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视角下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初探
2020-12-14许也李鹏波吴军
许也 李鹏波 吴军
摘 要:由于对乡村景观资源的价值认识不清,导致资源不能被合理开发利用,出现破坏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恶化的现象。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乡村景观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依托生态,走可持续的绿色发展之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总结乡村景观资源分类与特征,参考国内现有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整理归纳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建立的理论依据与评价原则,构建基于生态安全、生态宜居、生态宜业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为乡村景观资源保护、开发与合理利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乡村景观资源;生态;评价因子
文章编号:1004-7026(2020)20-0083-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21 文献标志码:A
近年来,我国乡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乡村人居环境从根本上得到保障。乡村大力发展旅游业,村民收入逐步提高,幸福指数不断上升。由于对乡村景观资源价值认识不足,缺乏生态方面的规划,导致景观资源无序开发,生态环境破坏,景观表达同质化,久而久之会制约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这些弊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乡村建设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原则,构建乡村生态安全格局,改善乡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全面系统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对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乡村景观资源差异化表达以及乡村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乡村景观资源
1.1 乡村景观资源的分类
依据生态学理论,乡村环境是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其中包含自然环境子系统与人居环境子系统。自然环境子系统中的景观资源是能引起人类审美与活动的自然景观。人居环境子系统中景观资源分为人类生产活动与环境要素相结合的生产性景观资源和聚居性景观资源。各景观资源的组成要素见表1。
1.2 乡村景观资源的特征
纵观我国乡村发展,从城乡二元制到城乡一体化再到美丽乡村,乡村的定位、功能、发展模式都发生了巨变,乡村景观资源随之呈现出多元化、生态化、价值化特征。
多元化特征体现在乡村景观不再单一化模仿城市景观,不再拘泥于柏油马路、造型统一的楼房、整齐划一的种植,而是依托地域特征、历史文脉、传统文化等,融合现代景观理念,利用乡村景观资源还原乡村原有的生活、生产景观。例如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乡愁审美、田园文化成为旅游产业的焦点。
生态化特征体现在乡村景观更侧重于对自然式景观的营造,利用景观资源保护区域生态,改善人居环境。例如利用山川、河流、森林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构建生境网络系统,修复动植物自然栖息地,恢复区域生态平衡;在居住环境中结合可生态循环基田水塘景观、农田景观、丰产景观,改善居住环境的水循环、土壤状况。
价值化特征体现在乡村发展落实“两山理念”,将景观资源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乡村产业转型,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景观资源可用于森林公园、度假区(村)、野营地、观光购物农园、休闲农场、农业公园、教育农园、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开发建设,带动旅游业发展[1]。
2 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
2.1 国内外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
西方乡村景观研究具有3大特点,即重视生态环境研究、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对景观进行阐述、关注景观中人的行为[2]。美国土壤保护局LRM(Landscape Resources Management)系统从景观资源性、美学质量、违背破坏性、空间统一性、保护价值、社会认同等方面考虑乡村、郊区的景观质量评价[3],对我国具有借鉴意义。
我国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处于发展阶段,目前有两大体系。一是乡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吴榛等(2017)[4]以苏州吴中区环太湖水網地区乡镇为研究对象,通过层次分析评价方法,从生态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3个方面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蒋雪琴等(2019)[5]从生产景观资源、生态景观资源、生活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5个因素出发,构建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二是乡村景观资源视觉评价体系。主要从地貌、植被、水体、色彩、毗邻风景、奇特性以及人文景观等7个指标对景观视觉质量进行评价,评估乡村旅游开发价值[6-7]。总体来说,我国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对乡村生态环境不够重视,缺乏生态角度宏观评估。
乡村生态系统是以第一性物质产品生产、提供生态服务功能为基本特征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存续和发展的基础[8]。我国乡村生态系统是城市生态屏障,对区域生态安全有重要作用。从生态角度对乡村景观资源展开评价,通过数据量化分析,可以为乡村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2 理论依据
2.2.1 生态承载力理论
乡村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受生态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容量的约束[9]。生态承载力随着乡村人口数量的增多与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呈现动态变化,当压力超过承载力,生态系统就会受到损害。
2.2.2 人居环境理论
乡村人居环境由自然生态环境、地域空间环境和人文环境组成,其建设目标是改善自然生态环境、保护传统地域文化和实现人居空间活动的有序移动[10]。在格局上,乡村要确立发展的边界,与自然环境保持一定过渡区域;在肌理上,乡村聚落空间要符合长时间演变形成的肌理,包括街巷空间格局、走向分布符合乡村发展进程,保护传统建筑,新增建筑体量密度、形式色彩材质等符合乡村原有风貌;在空间绿化上,运用乡土树种取代外来名贵树种,采用自然式种植,林地取代草坪,在村庄周围、房前屋后、道路两旁、滨水地带、公共空间以及庭院内部等地见缝插针地增加绿化量,改善人居环境。
2.2.3 生态美学理论
生态美学是中国自古以来提倡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哲学观的美学体现,与古典园林中“虽由人工,宛自天开”的造园思想不谋而合。生态美学观从人与自然平等共生的亲和关系中来探索自然美问题[11],在乡村环境中体现人们对自然美的认同和对田园意境的向往。要体会到漫山遍野自由生长的野花是美的,参差不齐乱石林立的驳岸是美的,剥落的墙皮是美的,斑驳的青石板是美的。认可农田劳作、果园采摘是劳动美,乡风民俗是淳朴美,小桥流水、炊烟袅袅、老树黄狗是意境美。
3 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3.1 指标体系的选取原则
生态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是对乡村的自然环境、居住环境、生产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的客观评价和综合考量。指标体系建立时,遵守以下原则:生态整体原则、系统完整原则、指标可行原则、可指导实践原则。
3.2 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分类结果
如表2所示,依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参考国内较成熟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从生态视角出发,研究专家、居民和游客、政府和企业3个层次的人群,构建4个层次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第1层次是目标层,即乡村景观资源评价综合指数;第2层次是项目层,即乡村景观资源综合价值评价的3个层次;第3、4层次为指标层。
生态安全项目层以专家角度为主,兼顾政府和企业,从生态系统受到的干扰和自身稳定性两方面反映乡村自然生态子系统景观资源的质量。
反应干扰度的具体指标有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坡度、相对高程、夜间灯光强度、大型工程数量、农药化肥施用量。其中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坡度、相对高程指标表明区域景观对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敏感性;夜间灯光强度指标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高强度人为活动增加量所引起的风险概率大小;大型工程主要包括河流改道、穿山隧道、矿山开采等工程。
稳定性指生态系统受到内部扰动后,回归到原始状态的能力[12]。反映稳定性的具体指标有土地利用类型、土壤类型、种群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植被覆盖率、植被种类与类型。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地最为脆弱,其次是耕地,建设用地最为稳定[13]。植被种类与类型指植物种类数量及针叶、阔叶、乔灌草结构。
生态宜居项目层主要从居民与游客角度出发,从人居环境质量与舒适性两方面反映乡村人居环境子系统景观资源的质量。反映环境质量的具体指标有大气质量、水质质量、人工防护林面积、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其中水质质量包括饮用水净化和污水净化。舒适性指乡村人居环境内部绿化美化程度。具体指标有滨水绿化率、街头绿地数量、道路绿化普及率、公园绿地人均占有量、庭院绿化率。其中滨水绿化率包括浅水区植物、生态驳岸以及岸上植物绿化部分[14-15]。
生态宜业项目层从政府和企业角度出发,从景观资源价值、开发条件与产业发展3方面反映乡村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景观资源价值综合考虑美学、文化、生态、经济价值。开发条件的具体指标有人口密度、交通便捷度、村容整洁度、相关政策扶持。产业发展的具体指标有现代农业产值比重、环境友好型产业产值比重、生态旅游业产值比重、乡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17]。
4 结束语
乡村景观资源评价是一项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复杂工程。由于我国地域广袤,乡村地域独特性强,在评价过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灵活增减二级指标。本研究提出的乡村景观资源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角度切入,宏观把握生态安全、生态宜居、生态宜业3个层面,提出具体评价指标,完善乡村景观资源评价体系,旨在增强乡村绿色发展意识,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对于指标体系各层面的权重以及指标的计算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胡建英.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J].经济师,2006(2):128,130.
[2]周心琴.西方国家乡村景观研究新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3):85-90.
[3]邓钊.大理历史文化名村景观资源评价及规划策略研究——以诺邓村为例[D].重庆:西南大学,2018.
[4]吴榛,王玮,王浩.基于GIS的苏南水网地区乡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41(4):202-208.
[5]蒋雪琴,马建武,杨倩,等.基于AHP的农业特色小镇景观资源综合评价体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7): 123-125,128.
[6]林方喜,潘宏.福建鄉村景观资源评价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1,23(9):25-26,29.
[7]陈梓茹,傅伟聪,朱志鹏,等.基于VRM与SBE法的闽西乡村景观资源的评价研究——以张地村、涵前村、南坑 村为例[J].现代园艺,2015(15):18-21,26.
[8]马永俊.现代乡村生态系统演化与新农村建设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
[9]孙宏新.生态文明视角下美丽乡村建设研究——基于安徽美好乡村建设的实践分析[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9,21(6):104-107.
[10]李伯华,刘沛林.乡村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新领域[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26(6):512,524-527.
[11]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J].文学评论,2005(4):48-55.
[12]王玲玲,曾光明,黄国和,等.湖滨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J].生态学报,2005(12):3406-3410.
[13]傅微,吕一河,傅伯杰,等.陕北黄土高原典型人类活动影响下景观生态风险评价[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35(3):290-299.
[14]孙志远.生态旅游视角下的乡村景观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广西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8): 209-213.
[15]刘黎明.乡村景观评价研究进展及其指标体系初探[J].生态学杂志,2003(6):97-101.
[16]李咏华,傅晓,马淇蔚.基于绿色基础设施评价的低碳乡村景观优化策略初探[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5(2): 11-14.
[17]杨凤云,纪秉尘,侯少峰,等.精准扶贫视角下的乡村景观评价研究——以石家庄市平山县石榴沟村为例[J].小城镇建设,2020(3):109-114.