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的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全方位教育模式创新
2020-12-14常瑞敏
常瑞敏
摘 要: 随着高校资助工作不断科学化、专业化,不能仅仅局限于经济资助,还要利用“物质资助与精神支持相结合”“服务管理与资助育人相结合”“满足学生当前需要和支持学生长远发展相结合”等方式,把育人贯穿资助工作的全过程。
关键词: 经济困难 三全育人 全方位教育 创新模式
十九大以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全面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工作。
1.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搭建勤工助学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
勤工助学平台作为实践载体,是高校资助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强不息奋斗精神的有效举措,是实现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平台。规范高校勤工助学管理,创新高校勤工助学模式,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发挥重要作用。要将扶贫与扶智、扶志、扶质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真正发挥资助育人功效。
1.1规范校内勤工助学管理。
1.1.1学校成立资助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多部门配合资助管理中心开展勤工助学工作,包括学工、研工、团委、组织、宣传、统战、财务、人事、教务、科研、后勤等。遵照《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勤工助学相关管理规定。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下设专门的“勤工助学基地”,实行学生自我使用、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管理模式[2]。
1.1.2设立勤工助学专项资金,制定资金使用与管理办法。岗位设置坚持以工时定岗与以需求定岗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固定岗位和临时岗位不同,参照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制定工资标准,定期进行市场工资调研,确保学生劳动付出与价值对等[3]。
1.1.3积极开发校内优质资源,保证学生参与勤工助学的需要,使学生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满足实践需求。岗位设置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和专业知识的摄取,以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学校公共服务为主,而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出卖廉价劳动力。岗位要求学生最大限度地贴近职场礼仪文化,为适应社会做铺垫。岗位分配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寒暑假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考虑增设岗位,保证学生的假期生活有保障,收入来源安全可靠。
1.1.4对违反校纪校规的勤工助学学生,按照校纪校规进行教育和处理,停止勤工助学岗位;对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涌现的优秀案例进行宣传报道,发挥其在资助育人过程中的榜样作用。
1.2拓展校外勤工俭学渠道。
1.2.1安全是开展勤工助学工作的基础。资助管理中心定期为有勤工助学需求的同学进行安全培训,进行上岗前考核。学校统筹多部门资源提供兼职岗位,由资助管理中心汇总存档,营业执照副本、组织机构代码、详细的用人需求等信息完备后方可发放给考核合格的同学。学校组织用人单位和学生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勤工助学三方协议书》,明确权利义务及争议解决方式。家教岗位必须有详细的家庭地址或工作单位、有正确的联系方式,强化安全意识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1.2.2联合就业指导中心,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合作企业给有勤工助学需求的同学提供实习岗位或加入企业工作团队,一定程度上节约企业成本,帮助学生解决部分经济困难,增加实践经验,巩固专业知识,提升就业技能。
1.3无偿资助和有偿资助形成有机融合。
带著团队组织经验分享会,开展专业技能和就业技巧主题活动。
2.探索一条惠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家访之路
教育的起点在于切身的感受、懂得和理解。教育的过程,不止于教书,更重在育人。育之道,人为先,需要相互理解,需要心灵互通[4]。随着互联网带来的便利和人们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家访成为“特殊群体”的标签。然而,“键对键”和“面对面”毕竟不能等同,会心的微笑、真挚的握手、真诚深入的促膝谈心在电话里无法实现。面对面才能心贴心,能超越具体的知识与技能,激发唤醒,塑造灵魂、塑造生命才能提升教育的温度。
2.1建立持续、有效、灵活的家访工作机制。
资助管理中心对家访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学校每年预拨专用经费给予财力支持,用来购买保险和用于其他必要财务支出;学校组织对家访人员进行国家资助政策、学校资助理念方法、资助成效,访谈内容和访谈技巧,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工作廉洁自律等内容的专题培训,并翔实记录与家长交流的信息,如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的照片,形成家访报告;积极鼓励学校相关部门、院系一线专业课教师、学生干部参与其中,组建一支多样化、多层次的家访工作队伍,更好地实现全员育人的目标[5](112-114);家访采取寒暑假集中进行和根据特殊情况灵活进行相结合的方式;扩大家访覆盖面,精心选择家访对象,周密安排行程计划,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关注被访学生的思想品质、学习态度、身心健康、个性需求等,制定个性化的资助和学业规划、兴趣特长、职业发展等培养方案。
2.2发挥家访在贫困认定中的检验、补充、完善作用。
学校现行资助体系的运行效果如何?是否存在改进空间?确定的个性化资助方案能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通过实践调研检验、补充和完善。除贫困证明、家庭经济状况调查表等材料和班级民主评议等作为认定依据外,融入家访这一环节,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地域差异和虚报、漏报等客观因素带来的误差[6](103-104);使贫困认定更加人性化,建立的个性化资助和教育培养方案更加细致入微、准确到位。
2.3发挥家访在资助体系中的延伸作用,形成家校良性互动。
通过家访宣传资助政策的同时,向家长和学生传递对其成长成才的关注、信心、温暖和希望,实现家校良性互动,继而产生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社会轰动效应;面对面交流,增强信任,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引导学生树立刻苦学习、热爱集体、感恩社会的思想观念;使教育者亲身感受学生家境的贫寒、生活的艰辛、家长的期盼、成才的渴望,从而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丰富教育实践,进一步理解教师职业的责任与内涵,对学生的资助和培养更加用情、用心。
2.4提高贫困生家访的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贫困生家访重视经济资助和思想政治教育[7](245-246)。家访过程中,对贫困生思想的关心、生活的帮助、心理的支持、学业的指导不能忽视,不能停留在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的层面,而要纳入高校学生工作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宣传国家资助政策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资助的真实意义,引导学生不要弄虚作假,形成良好的诚信意识;激励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意识;引导他们珍惜时光、勤勉学习、回馈社会;鼓励他们参与志愿服务,感受奉献的快乐和意义。
3.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以人为本、量身定制的差异化资助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格认定工作的精准度,直接影响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性与合理性,间接影响高校学生对真实、公平、正义等价值理念的认同。校园一卡通、微信、支付宝交易记录,图书馆借阅记录,课堂考勤记录,宿舍出入管理记录,手机、微博、QQ、微信、易班等交流平台的交往言行记录;运动轨迹、淘宝、京东、唯品会等消费记录、参加学生工作、学生社团、志愿服务等第二课堂数据等都属于学生工作大数据的范畴。大数据技术精准分析、整合海量信息,探索规律性和关联性,差异化、精准化推进资助工作[8](41-44)。
3.1拓宽资助信息渠道,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在校园里的相关经济行为都会通过互联网得到精确记录。家庭贫困认定中,将学生提供的纸质版证明材料、通过家访获取的基础信息,学生缴费信息、奖贷勤补信息和班级和院系民主评议的往期认定结果信息导入学生工作信息系统,进行半结构化管理;利用大数据,将学生校园一卡通、支付宝、微信消费平台数据等轨迹信息作为实际消费水平的佐证材料,为精准资助提供信息基础,从而精准识别资助对象。
3.2创新资助方式,满足个体化需求。
不同专业、不同年级贫困生的需求各不相同,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不同致贫原因,不同个性需求,不同贫困等级等使高校帮扶对策有所差异。大数据技术的运用可以为资助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事实依据:利用大数据统计贫困学生的费用支出情况,针对性地解决困难[9](91-96)。如某同学医疗费用支出占其费用支出的很大比例,可以考虑为其购买商业保险作为资助方式;某学生科研书籍支出占其消费的大部分,可推荐加入相关专业导师课题组,既能锻炼其科研能力,又能解决经济问题;利用大数据统计的微博、博客、微信关注信息或第二课堂参与活动记录,某同学对创业感兴趣,学校就业指导中心或创新创业部门可主动帮助寻找资源,找优秀校友或专业老师给予指导,鼓励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家庭经济条件;利用宿舍出入门禁,在校园内网或其所浏览网站所收集的网络性数据资源,发现某贫困生对兼职感兴趣,学校可及时为其提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利用大数据统计的消费信息,筛查出欺骗助学金的伪贫困生,滥用奖助学金的同学,如抽烟在日常消费中占很大比例,及时停止资助,批评教育和指导;通过教务系统监测贫困生学习情况,避免其成为经济和学业双困难学生。
利用家庭困难学生在校的各类数据,分析与之在一定程度上相匹配的工作岗位,向对口企业推荐,打通学生毕业与步入社会工作的“最后一千米”,提升就业质量,彰显人文情怀,资助育人落到实处。
3.3利用大数据持续性特点,实现贫困家庭动态监测。
随着高校硬件设施的投入,智慧校园、数字化校园正在普及,学生工作管理部门逐步实现数据化管理系统。利用易班网络思政中心、第二课堂成绩、学生宿舍门禁系统、校园一卡通、课堂考勤系统、学工综合管理系统等监督、审批和管理学生日常事务,时刻掌握学生动态。搭建数据共享平台,招生部门通过招生系统收集的学生家庭情况信息或者特殊学生信息;后勤管理部门获得的学生利用校园一卡通的消费记录;安全保卫部门通过宿舍门禁获得的学生出入记录,进行早期预测和研判[10](74-76)。
4.开展集中主题教育活动,促进资助内涵式发展
以“集中主题教育”的形式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国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资助诚信教育”为主体,开展主题征文、主题演讲、毕业生诚信还贷宣传等系列教育活动,在全校范围内鼓励学生全员参与,将诚信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开展励志感恩主题教育,把感恩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活动,如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与“三下乡”、利用节假日支教等各类实践工作;将优秀贫困生事迹材料汇編成册予以表彰宣传,树立典型。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家庭困难学生消除自卑心理、懦弱心理、等靠要心理。将学校关心下一代委员会的老教师或者老领导、学生最喜欢的专业课老师、社会上的知名企业家等纳入学生资助主题教育中,传递给学生丰富的工作经验、广泛的人生阅历和高尚的人文情怀,让学生真心感受到长辈般的关怀,塑造人格,促进个性化发展。
5.积极推动参与式资助,师生互助
在资助管理中心、二级学院设立勤工助学岗位等,让学生参与到资助项目管理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用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方式打开资助管理新模式。通过资助政策解读和专题培训,让学生全面掌握资助的一系列程序、方式和标准,在贫困生评定与监督的行列中发挥作用,既提高资助效率,又阳光透明。
6.发挥资助政策的导向功能,优化人才结构
严格执行专项奖学金在资助范围、标准和要求上的特殊设置,真正达到奖助学金设置的初心和目的,让有限的金钱资助到最佳的人选。利用主题班会、党团会议、年级大会,对国家出台的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免(公)费师范生、服义务兵役学生教育资助等一系列引导性资助政策进行解读和学习,引导优秀毕业生扎根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特殊行业,发挥力量。
参考文献:
[1]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促进教育公平 助力全面小康[N].人民日报,2019-09-25.
[2]董雪飞.教育部就《高等学校勤工助学管理办法(2018年修订)》答问[EB/OL].教育部网站,2018.
[3]刘群.华东师大织就勤工助学“三网”[N].中国教育报,2020-01-05.
[4]赵婀娜.激活家访的育人效能[N].人民日报,2019-08-07.
[5]张意.高校贫困生家访实效性提升路径研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38(11).
[6]王俐,张霞,刘响.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访工作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69(6).
[7]桓美丽.对高校学生家访工作的思考[J].中外企业家,2011,28(18).
[8]吴朝文,代劲,孙延楠.大数据环境下高校贫困生精准资助模式初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33(12).
[9]王宏鹏.大数据视域下高校精准资助“五位一体”新模式[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37(4).
[10]雷虹.新时代高校后勤系统“三全育人”机制构建研究[J].学工视窗,2019,6(12).
本论文为项目《宁夏大学“以资助促育人”学生资助研究课题项目》的成果,项目编号:NXUZZ20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