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东县部分猪场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2020-12-14沈强兵缪忠明陆淑华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9期
关键词:流行病学调查如东

沈强兵 缪忠明 陆淑华

摘  要:为了解如东县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和感染现状,为该病的防制和净化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从如东地区14个乡镇84家(户)猪场和散养户采集的276份血清样本进行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抗体(gE抗体)和其中59家(户)猪场和散养户的204份血清样本进行疫苗毒株免疫抗体(gB抗体)的检测。结果显示猪场(散养户)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为20.2%(17/84),血清样本阳性率为20.7%(57/276);血清样本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阳性率为78.4%(160/204)。结果表明:如东县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比较严重,疫苗免疫比较理想,应加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接种和抗体检测,从而更好地防控该病。

关键词:如东;猪伪狂犬病;血清学;流行病学调查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是由疱疹病毒属的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猪等家畜以及野生动物共患的一种流行很广的急性传染病,多种动物以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为主要特征[1]。猪是感染后唯一可以存活的动物,是该病毒最主要的贮存宿主和传染源。猪伪狂犬病主要引起母豬繁殖障碍,表现为流产以及产死胎、木乃伊胎和弱仔等;新生仔猪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震颤和运动失调等神经症状,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呕吐和腹泻症状,死亡率可达50%~100%;生长育肥猪多为隐形感染,死亡率虽低,但增重缓慢。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的猪抵抗力下降,极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会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目前,给猪接种猪伪狂犬病基因工程缺失疫苗后,该病的流行性有所缓和,但其潜伏感染情况仍相当普遍,临床症状已经从典型转为非典型,虽死亡率大幅降低,但是仍严重影响猪群的生长速度和繁殖性能,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为掌握江苏省如东县部分猪场的猪伪狂犬病感染和免疫的状况,为有效控制和消灭猪伪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部分猪场进行了猪伪狂犬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血清样本

2017年5月,从如东县14个乡镇采集到猪血清样本276份,其中:中小规模化猪场28家,血清样本140份,全部来自接种过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猪群;散养户56户,血清样本136份,       64份来自接种过猪伪狂犬病gE基因缺失疫苗的猪群(表1)。血样采集后,静置2 h,       3 000 r/min离心 5 min,分离血清,随后在-20 ℃下冻存备用。

1.2 检测试剂

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试剂盒和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检测试剂盒由法国ID-VET公司生产。

1.3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样本分别检测PR野毒株感染抗体和PR疫苗株免疫抗体,操作过程与结果判定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 结果判定

如果检测到gE抗体阳性猪,则可以判定该猪场的猪群感染了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如果猪场有1个血清样本为阳性,则判定该猪场为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阳性场。

2  检测结果

2.1 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

共检测猪血清样本276份,其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样本57份,样本阳性率为20.7%;检测84家(户)猪场和散养户,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猪场和散养户17家(户),阳性率为20.2%。

2.1.1 不同类型猪场检测情况

在本次调查中,小规模化猪场检测28家,gE抗体阳性场9家,阳性率达32.1%;散养户检测56户,gE抗体阳性户8户,阳性率达14.3%;中小规模化猪场检测的血清样本140份,gE抗体阳性血清样本39份,阳性率达27.9%;散养户检测血清样本136份,gE抗体阳性血清样本  18份,样本阳性率达13.2%(表2)。检测结果表明,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在如东县中小规模化猪场有较高的比例,且中小规模化猪场的感染率高于散养户的,存在散发流行的可能。

2.1.2 不同猪群猪伪狂犬病gE抗体检测情况

为了方便调查统计,根据猪的生长状况,我们将猪群分为三个生长阶段:仔猪群(2月龄以下)、育肥猪群(2月龄以上)和种猪群(包括后备母猪、生产母猪和种公猪)。血清样本检测结果显示,不同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种猪群、育肥猪群和仔猪群的阳性率分别为30%、28.9%和13.3%(表3)。育肥猪多为隐性感染,为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增加了难度。

2.2 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检测

共检测血清样本204份,其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阳性样本160份,阳性率为78.4%;在采集自接种疫苗的28家中小规模化猪场的140份血清样本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阳性样本118份,阳性率达84.3%;在来自31户散养户的64份血清样本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阳性样本42份,阳性率达65.7%(表4)。检测结果表明,中小规模化猪场的猪伪狂犬病免疫效果好于散养户的,通过疫苗免疫预防猪伪狂犬病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3  讨论

猪接种猪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后,不会产生针对缺失基因编码蛋白(gE)的抗体,如果用血清学方法检测到这些缺失蛋白的抗体,则表明动物感染了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通过缺失疫苗与配套的诊断试剂盒,很容易区分免疫猪和感染猪,从而为猪伪狂犬病的净化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对处于猪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风险中的猪场或散养户,可按照“首次检测→隔离/淘汰→免疫→二次检测→隔离/淘汰→再次检测→淘汰”等步骤进行净化。

在抽查的中小规模化猪场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猪场占32.1%,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血清样本占27.9%;在调查的散养户中,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散养户占14.3%,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血清样本占13.2%,因此中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在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中小规模化猪场不能自繁自养,大部分收购苗猪进行育肥,苗猪来源复杂,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的途径和方式较多,容易发生感染,且中小规模化猪场的日常管理存在较多漏洞,防病意识淡薄,不重视生物安全措施,无严格的防疫和管理制度。

本次调查的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发现,种猪群、育肥猪群和仔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0.6%、28.9%和13.3%,不同生长阶段的猪在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上存在差异。仔猪群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低,一方面是体内有母源抗体存在,另一方面是由于仔猪感染猪伪狂犬病病毒后死亡率较高,而调查所采集的血清多来自假定健康的猪群。育肥猪群和种猪群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高,主要是成年猪常呈隐性感染,长期排毒和带毒。

中小规模化猪场比较重视猪伪狂犬病的预防,全部对猪接种了猪伪狂犬病疫苗,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为84.3%,而散养户的猪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为65.7%,且有44.7%(25/56)的散养户未免疫。中小规模化猪场和散养户免疫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必须引起重视。分析其原因可能与对猪伪狂犬病防控重视程度、疫苗质量、免疫程序合理性和免疫操作等密切相关。

如东县存在比较高的猪伪狂犬病病毒野毒株感染率,说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工作目前仍然任重道远。要坚持预防为主和防重于治的方针,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做好猪伪狂犬病的消灭和净化工作。具体措施有:①实施严格的引种检疫;②加强消毒,做好灭鼠工作,严格控制猫和犬等其他动物进入猪场;③严格实施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④做好猪伪狂犬病gE缺失活疫苗的免疫;⑤持续开展检测和淘汰阳性猪,建立阴性猪群;⑥加强生物安全等多方面措施,从而最终达到免疫净化的目标任务。

参考文献:

[1] 殷震,刘景华. 动物病毒学(第2版)[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998

猜你喜欢

流行病学调查如东
淮安市中职女生原发性痛经的中医体质研究
胃食管反流发病相关因素与治疗分析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流行病学调查与防治试验
广州市番禺区祈福新村社区2000名普通居民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中国最“老”县,活力从哪来
某高中结核病暴发的流行病学分析
如东,一个正在“老”去的县城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