盲目性,一是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要如何做。二是不清楚扶贫对象需要的是什么。一般高校很难有财力、物力去构建一个庞大的远程教育扶贫体系,但如果只是照搬其他学校的成熟做法,将影响培训内容,影响扶贫效果。如果高校送下乡的文化和技术与农民需求的不相符合,将导致教育扶贫流于形式。
二、高等继续教育在精准教育扶贫中的作用
(一)为教育扶贫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的教育资源独特且厚重,依托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开展继续教育,能有效增强贫困地区农民的劳动技能,在缩小教育差距的基础上提高农民抵御贫困的能力。高校在教育扶贫过程中可选派干部、技术人员等驻扎贫困地区,通过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输送,为贫困地区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为教育扶贫提供科技支持
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有重大优势,将科技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能助力贫困区域的农业生产,帮助农民脱贫。高校发挥专业特点,能找准贫困的原因,还能通过科研项目的申报,探讨扶贫试点基地的构建,为农业生产的人才培养和技能培养提供支持。如选派专业技术人员帮助贫困地区改良种植土壤、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等,为扶贫工作输入新鲜血液。
(三)为教育扶贫提供优质文化
相关调查显示,虽然有些贫困地区生活质量不高,但是区域文化底蕴深厚。高等继续教育可以依托文化传承功能,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传播,从思想上帮助农民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促进教育扶贫的发展。首先,高校的继续教育团队先宣讲党的政策,使贫困地区的农民了解国家扶贫政策,增强其对扶贫的认知。其次,高校的农业学科和图书馆学科结合,依托优质文化的传播丰富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帮助农民形成脱贫的内生动力。最后,高等继续教育依托云技术等收集与贫困区域相关的农业生产信息,并第一时间传递给贫困农民,通过信息支持解决传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依托精准培训,使高等继续教育精准助力教育扶贫
(一)依托顶层设计,形成教育扶贫合力
在助力教育扶贫过程中,高校的继续教育要做好精准培训工作,协调好各种资源,在了解贫困地区贫困原因的基础上通过顶层设计保证培训的时效性,最终提升扶贫的效果。
首先,扶贫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高等继续教育要与地方政府共同建立扶贫联动机制,使高等继续教育扶贫方向、内容与贫困地区需求相契合。其次,高校与地方政府建立联动机制后,要明确职责,各司其职,做好贫困户的劳动技能培训,进而提高贫困户战胜贫困的能力。最后,制定扶贫考核制度,对扶貧进行监督,规避传统的扶贫短期化和形式化,形成继续教育的合力。
(二)依托精准培训,保障贫困地区的高等教育供给
在精准教育扶贫过程中,贫困地区对继续教育的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平衡的矛盾长期存在。贫困地区对教育的需求量和范围非常大,但高校的继续教育供给却是短期的,从而影响高等继续教育扶贫效果。高等继续教育的培训精准化是提升教育扶贫效果的有效支撑。
第一,要改变传统高等继续教育的同质化现状,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将精准教育扶贫的目标、内容进行重新定义。第二,要依托“以人为本”的理念,实现对扶贫对象的精准识别,以制定精准的培训计划,实现扶贫的精准管理。第三,高等继续教育要在提升贫困户劳动技能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引导贫困户正确选择职业,目的是助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第四,高等继续教育要明确自身的责任,联合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农村精准扶贫。
(三)依托农民培训积极性的调动,提高农民脱贫的内在动力
虽然高等继续教育参与精准扶贫有一段时间,但是贫困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显然不足。为了使高等继续教育精准助力教育扶贫,需要调动贫困户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使其产生内在动力。第一,要充分利用贫困村的村务公开栏、大喇叭、微信公众平台等,宣传脱贫的典型人物及事迹,特别是其通过参加培训掌握技能成功脱贫的事迹。目的是改变贫困户的“等靠要”依赖思想,提高贫困户的信心,增强其对生活的希望,进而调动其参与教育培训的积极性。第二,高等继续教育培训要依托贫困户的实际需要进行内容和方式的确定,并通过趣味性手段,提高贫困户的参与热情,扩大培训的学习效果,通过外力推动提升高等继续教育精准扶贫的成效。
(四)因地因人而异,开展精准培训
首先,继续教育培训对象要精准。在培训开展前,对培训对象的教育水平、实际需求进行摸底。建立培训对象选拔制度,避免因培训而培训的形式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根据贫困对象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培训内容,目的是通过因材施教助力贫困户脱贫。其次,继续教育培训目标要精准。高等继续教育的培训对象包括传统和现代农业生产者,但要针对不同对象设定精准的目标比。比如,针对青年农民,可侧重技能培训;针对老年农民,可侧重生产培训;针对教育水平高的农民,可侧重旅游、餐饮等技能培训;针对教育水平低的农民,可侧重农产品种植和畜牧养殖培训。最后,继续教育培训内容要精准。科学合理的内容,一方面能激发贫困户的学习热情,另一方面能增大扶贫效果。在开展培训前,高校可进行一次专门调研,掌握贫困户的需求,选择贫困户需要学、想学、容易学、脱贫效果好的内容进行传授。
总之,高等继续教育参与教育扶贫是义务,也是社会服务功能。教育扶贫可以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整体教育水平,在避免贫困代际传播的基础上,提高扶贫效果。高等继续教育在教育扶贫上有特殊的优势,它能认识到传统扶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研究扶贫对象的需求,通过供给侧改革等,将教育扶贫与科研进行连接,最终实现教育助力精准扶贫。
参考文献:
[1]高生军,李期,王春.高等继续教育在教育精准扶贫中应担的责任[J].教育现代化,2017,4(47):168-169.
[2]郑琼瑶.从高等继续教育看乡村精准扶贫——以绥德某村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7,(23):27,62.
[3]李期.以“精准培训”推进“精准扶贫”——高校在教育扶贫中应担当的责任[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0(4):119-123.
[4]王佳,李期.“精准培训”助推“精准扶贫”的实现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20):238-239.
(作者系长春大学网络安全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文化、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