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核心素养之语言鉴赏探幽
2020-12-14田爱美
田爱美
当前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大环境中,理想的语文教学不可不重视文学鉴赏,而语言是作家与读者之间唯一的媒介,语言之于文学鉴赏无疑是第一重要的。因此笔者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当致力于探寻语言鉴赏的有效途径,以此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刘勰文学鉴赏理论提出:“缀文者情动而辞发,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 《文心雕龙· 知音》)”刘勰认为,作家的创作是一个由情到辞的过程,“情以物迁, 辞以情发。( 《文心雕龙·物色》)”外界事物引起作家的感触,由此产生感情, 酝酿构思,用语言文辞表达出来。作家把感情抒发出来,把道理讲述出来,是用语言文辞进行表达,它是一个由内到外的过程。
据此,鉴赏者面对文学作品须得 “披文以入情”,由语言的形式深入到文学作品语言的“象”,进而通透作品的价值,这是一个由外入内的过程。
一、语言的形式
文字和词语共同组成了文章,语言表达的形式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文学作品。
1.语言对作品的修饰层面
语言常常借助相应的修辞手法,像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来实现对文学作品的修饰,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作品的文学色彩。以食指《相信未来》这首诗歌在语言形式上的特点为例,我们可以窥见一斑。《相信未来》大量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相信未来”四个字贯穿全篇,“依然固执”“相信”反复出现,以“当”起头的整齐的句式反复出现,押韵的运用,再加上每节四行的诗歌形式,整体上就构成了整首诗歌的一种回环往复的结构之美。
2.对词句进行品味的层面
语言是文学作品情感、道理表达的载体,“情动而辞发”的过程作家是高度重视的。老舍曾说:“我的文章写得那样白,那样俗,好像毫不费力,实际上,那不定改了多少遍。”咬文嚼字,方能探得文章的幽僻处。以老舍《想北平》文章的品读来看,抓住作品的重要词句进行品味亦是一法。
学生细读全文,找出《想北平》中最能体现“我”的色彩的一句话。
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
学生仔细品读文章第4—7自然段,并且划出其中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1)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2)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围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
(3)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
(4)是的,北平是个都城,而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
(5)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
(6)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许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
仔细品读关键词句,唤醒语言的存在感,深入语言的奥妙处。正如叶圣陶所言“文艺鉴赏还得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来似乎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快乐、安适、自由”“诗一般的美丽”“接近自然”“悠然见南山”“享受一点清福”,这大概是老舍先生对北平牵肠挂肚原因的最直白的表达吧。
3.语言表达方式层面
就表达方式而言,常见的有诸如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等。一部文学作品并不仅仅局限于同一种表达方式,更多的是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各种文体在多种表达方式的选用上各有千秋,在文学作品赏析中,要准确区分不同的表达方式,体会在不同表达方式中的作者情感意境的表达。笔者个人认为在鉴赏小说类文学作品的时候,无论是认识人物形象的特点还是探究主题的思维活动,描写都是你不能錯过的精彩。以马尔克斯《礼拜二午睡时刻》小说为例,我们且来欣赏其中别有深意的一处细节描写。
神父又走到柜子跟前。在柜门里钉子上挂着两把大钥匙,上面长满了锈。在小女孩的想象中公墓的钥匙就是这个样子;女孩子的妈妈在小的时候也这么想过。神父本人大概也曾经设想过圣彼得的钥匙就是这么个样子。
这里,马尔克斯的语言甚至可以说是啰嗦。明明只要“上面长满了锈”就能表达清楚的问题,作者为什么却如此大费周章呢?圣彼得是上帝的大弟子,掌管着通往天国的救赎的钥匙,可是钥匙生锈了,这意味着什么呢?小镇人们的冷漠、麻木,神父行为的转变,母亲的隐忍到最后不顾一切地“挽着小姑娘的手朝大街走去”在这里似乎都有了答案。钥匙生锈了,正是马尔克斯要向我们揭示当时的社会问题,才可以让我们避免把文章主题简单粗暴地理解为“母爱”。
二、文学作品语言的“象”
这里我们借用李育书老师《语言:赏析文学作品的基本视角》文中所用到的一个术语“象”。他提出:文学作品语言表述的内容不能为空,因而就需要“象”来支撑。文学作品语言要摆脱晦涩难读的境地就要少一些抽象,多一些“具象”。围绕着这个主题,就出现了物象、形象、意象、境象等概念,从而形成了关于“象”的范畴。本文笔者撇开其他只论“境象”。
李育书老师认为,境象是指特定情境或意境中的物象、形象、意象,或者说是特定情境或意境中的物象、形象、意象的表现。把握文学作品中的“境象”,有利于启发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价值。
我们且来看《相信未来》语言形式上“回环往复的结构之美”深层的“境象”。选用多个意象如“蜘蛛网”“灰烬的余烟”“凄凉的大地”等尽写现实的残酷,“美丽的雪花”“深秋的露水”“凝露的枯藤”等又写出了灰暗中些许的光亮。整齐的句式,反复的咏叹,又流泻着迷惘中饱含执著、失望中流露出希望的复杂的挣扎之苦。整首诗歌呈现出的“境象”是表面上的残酷、荒凉、压抑,实则是深层的硬朗、强大、恢宏。
品读《想北平》,很自然地让人想到一句话“繁华落尽见真淳”。依照上文所列出的七句话来看,结合整篇文章的诵读,它们总体上形成了一种深沉中不失平缓冲淡、无声而又悠长的“境象”。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这些重要词句,让学生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并且关注轻重音、停顿等。“想”却“说不出”,这恐怕是《想北平》自始至终氤氲于全文情感的节点所在。借助于“积水滩”“城墙”“小蝌蚪”“嫩蜻蜓”等意象,我们似乎可以触摸到萦绕于作者内心的对快乐、安适的渴望;借助于“有空儿”“有空闲的地方”我们似乎能感受到郁结在作者内心的纷乱战火中对安放灵魂之乡的渴盼;而“韭菜叶”“泥点”“青菜摊子”等等似乎在诉说着一个贫寒的人对微薄的清福的向往。在反复的涵泳中,我们就像是在看一段平常的聊天,在老舍京味语言的浸染和独特意象的选择中,我们看到作者似乎是在告诉我们,北平并不只是北平本身,它只是游荡于一个人思念之中的物象。所有的语言都在提醒我们,“我的北平”“想”却“说不出”,在娓娓的叙说中道出的却是烙在灵魂深处的对“家”的一种深情回忆与眷恋。景情黏合,无声而又悠长。
作家余华说:“《礼拜二午睡时刻》显示了作家的内敛功夫。”文章看似平淡,却暗流汹涌,细致传神的描写无疑也在为这种“境象”助力。从文中的细节描写来看,女人“用手指甲敲了敲纱门”“不动声色”“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胡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把鲜花夺过去”等透露了“女人”刻意的节制;结合文章“荒凉”“神秘的静谧”“慢腾腾”“凝滞”这些词语的运用,我们无时无刻不感觉到这里空气的停滞;环境描写上荒凉的旷野,凄凉的小镇等等这些都在隐忍、压抑的氛围中营造出一种荒凉、沉寂而又暗流汹涌的悲剧般的“境象”。
三、文学作品的价值
文学鉴赏,简单来说指读者通过语言的媒介,获得对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具体感受和体验,引起思想感情上的强烈反映,得到审美的愉悦和享受,从而使精神境界得到升华。如此,在文学鉴赏活动中,我们可以通过作品的语言形式和语言的“境象”,深入文学作品传递的价值——提升思维和审美情趣。在由表及里的分析中,鉴赏者的阅读思维活跃起来,进而在思想上期待一种审美的绽放,这应该是文学作品最大的价值。下面我们还是以《相信未来》《想北平》《礼拜二午睡时刻》来共享这份收获。
反复涵咏《相信未来》,多种意象和情感的交叠和回环往复的结构之美让我们感受到了现实的残酷、荒凉,但是也品出了灰暗中透着光亮、迷惘中饱含执著、失望中流露出希望。诗歌前两节,作者以强烈的个人体验,传达出他在那个黑白颠倒、个人价值被压抑,物质、精神双重穷困的处境中彻底的绝望。诗人将这种深重的苦难以美学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彻底的绝望和渺茫的希望交融,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冲击。“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是我相信未来人们的眼睛——”正如一声惊雷,由个体觉醒走向社会觉醒。诗人希望用诗句唤醒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的人们各自内心对是非、公正的最正确的评价。诗人渴盼这场政治风云涤荡人心,让整个社会精神走向澄明。这样的一种审美体验足可以引领我们在人生实践的打磨中,在绝望中拥抱希望,从而塑造硬朗、强大的民族灵魂。
《想北平》,北平是“我的北平”。北平的故宫、颐和园、长城等,在这里竟没有一席之地,而作者笔下的北平是些什么呢?“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积水滩”“嫩蜻蜓”“草花儿”“牵牛”“靠山竹”“草茉莉”“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带霜儿的玉李”等等,这些才是作者心心念念的北平!而这也是每个居住在北平的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的共同记忆,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作者与北平“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亲密关系。这些平凡的意象带给了作者快乐、安适和自由,构筑了一种“家”的温馨,也因此我们终于可以理解作者所说的对北平有如同爱恋母亲一般的深情。1936年,作者当时在青岛,不在北平,那时日本加紧对华侵略,丧权辱国的《何梅协定》签订了,战争即将爆发,华北危急,北平危急。作为一个把北平当母亲来爱的爱国知识分子,作者忧心如焚,更想要唤醒国人对北平的记忆,奋起捍卫北平!漂泊异乡的游子在这样特殊的历史背景下,说一句“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饱含几多对家园的眷恋和对民族前途的担忧啊!平实的语言表达的深层意蕴是:这种融入骨血的爱国之情如无声细雨滋养着华夏儿女一代又一代人,这份深沉的家国情怀何尝不是《想北平》绽开的最美的思想之花!
《礼拜二午睡时刻》把感情包裹于内容的叙述中,交由人物之口去说或由情节的自然发展去显露,适当的隐忍和节制引人思考,更能打动人。我们且看文章这三处内容。
(1)“就是上礼拜在这儿被人打死的那个小偷,”女人不动声色地说,“我是他母亲。”
神父打量了她一眼。那个女人忍住悲痛,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神父的臉刷的一下子红了。
(2)女人把皮包夹在腋下,胡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小姑娘拿起鲜花,趿拉着鞋走到栏杆前,两眼凝视着妈妈。
神父吁了一口气。
“您从来没有想过要把他引上正道吗?”
(3)“等一会儿走吧,”他说。说话的时候,他没有看那个女人。
……
直到这个时候,那个女人好像还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她透过纱门朝大街上看了看,然后从女孩子的手里把鲜花夺过去,就向大门走去。女孩子跟在她的后面。
“等到太阳落山再去吧!”神父说。
第一阶段,“不动声色”是对上文中神父的不理解的反应,母亲以平静克制愤怒。顶着“小偷家属”这一身份给她的道德压力,母亲“两眼直直地盯着神父”,在这无声的坚持下,“神父的脸刷的一下子红了”,这是神父在母爱面前,为自己以普通人的眼光和道德评判标准来看待“小偷”而惭愧不安。第二阶段,“胡乱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前文中母亲的小心翼翼迥然不同,母亲以“胡乱”克制内心汹涌的激动,拿到钥匙终于可以去看可怜的儿子了。神父“吁了一口气”,却用“正道”这个词告诉我们:神父虽在情感上有所触动,但在道德层面上,仍是以普通人对小偷的态度来看待“小偷”家族的,认为做小偷是可耻的,家里人有把他引上正道的义务。第三阶段,母亲一个“夺”的动作,以勇敢克制愤怒。镇上的人们如同鲁迅笔下的“看客”,他们麻木、愚昧、冷漠,而神父被母亲感动了,当他看到外面很多人,为了避免母亲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他发自内心地关怀母亲,因而劝阻母亲“等到太阳下山再去吧”,但是从语气上来看似乎这里多了几许无奈。神父代表着宗教,代表着救赎,就是在文章的结尾我们看到了神父的转变,可是救赎依然无力。在这个特殊的“午睡时刻”,我们能感受到更多的该是那浓重的黑得化不开的社会的迷雾。小镇的荒凉、闷热、困乏象征着的似乎正是当时社会冷漠、麻木、愚昧的人文精神,文章揭示了现实的社会问题和人性问题。母亲的形象隐喻着敬畏生命、尊严,隐含着生命的博爱、包容及对苦难命运的强大的抗争力量。所有的语言都在告诉我们,作者是在呼唤爱,只有这闪烁着人性光辉的爱才是救赎社会、救赎人性的唯一钥匙。这样的审美体验无疑是我们修养自身、提升社会精神境界的一泓清泉。
语文是综合性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并运用于实践的课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新课标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笔者认为由语言的形式深入到文学作品语言的“象”,进而通透作品的价值,这是一个由外而内的过程,在思维不断深化的同时,读者也能收获一份独特的审美体验。在阅读中有一个“文字——文章——文化”不断推演的过程,正切合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目标。重视语言鉴赏,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不失为文学鉴赏活动的一条蹊径。
[作者通联:浙江宁海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