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北地区柑橘大棚生姜无土栽培套种技术研究与示范

2020-12-14邓冬梅罗伟雄刘序罗迪良陈少峰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20期
关键词:无土栽培套种柑橘

邓冬梅 罗伟雄 刘序 罗迪良 陈少峰

摘要    对粤北地区柑橘大棚生姜无土栽培套种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粤北地区柑橘大棚套种生姜较露地栽培增产10%以上,收获期提前30~40 d,且整个生产过程采用生姜专用水溶肥滴灌,不需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次数减少1/2,省时省力,经济效益显著,为粤北区域发展高质量蔬菜提供了新的技术模式。

关键词    柑橘;生姜;无土栽培;套种;粤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3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20)20-0063-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生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调料,除了用于烹饪之外,还有药用和保健功效。韶关市地处粤北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雨水均匀,土壤以砂壤为主,适宜种植生姜。目前,生姜种植遇到病虫害严重、土壤连作障碍、劳务和农资成本日益增长等问题,不仅品质受影响,产业规模和效益也徘徊不前。现利用柑橘大棚内现有的设施条件,开展了生姜无土栽培套种试验与示范,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大棚空间资源,另一方面克服了生姜种植的土壤连作障碍,提升了生姜品质,为探索生姜栽培安全高效提供了新模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    材料与方法

1.1    示范场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韶关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古洋基地的柑橘设施大棚内,大棚已种植了二至三年生柑橘(品种主要是默科特和沃柑),目前植株挂果不多,长势相对较弱。在充分利用大棚空间和设施条件的情况下,在柑橘行间实行生姜间作套种,在保证柑橘充足的营养面积和不影响柑橘根系发展的情况下采取带状间作,每行套种生姜4~6行。

1.2    试验与示范品种

选择丰产、优质、商品性好、抗逆性强的本地生姜品种。韶关地区特色主栽品种是小黄姜,植株较矮,叶披针形,绿色,肉质深黄色,风味香辣,品质佳,抗病能力强,耐储运。

1.3    试验方法

1.3.1    试验与示范时间。普通露地生姜栽培时间一般在每年4月中旬左右。本试验的大棚保护地栽培选择的时间是3月下旬,具体可根据种植条件合理安排,最好选择室温15 ℃以上的晴天进行种植。

1.3.2    姜种处理。精心挑选姜块肥大饱满、皮色光亮、无病虫害、无腐烂的本地小黄姜块作为种姜。将挑选好的种姜放在50%多菌灵400~500倍液或者0.5%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20 min消毒,取出后稍微晾干,待种[1-2]。

1.3.3    水肥系统的安装与调试。采用营养液自动滴灌方式,简单安装了电器自动控制系统、水泵、营养液罐、滴灌管道和过滤器。滴灌管道类型为内镶式滴灌管,规格为Φ16×1.0 mm×200 mm,主供液管道类型为Φ50PE管。

1.3.4    栽培行处理。对栽培区域进行除草和平整,对柑橘进行修枝管理,然后利用荷兰网折成“U”型槽并固定作为栽培槽,内铺防水塑料膜(黑白膜),使其成为一个小型封闭栽培床,在栽培槽底端适当间距进行打孔,便于排水[3-4]。栽培行高度为50~60 cm,宽度为120~150 cm(具体可以根据柑橘的行距合理调整)(图1)。

1.3.5    栽培基质准备。栽培基质是通过之前的配比试验筛选出的最佳种植配比,即粗椰壳糠粒∶泥炭土(或炭渣)∶珍珠岩∶有机肥(粉剂)=10∶10∶3∶1,全部基质消毒后搅混均匀。

1.3.6    栽培。栽培规格为行距30 cm、株距25~30 cm,种植密度为6.75万~7.50万株/hm2。栽培时,先把混合好的基质铺到栽培床上,厚度25~30 cm,按照规格摆好姜块,覆土8~10 cm,浇透水。待姜发芽出苗高度约10 cm时,再次覆盖基质,厚度达10~15 cm,直至苗床基质深度达50~60 cm[5-6]。

1.3.7    田間管理。①水肥管理。5月上旬开始,姜苗进入快速生长期,需适当遮阳和追加壮苗水溶肥。7月下旬至8月中上旬适当增加光照,追施壮姜水溶肥(韶关康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自配),促进姜块膨大生长。另外,由于棚内温度较高,基质易干,要适当浇水。采收前一般不浇水,以利于姜块成熟。在施用水溶肥的过程中,要根据生姜各个生长阶段进行营养配比,控制大棚的温湿度。②病虫害防治。生姜病虫害主要有姜瘟病、枯萎病、姜螟、地老虎、蚜虫、蓟马等。由于是基质栽培,加上是头茬新地,试验期病虫害发生率较低,但是考虑到柑橘病虫害的相互传播,必要时也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如区间挂黄板、及时清理腐烂姜块、喷施多角体病毒杀虫剂和代森锰锌杀菌剂等进行防治,化学防治应采用高效低毒型农药。若发生姜斑点病、炭疽病,可采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每隔1周喷1次,连喷2次[7-9]。

1.3.8    适时采收。一般选择在晴天采收。生姜采收的产品主要包括种姜、嫩姜和老姜,可以根据生产所需分时分级采收。如果整株采摘,先在姜苗距离地面5~7 cm处剪断(姜苗可以作基肥或者药用),再直接把姜从基质中刨开提起。由于基质栽培土层比较疏松,不需要工具便可以直接手工采收,操作方便,干净整洁[10]。

2    结果与分析

2.1    植株性状

植株平均株高为105~110 cm,分株数达3~5株,与露地栽培相比,株高和分株数略高,植株茎杆更粗壮,采收前植株的叶色较青绿。

2.2    产量分析

此试验采收结果显示,生姜的平均產量达1.0~1.5 kg/株(包含老姜和嫩姜),按照6万株/hm2计算,产量可达到60~90 t/hm2,远远高于露地栽培的生姜产量(37.5~45.0 t/hm2)。

2.3    产值分析

粤北农业信息网和江南批发市场等普通生姜批发价格5~7元/kg,产值达18.75万~31.50万元/hm2;超市和高端蔬菜商店品质生姜定价为10~15元/kg,产值达60万~135万元/hm2。虽然本研究采用无土栽培模式生产出了高品质生姜,减少了人工和农资材料,但是在前期需要一定的设施设备和材料投入。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这种模式实现创收需要自第2年或者第3年开始。

3    结论

利用柑橘大棚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套种生姜不仅可以弥补柑橘幼龄期浪费的空间资源,还可以根据柑橘和生姜的生长特性适时配方追肥,显著减少农药、肥料的使用量,克服耕地障碍,省时省力,达到生产全过程安全高效的目的,值得大力推广。但是前期需要投入基质、种植槽、水肥一体化管道等材料费用,种植当年未必能够实现经济创收。从长期可持续发展方面来说,这种模式非常适合标准化、有机化、产业化、规模化种植。

4    参考文献

[1] 金波.中国多年生蔬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160-161.

[2] 何玲芳.平原生姜设施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1999(7):3-5.

[3] 刘胜环,刘俐,徐生.南京地区生姜有机栽培技术初探[J].长江蔬菜,2012(18):54-55.

[4] 李向丽.大棚生姜栽培技术[J].现代农村科技,2018(9):23.

[5] 徐漫.地膜大蒜间套生姜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1999(3):3-5.

[6] 邹和菊.棚室生姜栽培与病虫害有效防治[J].南方农业,2005,9(21):77-78.

[7] 赵伯涛,黄晓德,钱骅,等.有机生姜生产的关键技术及规范研究[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5):67-70.

[8] 王天菊,莫振茂,林林,等.幼龄金柑园套种生姜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12):187-188.

[9] 黄道明.姜葱蒜栽培关键技术[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10] 万惠恩.果树与生姜间作技术要点[J].植物医生,2006(2):37.

猜你喜欢

无土栽培套种柑橘
柑橘家族
自制咸柑橘润喉去火
林下套种中草药的栽培方法与技术
马铃薯间作套种模式效益对比试验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及其发展前景
阿尔及利亚将实现柑橘自给自足的目标
印度柑橘产业不景气
日光温室越冬番茄新型有机质无土栽培技术
新疆:红枣地套种红薯
早春马铃薯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